第六章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教学要求:•1.了解贵州教育发展状况。•2.掌握贵州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概况。•3.掌握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现状。•4.重点掌握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突出文化及贵州文化发展成就。•5.了解贵州卫生和体育事业状况。•社会事业,亦称社会工作,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解放前,贵州社会事业十分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科教兴黔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节教育•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德、智、才、体)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解放前,贵州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半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90%以上。解放后,教育事业逐步发展。目前贵州教育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一、教育发展状况•(一)古代贵州教育•秦汉时期,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传入贵州,其中以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较大。•东汉时期,尹珍是贵州历史上游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唐宋时期,贵州始创办学。•南宋时期,杨氏家族在遵义“建学养士”,向朝廷争取到每年3个名额的科举考试,30多年间,贵州出了8名进士。•南宋时期,出现了贵州第一所书院—沿河鸾塘书院。•元代,今贵阳有顺元路儒学,安顺等也有建学记载。•明代,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因做官、从军或被贬到贵州,对教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王阳明。贵州共有官学80所,书院26所,开科取士中进士者达121人,1700多人考取举人。•(二)近现代贵州教育•清代,有官学69所,书院159所。义学301所,并有大量私塾。还专门开设招收少数民族子弟的“苗科”。据统计,贵州中举者达4300多人,中进士者600多人。贵阳的赵以炯、麻江的夏同稣,还中了状元。•鸦片战争后,任刑部左侍郎的贵州人李端棻,成为推行近代教育新思想的先驱。•1897年,贵州学政严修创建了第一所新式学堂经世堂。•军阀时期,教育发展缓慢。1928年贵州政府将高校和职校合并为贵州大学,但1937年停办。仅有初等学校2222所,中等学校32所。•抗战期间,省外部分学校迁入1945年,有小学1.06万所,中等学校170所,高等学校有私立大夏大学、私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分校;1938年成立贵阳医学院,1940年成立贵州大学,1941年成立贵阳师范学院。抗战后,外省学校回迁,贵州教育呈现衰退。•(三)当代贵州教育•1949年贵州解放时,仅有小学494所,在校生5.9万人;中等学校81所,在校生1.2万人;大学3所,在校生1747人。全省人口中文盲达90%以上。•从1950—2006年,贵州教育经历了接管和改造、整顿和发展、曲折发展和全面开创贵州教育新局面几个阶段后,贵州教育步入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新时期贵州教育的特点表现为:•逐步确立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地位。1985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是振兴经济、兴黔富民的根本大计。”1995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作出《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教育与科技一起摆到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制度,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不断增加,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并改变单一由国家投资的办法,实行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据统计,“十五”时期,全省教育事业费由2000年的34.7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2亿元;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17.2%上升到19.6%。•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各级师范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各级各类学校不断输送教师。建设了3所本科,7所专科,21所中等师范院校。同时,加强了在职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函授、教材过关、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外出进修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工程,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省情教育纳入正轨。•省情教育已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一些高等学校已组织编写省情知识教材,将省情教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为培养适应的乡土人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二、基础教育。•(一)“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05年,有中学2666所,在校学生254.96万人;有小学1.43万所,在校学生473.76万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1年,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的任务。•(二)“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助推了贵州“两基”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共投入资金21.61亿元,建设“工程”项目学校2958所,其中小学2284所、初中674所。•(三)“两基”迎国检工作全面扎实推进。•(四)学前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五)义务教育有了新的进展。•(六)高中阶段教育有了新的进步。•三、高等教育。•(一)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目标。•(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11年,全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52所,其中本科院校17所,专科院校3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0所,独立学院8所,成人高等学校4所。•(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五)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六)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七)打造“花溪高校聚集区”,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30年代的贵医•今天的贵医•四、职业教育•(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二)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的落实,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五)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节科学技术•贵州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初步建立起贵州科学技术发展体系。