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材、教法学习材料第六期2008年10月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异新手和专家的比较研究是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这一方法最初在象棋、医学、数学、物理等领域得到应用,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应用于教师认知的研究。教育心理学认知学派的一些学者在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教学效能感方面的表现(1)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认识。教学效能感实质上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体现,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感性的或理性的知觉。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一般教学效能感涉及的是教育对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师生关系等方面。这些方面是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研究的主要领域。一般教育效能感既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信念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和进行的最高指导。一般教学效能信念对教师的行为构成全面的影响。在不同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不同,体现为时代的特点,表现为一般教学效能感的社会历史性。如在中世纪欧洲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教学是以对上帝的爱为前提的,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赞美上帝,在信上帝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理解上帝的旨意——《圣经》。这样,解释和记诵《圣经》就成了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特色。中国古代的教学与欧洲类似,也以默经和诵经为主,所不同的是,那时中国的教学内容不是《圣经》,而是“四书五经”。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升学考试作为指挥棒,一般教育效能感就以应试的优劣为转移。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就有可能想追求“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教育公平、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创新和提高”的目标转变。第二,影响教师的教学心理过程和个性。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可以影响教师整个的教学心理过程,影响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教学效能感包括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理论形态和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它可以形成教师稳定的有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个体行为的动力机制,从而影响教师的行为。教师对师生关系、教学的作用、学生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在自我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唤起、2激发或消弭、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或阻碍教师发展需要的产生,引发或防止职业倦怠,影响教师工作中的情绪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师的个人行为系统中,教学效能感是一个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教学效能感还包括教师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这种认识是教师建立专业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评价的客观程度和现有的专业能力的原因分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心理过程和发展方向。一位教师如果把自己的专业能力现状归结为是由于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造成的,那么他将无力去改变,久而久之,便有可能会产生对教师职业的倦怠情绪,这是一种非常不利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学生良好自信心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位教师如果把自己的专业能力现状归结为是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人际关系状况造成的,那么就有利于这位教师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不断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位教师也就会因此得到良好的发展。2.教学监控能力方面的表现(1)教学监控能力的含义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包括课前的计划性和准备性;教学活动的组织、评价、反馈与调节和控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反思三个方面。教学监控能力是教与学的活动有效开展的一个具有前提性质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教学效能感作为一种激发或阻碍因素,对教师教学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产生影响,会影响到教学监控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及发展造成影响。教学监控能力是在教师自己、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学生之间产生的反馈和控制活动。这种活动是发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无处不在的,它可以体现在教学的计划和准备、教学的组织性、教材教具的呈现意识和水平、师生的沟通、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和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方面。在教学机智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教学监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反映。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表现在以恰当的教学策略,来应对教学情境的变化,使师生得到更好的沟通。而缺乏教学监控能力则会使教师难以控制教学情境的变化,在教学情境变化时又难以控制自己非教学行为,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和结果、对自己的情绪意志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进行有效的控制,致使师生之间可能会有尴尬、相持甚至对立和冲突发生,从而降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课前的计划和准备方面的差异。专家型教师比新手教师更具有预见性,更能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展水平和差异、学生的情绪状态等)、教学的资源等方面的状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方面、系统,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具有更加清晰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和结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能够准确地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对策性准备,预期3可能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方面的差异。专家型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通过适当运用观察、提问、练习等手段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从不同学生的反映中,获得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状态的正确评估。这种正确的评估是专家型教师进行教学监控的前提。相对于专家型教师而言,新手教师往往机械地使用一些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选择,不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认为某种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必需手段,无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难以获得全体学生和整个教学的信息,甚至会对个别学生的反应手忙脚乱,对学生的反应做出错误的评价,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状态做出恰当的评估。在教学行为控制和调节方面的差异。评估和反馈是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正确的评估和反馈是对教学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基础,但正确的评估和反馈并不意味着对教学行为进行了恰当的调控。对教学行为恰当地调节和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状态正确判断的基础上采取的技术控制。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这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专家型教师比新手教师更能根据自己正确的判断、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运用有力的教学资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具体的教学情境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能够根据教学的变化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出及时的调整,从而增强未来教学的计划性和准备性。而新手教师只能按照课时计划进行机械的教学,很少能够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兴趣、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水平,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灵活的调整,甚至会造成师生冲突、教学的延误或中断以及师生沟通方面的困难,这在课堂组织、教材呈现、现代技术在教材中的运用、突发事件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往往不能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出灵活的调整。在教学效果反思方面的差异。教学效果反思是指教师在一堂课、一个教学阶段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自己教学哪些方面获得了成功、哪些方面尚有待于改进,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但反思的侧重点不同的。专家型教师一般有教学效果反思的习惯,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包括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应)进行全面的反思;能够通过反思建立进一步改革教学的理论假设,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中验证这些假设,从而产生教学的创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教学监控的过程,起到教学监控的作用。相对于专家型教师,新手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往往注意课堂中发生的具体细节,注意自己的某个教学行为是否成功,缺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全面反思的能力;往往注意教学中出现的个别事件和个别学生的反应,难以对这种反应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难以对自己整体的教学效果做出正确的反思。这样,新手教师在课后反思方面往往不够全面,难以准确地判断自己教学方面的成败得失;难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系统而准确的判断;难以对学生通过自己的教学而得到的发4展进行正确的评估,在教学方面少有创见;难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高水平改进的假设。3.教学行为方面的表现(1)教师教学行为的含义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教学行为是教师的专业行为,在教学行为中可以综合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而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准确的控制能力,它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结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是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分解,是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得到转化,并最终还原成学生的陈述性知识、相应的情感、意志等心理和动作技能。从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角度分析,教师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结合,体现了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行为系统的区别,这个行为系统包括了教师的人格、修养、信念系统、具体的教学方法系统、教学的反思和效能等,能够较准确地描画出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区别。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它不仅有教师自己认识的局限性,而且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复杂多变、可塑性极大的学术方面的影响。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很大。由于人事、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具体的教育政策、学生成长环境等的制约,教育理想的实现还有许多的干扰因素。这样,教师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就范这些现实,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便有了深刻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教育新技术的应用,是为教育有目的的行为提供更加有利的技术支持。教师技术行为的改进有利于实现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教师行为向着教育的新目标努力还需要改变教师的信念系统,改变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改变这种观念存在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因素改变了,教育新技术的应用才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行为,使具体的教学行为更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2)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具体教学行为方面的差异在课前准备方面的差异。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在课前可能都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准备的质量是不同的。课前准备的质量主要不是取决于教师行为的态度,而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课前准备的质量也不取决于教师在课前的准备时间和教案文字量的多少。专家型教师似乎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备课,教案的文字量也不大,但是专家型教师的教案质量、教学的准备状况却优于新手教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行为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况的全面准确把握,取决于教师教学的质量观和教学效能感等方面的因素。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在这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专家型教师能够以较少的时间高效率地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的特点,根据现有的教育条件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拟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5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逻辑性强,针对性和预见性强,创新性强,在教学细节上考虑得较少。新手教师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课时计划繁琐,包括了教学计划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往往预见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教学目标往往过大或过小,教学过程的设计在逻辑上有时不能完成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设计不能达到最优的状态。课堂规则方面的差异。课堂规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自己和学生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的课堂组织规则。课堂规则对于保证课堂的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必要的。对于教师而言,课堂规则是制约教师自己、同时能够发挥自己个性特征的一套规则体系;对于学生而言,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