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磐.石(pán)含蓄.(xù)白皙.(xī)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筹.划(chóu)赫.然(hè)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暑.名(shǔ)鞠.躬(jū)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迭.起(dié)澎湃.(bài)妇儒.皆知(rú)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鲜.为人知(很少)死而后已.(停止)B.家喻.户晓(了解)呕心沥.血(滴)C.杂乱无章.(条理)迥.乎不同(差得远)D.锋芒毕.露(全)可歌可.泣(可以)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C.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5.仿写句子。(3分)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3分)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A.①②③⑤④B.④⑤②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④⑤①②③二、阅读理解(44分)(一)孙权劝学(14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但当.涉猎锐不可当.B.大有所益.开卷有益.C.见往事..耳往事..依依D.刮.目相待刮.骨疗毒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4分)(二)温暖心窝的话语(15分)包利民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5.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4分)16.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_18.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4分)(三)近代“问天”第一人(15分)武茂昌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19.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20.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4分)21.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4分)22.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3分)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三、写作(50分)23.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