•在21世纪初,贵州已有一个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科研开发与科技管理服务相结合,包括独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农村技术网络在内的科技体系,有一支素质较高、基本能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队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贵州科技体制改革从直属科技系统入手,逐步推向企业和农村,以运行机制为重点,逐步延伸到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经过改革,形成了科研任务来源社会化、科技资金投入多元化的新格局;科研机构从纯科研、封闭型向集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生产经营一体化、多功能、开放型转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实力得到增强;•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工业上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农业上科技部门主动与涉农部门共同组织、协调、指导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第三节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包括了从原始的部落遗存到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从各民族文化体系的传承到其各支系之间的千差万别,从中原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越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道、巫等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贵州文化的主要特色。•一、文化发展概况•(一)历史上的贵州文化•1.贵州建省前的文化。•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独特的原始造型艺术。•战国石器,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西汉初期,出现了西汉《尔雅注》的作者舍人、辞赋家盛览、东汉教育家尹珍等历史文化名人。•东汉时期,歌舞盛行。•隋唐时期,儒家文化流传,有“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的文化现象,佛教文化也有传入。•宋元以后,灯、傩文化进入贵州。•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2.清代的贵州文化。•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沙滩文化”,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诗歌出现两次创作高潮,戏剧、书画、摩崖石刻、建筑艺术等,独具风格。•宗教文化有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1907年,周素园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1909年,张百麟等人主办了《西南日报》遵义建立官书局,贵阳民营交通书局成立。•3.民国时期的贵州文化。•清末,维新思想传入贵州。辛亥革命爆发后,新文化思想在贵州迅速传播。1911年,黄齐生编写了引起轰动的爱国主义历史剧《何中湘王大埠桥尽节新戏本》。•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京剧传入贵州。川剧艺人魏香庭、熊昆珊等在贵州创办了川剧科班“川曲班。”•20年代,创办省立图书馆及贵阳、遵义、安顺等私立图书馆,同时出现露天放映电影。•30年代,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形成了名闻中外的“长征文化”。•抗战时期,相声、北方评书、河南坠子等也相继流入贵州;少数民族曲种出现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台江时书写“打富济贫”等标语的“嘎百福”曲目等。•(二)当代贵州文化•贵州解放后,开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文化事业的全面建设。•1949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文教厅。•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1950年成立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和贵州人民出版社。•1953年贵州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创办了文艺期刊《新黔文艺》、《贵州画报》和《创作新歌》。•1956年先后建立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贵州分会筹备委员会。出版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1958年省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60年省档案馆建成使用。•1965年全省专业剧团发展到33个。•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为贵州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类艺术团体创作演出了引起较大反响的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建立了作家、美术、戏剧、音乐及舞蹈、书法、杂技、曲艺、电影、电视、摄影、民间文艺12个文艺家协会和文艺理论研究室、城市雕塑工作室、贵州文学院等机构。•二、文化发展现状•贵州文化发展成就表现:•文学艺术欣欣向荣。•在文学创作方面,一批优秀作家创作了《蹉跎岁月》、《呼声》等大量国内有影响的作品。在民族民间文学方面,共编印资料220余卷,出版相关作品集60余种,出版研究文集和专著20余种。•在戏剧方面,摄制了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遵义会议》、《邓小平在1950》、《扬起你的笑脸》等获奖影片;•话剧《二月天》、《乌卡》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许多地方歌剧、京剧、民族歌舞、儿童舞剧、杂技等获得各项大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日新月异。•在新闻出版方面,全省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综合性报纸17种,有各类刊物杂志87种,有新出版的图书530种。在广播、电视方面,先后建立4座大功率电视转播台,建立了有限线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3%,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6.6%•特色文化建设成效卓著。•在全省建设特色文化带,民族歌舞、少儿艺术、杂技、美术作品、傩戏、地戏等开始走向世界。•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取得可喜成就。•在文物保护方面: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00余处,其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等。•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贵州有30多个。•在民族歌舞方面,有苗族古歌、侗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