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以华中大学为中心的研究姓名:章博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章开沅;马敏2006100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大学的发展——以华中大学为中心的研究作者:章博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郑大华.邵华.ZHENGDa-hua.SHAOHua20世纪9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7,(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了中国近代史的衍变与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与细化,研究方法的不断演新.本文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关系等方面对此作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2.期刊论文王明德论南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5,(2)南京在中国近代政治地理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她所处的经济重心区位置及其厚重的历史影响力,使她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她是近代史的开局之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起自南京;她是百川汇流的历史漩涡,为近代农民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展示自己力量的理想场所;她是中华民国的肇基之地,南京建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某种意义上,她充当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媒介和社会整合的工具.3.学位论文左松涛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文华、华中大学为讨论中心2003该文不仅仅是一篇有关于近代教育史的学位论文,而着眼于通过对两所关系密切的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的历史研究来观照、认识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复杂过程,故文章名为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首先,文章对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的家庭出身、地域来源、宗教信仰、性别比例和所学科系等个人背景资料进行了长时段的分析,构筑出一个比较可信的、能够反映基督教大学学生群体基本情况的动态发展图景,从而来说明文华大学、华中大学作为一所基督教大学所具有的若干特质和揭示出基督教大学在中国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潮流牵引.但在这一大背景下,基督教大学仍具有诸多特殊面相.其次,文章对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的学习和学术、师生关系、社团活动和宗教生活等进行说明与分析.其主要关注点在于:基督教大学学生的活动是否为西化、洋化或曰贵族化;基督教精神与文化是如何通过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表现出来;时代的推演、变化有无从外界影响到基督教大学的校园生活,如有影响,则其真实情形如何.最后,文章讨论了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华大学、华中大学学生与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的关系.4.期刊论文姚秀兰.YAOXiu-lan制度构建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专利立法论-法学论坛2006,21(4)从资政新篇的问世到1944年中华民国专利法的颁布,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由于近代专利制度是从西方移植而来,加之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因而近代专利制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逊于西方.5.学位论文郑红岩国民革命与中国的政治发展20071924-1927年间爆发的国民革命,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它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发动的、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民主大革命。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崭露头角,由一个少数知识精英组织的小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联合中国国民党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组织宣传工作,成千上万的工农群众被卷入到这场革命的洪流中,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尽管这场革命仅维持了三四年的时间,并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政治发展的视角,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这场革命的缘起、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以为我们今天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政治发展的一般理论,包括政治发展的含义、主要内容及基本路径,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一般概括。第二部分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对国民革命的兴起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为国民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准备;新型政党的出现为革命的兴起提供了领导阶级;革命力量的汇集为国民革命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国民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取消外国特权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型理论;力量逐步增强的国共两党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领导力量;民众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与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显现了社会动员的显著效果;国民革命军的东征和北伐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现路径。第四部分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发展。着重总结了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6.期刊论文燕华.YanHua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再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致就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和它们之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由于概念和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认识分歧,很难形成共识.我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是在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情况下,体现近代化内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方向,是一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历经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综合创新三个阶段,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相互作用,前者决定后者.7.学位论文刘长英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近代考察2006法是—个不断变革的过程,是一个不变的原则与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调整的矛盾统一体。近代中国,北洋政府、广东革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分别借鉴和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劳工法和苏联社会主义劳动法的立法理念及法律条文,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予以发展,从而出现了不同性质的劳工法制并存的多元格局态势。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中国劳工法制多元的局面一直遗存到今天,即内地处于中国共产党政府管理之下,台湾则由国民党政府(2000年5月后由民进党执政)管理,香港、澳门属英国、葡萄牙的殖民地,1997、1999年回归后仍实行“一国两制”。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劳工法制仍将继续存在于四个法域(包括大陆法、香港法、澳门法及台湾法)并存的多元法律体系之中。现实与历史不是绝缘的,现实总是处于一定历史过程中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不应抛开对历史的关注,只有将这种多元劳工法制放在近代中国这个较长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通过对各政权的劳工法制多元化现象的历史分析,追溯其历史根源,考察其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法律变迁,并通过分析这种法律变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近代中国劳工法制多元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近代变迁,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近代中国的多元政治格局的决定作用、国际劳工法的影响、苏联劳动法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劳工法制多元化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虽然劳工立法基本上属于国内制度安排,但这种属性并不意味着劳工立法不接受他国或来自国际社会的影响。近代以来的中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过程中,接受着外来的劳工法制的影响与洗礼,又由于受国内各政权性质、阶级基础、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制约,近代中国的劳工法制并未趋同而是呈现为多元发展的格局。第二部分主要探讨近代劳工法的产生,并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北洋政府、广东革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的劳工法制发展情况的考察,对近代中国劳工法制多元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总体概括。第三部分着重从基准制度、协约制度、保障制度、执行制度等四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基本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提炼、比较与分析。近代中国同时期各政权制定的劳工法规数量众多,内容庞杂,为更清晰地透视各政权劳工法制的具体内容,笔者选取了北洋政府的暂行工厂通则、南京国民政府的工厂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劳动法这几部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劳工法制,进行了具体剖析。第四部分从中央政府劳工法制与地方政权劳工法制的不同视角,分别探讨了近代中国多元劳工法制的具体实施与影响。纸上的法律与实践的法律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法律条文不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全部的、真实的法律状况。通过对各政权劳工法制的阶级实质及其实施情况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劳工法制在近代社会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对近代中国劳工法制进行简要评价,重点阐述了近代中国劳工法制的进步意义与积极作用,并对近代中国劳工法制建设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思考。8.期刊论文程利.ChengLi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女子教育的发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女子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教会女学的兴办首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河,戊戌维新运动促成国人自办女学,留学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9.学位论文王兆辉晚清军事变革战略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009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求知。理论即为一种求知工具的路径,它组织事件、整合历史,赋予历史解释话语能力,从而对历史经验进行合理而有意义的解释。由于战略本身是一种方法艺术,因而把战略理论应用到历史的、客观的、逻辑的、延续性的社会历史变迁中,对人们把握社会历史进程不失为系统分析工具;而结合史实脉络,把晚清政府的历次变革纳入到战略研究中,则为认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条非常清晰的分析路线。br 从战略研究的视角来看,晚清政府的历次变革都是一种国家整体战略的局部不断深入调整。由于晚清政府变革是被动式,并对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识缺乏深刻理解,且具感性,这使得变革多集中于军事领域,从而在某种程度形成一系列的军事变革的持续,即军事变革战略。晚清军事变革战略,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为“优先军工战略”;在戊戌变法、清木新政时期则表现为“军制变革”。这其中尤以洋务运动“军工优先战略”为先导、为核心。晚清军事变革战略的创建是当时中国历史语境必然需求下的产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和现代化进程下社会变迁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交织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变奏。从此,军事上变革的延续性不可逆转的迈开了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10.期刊论文张玉法.ZHANGYu-fa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史学月刊2006,(3)以帕森斯的社会平衡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工业化的社会需要新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这两类人跃升为工业社会精英份子的一部分,这是社会的第一种变迁.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工商阶层的兴起,工商业者及银行家成为工业社会的精英份子,这是社会的第二种变迁.当工商阶层兴起以后,人口集中城市是社会的第三种变迁.当工业化与都市化进行时,家庭制度也发生改变,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且孝道也呈式微之势,这是社会的第四种变迁.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8ef712a-ad34-45e2-a5e6-9e1c0047ebfb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