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组成员:商务0902李少平(01)铁晨(03)薛庚(05)马安红(25)魏婷(26)商务0901高洁(26)目录水路运输及其发展现状一水路运输的发展优势及其存在问题二水路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三一、水路运输及其发展现状水路运输的简述1我国古代水路运输发展221世纪初水路运输发展状况4我国现代水路运输发展31、水路运输的简述•(一)水路运输的简介•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至今仍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其技术经济特征是载重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灵活性小,•连续性也差。较适于担负大宗、低值、笨重和各种散装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其中特别是海运,更适于承担各种外贸货物的进出口运输。•(二)水路运输的特点•水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一条密西西比河相当于10条铁路,一条莱茵河抵得上20条铁路。此外,修筑1千米铁路或公路约占地3公顷多,而水路运输利用海洋或天然河道,占地很少。在我国的货运总量中,水运所占的比重仅次于铁路和公路。•二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所以,水运要与铁路、公路和管道运输配合,并实行联运。•三是开发利用涉及面较广。如天然河流涉及通航、灌溉、防洪排涝、水力发电、水产养殖以及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来源等;海岸带与海湾涉及建港、农业围垦、海产养殖、临海工业和海洋捕捞等;•(三)水路运输分类•根据航行水运性质,水运分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是以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海运,即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运,即内河运输,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四)水路运输的形式•水路运输有以下四种形式:•(1)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2)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3)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4)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2、我国古代水路运输发展•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国土辽阔,山川河沼星罗棋布,这些为我们的祖先发展水上交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创造了一段古代中国辉煌的水运发展史!(一)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是发明舟船最早的国家,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广泛使用独木舟和筏了,也就从那时候掀起我国古代水路运输辉煌的一页。•(二)我国古代内河运输的发展•祖先们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也懂得了设计并开挖人工运河,连接天然河道,扩大了航运范围,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一个全国性的运河网便初步形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跨越山岭的灵渠秦朝开挖的灵渠,把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最长的运河航运——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从隋朝开始开凿,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连,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与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之后不断地疏通完善,直到现在部分还在使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它对于南北货物往来,人口迁移、流动,政府漕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中国的远洋运输: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又叫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泉州和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3、中国现代水路运输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岛屿海岸线14000多公里,流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河流有5000多条,大小湖泊有900多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水运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旅客周转量增加9倍多,货物周转量增加约90倍。轮驳船总载重量吨位增加50多倍。沿海和长江港口吞吐量增加20多倍。•2006年中国大陆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约56亿吨,同比增长15.4%,净增6.9亿吨中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的大港已经达到13个比上一年增加了3个。10大亿吨港均排名全球前20名之列。•2007年底亿吨港的总数增加到14个,中国内河航道里程为12.35万公里,水路客运总量为22835万人,水路货运总量为281199万吨,民用船舶拥有量已经发展到191771艘(其中机动船157544艘,驳船34227艘,近11881万吨净载重量),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388200万吨•2009年在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亿吨港的总数达到了20个。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亿吨,继续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1.4亿吨,同比增长17.7%。其中,外贸11.5亿吨,同比增长20.2%。6月份,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4亿吨,同比增长10.9%。其中外贸1.9亿吨,同比增长5.6%。•到目前,水运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12%和63%.水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港口接卸了90%的进口原油和99%的进口铁矿石,在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中发挥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在内贸运输方面,海运承担了80%以上的“北煤南运”量和50%的“北粮南运”量4、21世纪初水路运输发展状况•(一)码头泊船能力•进入“十五”以来,我国港口建设蓬勃发展.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含长江下游8港)码头泊位数由2000年的3674个增长到2009年的5588个;码头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由18.2亿吨增长到46.2亿吨,年均增长10.9%.同期,港口吞吐量由14.2亿吨增长到56亿吨,年均增长16.5%.码头泊位能力与需求相比,2000年能力适应率(能力/吞吐量)为1.28,2005年为0.86,2009年仅为0.83.•(二)集装箱运量情况•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近1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运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2252万TEU(20英尺标准集装箱)增长到2008年的12640万TEU,年均增长24%.受金融危机影响,预计2009年完成12200万TEU,比2008年下降3.5%.•(三)港口货物吞吐量•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近十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17.0亿t增长到2008年的58.8亿t,年均增长16.8%.2009年达到69.2亿吨,比上年增长17.7%.•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201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量达到1.3亿TEU,略高于2008年水平;2011~2013年将处于低速发展阶段,年均增长率为5%~10%,预计2013年达到1.5~1.6亿TEU;2015年达到1.8~2.0亿TEU.二、水路运输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水路运输的发展优势1水路运输存在问题分析2•我国是世界内陆水域最多的国家,河流总长42万km,通航里程达10.8万km,21世纪的前六年中国港口业以锐不可当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连续四年居世界港口业榜首。针对我国水路运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找出了我国水路运输的发展优势,并且提出我国水路运输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1、水路运输的发展优势•(一)水路运输的优势特点分析•我国是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区域,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水路运输存在着以下优势:•(1)水路运输运能大,水运运输工具的单位装载量与水路运输通道的运输能力都较大,一条四级航道的通航能力至少可以达到一条高速公路,一艘500吨级的内河船舶相当于数十辆汽车和近十节火车车皮。航运发展可以大大缓解公路、铁路的运输压力。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引发的大进大出的运输格局,更加需要发挥水路运输能力大的优势。•(2)水路运输成本少、运价低,水路运输成本与运价要低于铁路、公路,更低于航空,因此,水运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水路、铁路、公路的平均运价比为1:3.5:7。•(3)水路运输资源消耗少: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船舶发动机功率、热效率是最高的。船舶运输的单位能耗低于铁路,更低于公路。货运卡车和火车的能源消耗是内河船舶的2—10倍。•(4)环境影响小: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铁路运输造成的污染为内河运输的3.3倍,公路运输造成的污染是水路的15倍。•(5)土地占用少:水路运输主要依靠天然河流和岸线,占用土地主要体现在码头建设上,与公路、铁路相比,占用土地少,基本不占用耕地。有些航道的疏浚和码头建设,还可以利用疏浚泥沙回填,增加沿岸的可利用土地面积。•(二)水路运输发展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随着2007年中国物流开放第二年的钟声响起,世界物流巨头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实实在在为中国传统运输业面临的机遇做了注解。传统运输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并把货运物流业作为水路运输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水路从传统的、以运输为主的企业转变为规模经营、系统服务、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近十年我国水运发展的形势“十五”期间我国水运建设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水路运输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水运建设发展需求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水运固定资产投资逐渐增长,重点发展内河和沿海航道、水上支持保障系统等项目的建设据统计,“十五”期间:(1)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完成投资约300多亿元,相当于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和,已改善内河航道4300余公里,建设内河港口泊位248个,新增吞吐能力约3500万吨。(2)我国重要通航河流全流域梯级渠化进程加快。长江、西江干线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形成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港区,港口的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1)以“两横一纵两网”为重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等水系,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18条主要干支流共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2)内河航道延伸与扩展助推流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内河水运体系,内河水运的服务腹地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为促进和带动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内河航运焕发新的活力•从我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实施角度看,内贸集装箱运输,尤其是内河集装箱运输将得到快速发展。近十年,国家把内河航运放在水路交通建设中最突出、最优先的地位,表明着内河水运发展将迎来“黄金时代”,从而也迎来了内河水运发展的新机遇,对我国水路运输的发展意义深远。2、水路运输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