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作者:李崇良,李玲琴,薛静,宋洁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刊名: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英文刊名:MODERNECONOMICS年,卷(期):2009,8(12)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7条)1.刘海洲.周涛.程礼芬交通环境变化下的交通与经济互动性分析[期刊论文]-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3)2.万华.江渊江西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13)3.胡优.蓝万炼.许友梅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山西科技2006(6)4.杨运贵.薛锋.罗建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办理的关系2008(5)5.元秀林河南省国民经济与公路交通发展趋势预测及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河南科学2003(4)6.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20067.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200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先进加快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的测算2003该文研究目的旨在定量测算加快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揭示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资西部地区交通建设之决策参考.该文研究先从分析发展交通运输的多重效应入手,从中界定交通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的主要测算范围和总体评价指标,进而研究经济贡献测算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然后以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划为依据,具体测算加快西部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贡献率.2.学位论文吴红艳交通运输与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008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服务和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通运输功能的发挥实现区域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整合区域内资源,促使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理论研究入手,介绍了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内容,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意义的研究;阐述了交通运输在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用数学模型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情况与其国民经济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渝东南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与其经济发展呈现非同步性发展,在此基础上,用交通运输弹性系数定量地分析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度。结果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对其国民经济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物质资源,提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以此带动地区的生态农业,规模化工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3.期刊论文万华.江渊江西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3)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收集近年来江西省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江西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建议为了实现江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4.学位论文荣宁周恩来与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兼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建设2006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交通运输业经历了自己的独特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中国的交通建设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西方列强为各自的利益,在中国修建的铁路、公路等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多年来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下这种不合理的交通运输业布局没有太大的改变。新中国建立后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首先确立了交通运输业是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国防服务的指导思想,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周恩来多次强调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交通运输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工农业发展的基础,阐释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国防建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吸收引进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重工业的理论和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开展交通运输业建设的思想主张。周恩来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主张要自力更生地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要优先发展铁路交通运输业,以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改变旧中国交通运输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加强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强化东西部、南北地区的运输往来,形成以铁路交通运输为主,辅助以公路、内河航运、海运、航空等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络。周恩来对交通运输业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视,在向苏联等国家派出大批人员学习国外的先进交通运输技术的同时,着手建设自己的各层次院校,培养交通运输业的专门人才,培育中国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交通运输网络与管理就如同人体的血管与心脏,周恩来对交通运输业的管理工作也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在多次管理机构的调整中,他强调不同交通运输形式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宜形成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在周恩来领导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很大发展,不仅新修了许多铁路和公路干线,拓展了内河航道,还开启了远洋运输,增辟了空中航线,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改变了我国交通运输业落后的状况,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政府在“一五”期间采取了加强了交通运输建设、缓解运输紧张等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运输需求大大超过运输供给这一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尤其在公路、内河航运及航空运输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二五”、“三五”期间,特别是“大跃进”中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给交通运输业也造成了很大损失和破坏。本文通过分析周恩来领导我国交通运输业建设的成败得失,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着明显不足:第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运输业产值同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不协调;第三,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比例浮动较大,“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经济投资的16.6%,“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为14.2%,“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为14.1%,交通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下降趋势,使“一五”期间形成的良好的发展态势得不到资金的有效保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持续发展;第四,交通运输业技术进步缓慢,运输装备落后,与世界各国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直至今天仍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一是,要吸取确定优先发展运输业的好经验。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百业待兴的国情下,只有集中精力、财力办好几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才能有效地带动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国防建设的需要,周恩来提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不仅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在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带动下,协调发展其他运输业。铁路以其运量大、安全、见效快等优势,为航空、水运、公路运输等运输业不能比,在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下,促进了公路、水运、航空业的发展,使我国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趋于合理。现今,由于技术能力的提高、经营方式的改变等,对交通运输形式的要求也产生了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很好地借鉴周恩来优先发展铁路的经验,确定优先发展的部门,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使具有“船老大”及“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的优势发挥出来;四是,努力发展航空运输,使其成为缓解我国运输紧张局面的有利工具。5.会议论文程韫琳.马寿峰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整研究2005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货物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尤为突出。为了寻找货物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就货物周转量和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协整研究,发现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进而建立用来描述货运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的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方程中GDP的弹性系数(0.991要比长期方程中的弹性系数(0.738大,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的短期波动比长期波动对货物周转量的影响作用大。6.学位论文刘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2006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大,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在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对能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效应也更加突出,寻求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相互适应已经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对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交通运输的性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外交通运输发展的经验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对经济的负效应,说明了交通运输社会成本的主要构成与核算方法。其次,在阐述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型进行阐述,分析了区域及其划分方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数量关系等,并提出了适应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指标的选取。最后,以上海为例对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适应性良好的结论;对上海市交通运输指标与经济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另外,对上海市的交通运输社会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希望通过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以小见大,管中窥豹,最终能为研究交通运输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关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见解和方法。7.学位论文何健江苏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2003该文首先分析了江苏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经济背景,随后分析了江苏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关系和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互动关系的理论架构,并通过计量经济学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了方法基础.在实证分析部分,该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得出了江苏交通在1982-1991年交通投入的效果要好于1992-2001年时间段;航道建设投入效果好于公路建设和港口建设;航道和港口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三个结论.而关联度分析的结论则是交通运输业的基础性作用十分明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大小不同;公路建设的产出效果好于航道和港口建设;公路建设投入较航道和港口建设投入充足等四个结论.最后,结合实证计算结果和宏观经济环境、交通运输业的新特点、江苏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求以及运输量及交通工业预测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8.期刊论文胡优.蓝万炼.许友梅.HuYou.LanWanlian.XuYoumei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山西科技2006(6)文章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性检验法评述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然后以交通运输的旅客运输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为特征指标,通过模拟分析,建立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特征值指标的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并对交通运输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定量预测分析.9.学位论文李伟交通运输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政府公共支出模型2005如今,交通运输投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它的效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国经过多年的利用各种途径投资交通,效果已经很明显,体现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等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进行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国内外研究交通运输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后详细描述了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先从宏观角度描述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的关系,再通过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