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人生管理何为大学?大学为何?如何大学?人生管理何为大学?人生管理大学为何?人生管理如何大学?一些小小的要求上课不可以从事“非法”活动睡觉打呼噜,讲话、吃东西、化妆,玩手机,手机铃声,迟到,旷课听老师的话其他状况请参考上一条最终解释权归老师所有课程安排——考核标准期末考试(60%)课程作业(30%)课堂ppt展示,并上交word文档考勤(10%)课程安排——相关书目教材与参考书《管理学》,郭朝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2版)》,张玉利,南开出版社,2007年5月《管理学原理》,宋维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10月《管理学》,徐国华、张德、赵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期刊杂志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可选读《激荡三十年》,吴晓波,中信出版社,2008《蓝海战略》,W.钱·金(W.ChanKim),勒妮·莫博涅(ReneeMauborgne)著,商务印书馆,2006《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约翰.拜恩,中信出版社,2004《管理学原理与实务》/张华荣,黄小燕,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课程安排——结构内容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第三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四章:计划与计划实施第五章:组织设计第六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第七章:领导概论第八章:激励第九章:沟通第十章:控制与控制活动第十一章:管理的创新职能请思考一下什么是管理?领导者是天生的吗?管理实践与管理学的关系?引论:管理如何学?管理≠管理学管理:一种活动、技能,关于know-how的知识管理的基本知识、原则与方法,关于know-what,know-why的知识知行循环“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教学方法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自身思考知行循环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实践经验思考理论悟教学方法理论学习自己的思考联系实践归根到底,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本课程能够让你获得:经典的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方法管理者的眼光和思维被管理者的洞察力与理解力第一章管理学概述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2.管理的概念3.管理的目标4.管理的职能5.管理的原理及方法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7.管理的性质管理普遍存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工作的现实,不是管理别人就是被人管理获得管理的基础知识,培养管理技能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2、管理的概念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成的有机整体组织有明确的目标组织由人组成组织具有系统性的结构来规范成员行为管理和组织管理是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保证组织的有效性2、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定义决策论(Simon)管理就是决策,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人本论(Mayol&RoethlisBerger)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模式论(Buffa)将管理活动数学模式化,求出最优解,实现企业的目标。职能论(Fayol)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断重复地执行一系列职能。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人在群体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活动或过程(分配、协调活动或过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各类资源管理是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3、管理的目标管理追求效率和效果---组织绩效的两个方面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比(正确的做事)效果是指达到组织目标的程度(做正确的事)效率vs.效果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目标的特征:多重性,层次性,变动性管理目标确立原则:现实性,关键性,可测性,协调性,权变性思考:•麦当劳的“24小时服务”是否有效率,有效果?4、管理的职能•不同学者对管理职能的认识4、管理的职能计划工作计划制定,执行以及执行检查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评估,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对组织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和组织拥有的可支配资源建立组织目标,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组织工作组织结构的设计、建造和调整协调组织各部分的活动,以达到计划目标,进行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等的调配,组织实施4、管理的职能领导工作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去指导,影响和激励下属实现组织目标涉及组织中人的问题,研究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控制工作检查组织活动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或预见偏差、分析并纠正,确保组织目标实现修正计划目标和控制标准管理的四个职能是相互联系的5、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系统性原理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人本原理尊重人——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效益原理要重视经济效益要有正确的管理战略要努力提高管理系统的效率管理者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伦理原理体现并带给人价值企业管理带有伦理性质5/20/2020序号名称特点局限性形式1教育方法1.自觉自愿性2.持久性3.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对紧急情况难以适应宣传教育、思想沟通、各种形式的激励等2技术方法1.客观性2.规律性3.精确性4.动态性对管理者技术要求比较高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控制技术3行政方法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具体性由于强制干预,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心理抵抗命令、指示、计划、指挥、监督、检查、协调等4法律方法1.利益性2.权威性3.规范性4.高度强制性5.稳定性对于特殊情况有适用上的困难,缺乏灵活性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等管理的基本方法5、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类型按管理层级高层管理者(Topmanager)中层管理者(Middlemanager)基层管理者(Firstlinemanager)按活动领域生产业务部门管理者市场营销部门管理者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营销部门人事部门其他部门管理者的类型生产部门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担负着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职责。根据各自的具体工作职责,这三类管理者被归入组织中的各个部门。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不同层次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的变化职能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计划28%18%15%组织36%33%24%领导22%36%51%控制13%13%10%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波士顿短期租赁公司的例子讨论:管理的道德困境当管理者向组织外部的人们传递信息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即发布和解释的事实,对组织来说不那么让人高兴,这就提出两难困境:在这种场合下说假话是不是不道德的?撒谎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吗?如果是,你是怎么认为的?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网络联系平均的管理者32%29%20%19%成功的管理者13%28%11%48%有效的管理者19%44%26%11%不同管理者的时间分配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技能概念技能(Conceptualskill)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的能力人际技能(Humanskill)理解、改变、领导、控制其他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能力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履行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专业工作知识和技术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在你看来,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事业心、责任心、服务的热情、合作的意识、有临危不惧的魄力及力挽狂澜的胆识、有决断力、多能的外交家、善巧的协调者、责任的承担者、自我管理……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市场对管理者的估价计划经济:管理者价值难以体现,出现了“59”现象,譬如云南红塔集团褚时健。市场经济:职业经理人薪酬节节攀高,百万元以上年薪并不稀奇,而联想集团主席杨元庆年薪高达2200余万元。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价值红塔集团褚时健曾因贪污被判无期的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2002年保外就医后再次创业,投身水果业。褚时健的果园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万棵.7、管理的性质科学性&艺术性科学:共性、必然性、可重复性,讲求严密的因果逻辑和推导。eg.数学艺术:个性、偶然性、不可重复性,讲求直觉、灵感、感悟。eg.美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不因国家、民族、社会体制不同而不同的共性。社会属性:因国家、民族、社会体制的不同而不同的差异性。7管理的性质---日本企业Vs美国企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不同长期雇佣vs定期考察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相互学习社会属性自然属性8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实践万里长城的建立?封建王朝的统治?8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实践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孔子——“仁”;“礼”孟子——人性本善;仁政;修身齐家平天下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管仲——以人为本;与时变………..8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1、经验管理(也叫传统管理)2、管理理论萌芽(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1776年)查理·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1832年)罗伯特·欧文《论工业制度的影响》3、现代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其人: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泰勒的管理思想工时研究与工作定额劳动方法的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实行“例外原则”对泰勒的评价把科学的方法用到管理上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开始出现专门的管理工作者科学管理之父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第一章内容回顾1.为什么要学习管理?2.管理的概念3.管理的目标4.管理的职能5.管理的原理及方法6.管理的主体---管理者7.管理的性质8.管理思想与实践案例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准备去接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浮想联翩,回忆起他在该公司工作20多年的情况。他在大学时专业是工业管理,大学毕业获得学位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装配部的助理监督。他当时感到真不知道如何工作,因为他对液压装配所知甚少,而且在管理工作上也没有实际经验,几乎每天他都手忙脚乱。可是他非常认真好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该单位制订的工作手册。并努力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监督长也对他主动指点,使他渐渐摆脱了困境,胜任了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有能力独挡液压装配监督长的工作。然而,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在他当助理监督时,他主要关心的是每日的作业管理,工作的技术性很强。而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他发现自己不能只关心当天的装配工作状况,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加许多会议,这样就没有多少时间去从事自己过去喜欢的技术工作。当上装配部经理不久,他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已基本过时,因为公司已安装了许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