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要点第一站辨证论治考试目的考试方法考试方式考试流程注意事项病历书写常见问题样题讲解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1、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2、正确的中医诊断能力、合理选择中医治法的能力;3、准确、合理选方、用药的能力;考试目的二、西医诊断能力测试1、全面、准确、扼要归纳出西医诊断依据的能力。2、根据西医诊断依据做出规范的西医诊断能力。1、病历书写完整,不缺项;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医学术语运用规范;3、字迹清楚,卷面干净、整洁。三、病历书写能力测试考试方法提供一个“简要病例”,要求考生在60钟内在提供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书写一份考试病历);考试病历格式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2000年版)有关要求制定;考试病历格式姓名:性别:年龄:婚况:职业: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体格检查:T:P:R:BP:整体状况:皮肤、粘膜及淋巴结:头面部:颈项:胸部:腹部:二阴及排泄物:脊柱四肢: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法:方药:煎服法无签名住院病历内容:一般项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实验室检查、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中、西诊断。签名(实习、住院)未获执业医师资格书写住院记录内容:同住院病历(但较简练)。签名(住院、主治)执业医师书写(病案必有)首次病程记录内容:一般项目、病情要点、入院诊断、诊疗计划(治法、方药、调护)中医病案规范(2000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1991)住院病历内容:一般项目、问诊、望闻切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四诊摘要、辨证分析、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中、西)、治则治法、方药、辨证调护。签名(实习、住院、主治)〈由实习、进修、二年及以内住院医师书写〉住院记录内容:比住院病历较简练,但缺少四诊摘要、西医诊断依据、治则治法、方药、辨证调护。加诊疗计划(中医治则、西医治疗原则)医师签名〈由二年以上住院医师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内容:一般项目、病情要点(重要病史、四诊及体格检查摘要、辅助检查)、入院诊断、诊疗方案(治法、方药、调护)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版〉入院记录内容:一般项目、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书写医师签名。(实习、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者需执业医师审阅、修改并签字)首次病程记录内容:病例特点、诊断依据(中医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西医鉴别诊断)、诊疗计划。考试方式同一考场内集中笔试考试流程•首先填好≪考生评分册≫首页。•考试前15分钟,考生在考场门口排队。•在考务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抽取考试试题(简要病例)。•拿到考试试题的考生进入考场落座。•待所有的考生落座后,考官宣读考试注意事项。•考官宣布考试开始,将答题卡分发给考生•考生将考试试题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核对无误后,开始在答题卡上作答。•完成答题后,将试题和答题卡同时交给考官,然后退出考场。•考试结束后,清点试卷无误后当场密封。•考官根据评分细则进行阅卷评分。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抽取试题时,应注意区分考生的级别和类别。3、考生将答案写在统一提供的答题卡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完成病历中所有项目的回答。简要病历中提供的资料不一定齐全,凡未提到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均视为正常。5、书面辨证论治完成后,考生不要签署姓名。6、阅卷时,严格按照各类别医师评分细则予以评分。分值详见下表:注:()中数字是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分值。项目分值中医中西结合主诉22现病史3(2)3既往史5史11体格检查22辨病辨证依据107西医诊断依据7(5)8入院诊断8(6)7治法55选方用药108病历书写22实得分50(45)45病历书写存在的常见问题一、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要求重点突出,高度概括.1)主诉繁琐,重点不突出2)对症状主要特点或时间的描述含糊不清3)用病名代替症状4)主诉错误二、现病史:围绕主诉系统记录患者从发病到就诊这一段时间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诊治经过,结合十问记录就诊时情况。1)现病史与主诉时间不符。2)内容欠完整,有遗漏。3)记录错误。三、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1)不完整,有遗漏。2)记录错误。四、体格检查:按顺序书写.要简明扼要,病例资料未提供的体格检查资料可写“正常”1)不按顺序书写2)遗漏重要阳性体征。3)书写繁琐、复杂。五、辨病辨证依据:汇集四诊资料,运用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得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2000版)(辨证分析:要求从四诊、病因病机、证候分析、病证鉴别、病势演变等方面进行书写。)(1991版)1)欠全面,有遗漏2)欠正确,有原则性错误六、西医诊断依据:从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主要疾病的诊断依据。1)不全面、有遗漏。2)诊断依据错误七、入院诊断:记录中医诊断(包括证候诊断)、西医诊断11)漏诊,2)诊断不规范,3)诊断错误八、治法、选方用药:欠准确,有原则性错误,药物剂量不准确或遗漏药物剂量。九、病历书写:字迹不清,错别字,涂改,漏项样题讲解:刘某某,男,50岁,工人,已婚。2004年11月23日初诊。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每因饱食、情志不遂而复发或加重。先后服用中西药治疗,可暂时缓解。昨日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后,出现胃脘部胀闷疼痛,痛势较剧,两胁胀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爽,遂来诊。患者平素急躁易怒。T:36.3℃,P:75次/分,R:19次/分,BP:120/75mmHg。神志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上腹部压痛。电子胃镜示胃窦部有一0.2×0.3cm溃疡面。姓名:刘某某性别:男年龄:50岁婚况:已婚职业:工人主诉:间断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1天。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胃脘部疼痛,每因饱食、情志不遂而复发或加重。先后服用中西药治疗,可暂时缓解。昨日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后,胃痛复发,遂于今日来诊,现主症:胃脘部胀闷疼痛,痛势较剧,两胁胀痛,嗳气频繁,大便不爽,小便正常。参考答案: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平素急躁易怒。体格检查:T:36.3℃,P:75次/分,R:19次/分BP:120/75mmHg。整体状况:神志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皮肤、粘膜及淋巴结:正常。头面部:正常。颈项:正常。胸部:正常。腹部:上腹部压痛。二阴及排泄物:正常。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电子胃镜示胃窦部有一0.2×0.3cm溃疡面。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使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胁乃肝之分野,而气多走窜游移,故疼痛攻撑连胁。气机不利,肝胃气逆,故脘胀嗳气,喜长叹息。气滞肠道传导失常,则大便不爽。病在气分而湿浊不甚,故苔多薄白。病属肝而主痛,故见脉弦。西医诊断依据:1.有胃脘部胀痛,连及两胁等胃部症状。2.体格检查有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3.电子胃镜:胃溃疡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胃痛肝气犯胃西医诊断:胃溃疡治法: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枳壳9g芍药12g香附9g川芎9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