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讲之社会福利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旨在解决广大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二)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母子家庭、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二、社会福利特点社会福利制度一般来讲具有四个特点:1、公平性它对于所有同类保障对象,无论“贫富贵贱”给予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福利待遇标准。显然,一致性的标准对于不同的人产生的满足感不一样。对于迫切需要的人来说,社会福利边际效用较高;反之则低。社会福利标准的一致性是相对的,目前也只能在局部地区或用人单位内部实现。2、服务性就社会保障的整个体系来将,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在提供资金还是提供服务的取向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社会福利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现金的支援与救助是不够,必须通过福利服务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保障目标。3、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保障体制中,政府和民间合办的福利事业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惯例。社会福利事业的经费筹集除了政府依据相关政策进行财政预算拨款外,还要依靠民间捐助和发行各种募捐奖券来筹集更多的福利款项。以保障有足够的社会福利资金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上。4、普遍性与只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只面向贫困人口和灾民的社会救助、只面向军人的优抚安置相比,社会福利具有明显的普遍性特征。从福利对象来看,它包括了劳动者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未成年的婴幼儿、儿童、少年、劳动者、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国民。三、社会福利的分类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比较广泛,其内容也比较庞杂。社会福利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分类方法:(一)按照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分类按照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职工福利等。未成年人福利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各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在就业前提供的福利,包括教育福利、健康福利和生活福利等。老年人福利是由政府和社会为达到法定年龄的老年人提供的各类福利,包括老年人文体娱乐福利、健康保健福利、托老院福利以及长寿老人福利等。残疾人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以资金、设施和服务等形式为身有残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生产和生活福利,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有与正常人同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残疾人福利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为残疾人举办的特殊职业培训、开办残疾人福利工厂、举办残疾人教育以及为残疾人提供的医疗康复福利等。职工福利是一个行业或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各种工资以外的津贴、物资和设2施服务等。如住房补贴、物价补贴、季节性取暖或消暑补贴等。职工福利的目的如下:一是免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二是增强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向心力,造就全体职工的集体意识;三是利用职工福利吸引高质量的劳动力服务于本行业或本企业;四是通过职工在工龄长短和贡献大小等方面的差别,鼓励职工积极上进,长期服务于本行业或本企业。(二)按照社会福利的内容分类按照社会福利的内容,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生活福利、教育福利、医疗卫生福利、文体娱乐福利、住房福利等。生活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直接用于衣、食等生活消费方面的福利,包括各种副食品补贴、物价补贴等。教育福利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的教育设施、教育服务以及义务教育福利等,它是提高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措施。医疗卫生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以医疗康复设施、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减免医疗费用的形式向社会成员提供的福利。文体娱乐福利是政府和社会通过向社会提供文体娱乐设施的方式来实现的社会福利形式,也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福利形式。文化康乐福利设施包括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文化康乐中心等场馆设施、群众性体育运动设施以及提供的相应服务等。并非所有的文化康乐设施都属于社会福利范畴,文化康乐福利必须符合某些特定的条件:由国家和集体兴办和实施管理,并给予资金支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实行免费或减费的服务;向社会开放,公众能普遍、平等地享用。住房福利是政府以低房租、低售价、住房补贴等形式向社会成员提供的福利,它的目的是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福利性质的措施最为普遍,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对住房提供直接支付或转移支付,即以多种形式提供住房补贴。二是国家做出政策性规定,要求住房建设必须划出一定数量的住房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给低收入家庭,或者政府直接兴建经济房屋(也称廉价房屋或福利房屋)定向出售给低收入家庭。四、当前社会福利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各国基本达成共识:应当逐步降低财政和经济负担,社会福利政策更符合处于社会边缘的最贫穷人们的利益。因此,必须重新确定国家的作用,对于国家、企业、个人及家庭的社会福利责任还需进一步区分和定位,使国家的功能仅限于再分配,而其他部分的功能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调整。当前,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社会福利专业化。专业化的社会福利由一些非政府的社会福利团体负责向有关社会成员提供服务。这些社会福利团体又被称为志愿组织,它们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其服务内容和方式。团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的资助,政府除了扮演“幕后操纵者”的角色外,经常处于监督和评判的位置。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团体,在很多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是一个为社会所普遍认同的行业或职业,即“社会工作”。第二,社会福利供给社区化。社区服务:指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居民所进行的自助服务,是以社区(社会服务带有显著的地缘性,服务对象可以在其居住地就近享受各类服务)为单位开展的社会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质的福利性便民利民服务,是一种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3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是联合国倡导的社区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好地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福利服务思想的一条通途。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地方,它更多地融人了人们的情感。因此,在社区进行社会福利服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不会使被服务者感到陌生与不安,而且还可以节省大笔投资。举例来说,在传统的制度型社会福利制度下,孤、寡、残、幼等应集中在老年公寓和残疾人福利院等社会福利设施中接受服务,除了政府或团体要投人相当多的资金,用于建立社会福利设施和提供其生活保障外,被服务者还要对所处环境有一个熟悉、了解、适应的过程,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也存在一个人际关系协调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到这两个方面,接受服务者往往不易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归宿感,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现在,以社区为立足点,老年人可以在原社区内养老,甚至还可以在家里养老;青少年娱乐活动、成年人继续教育、病残者医疗康复、老年人身心锻炼等需求,均可在社区内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