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重点掌握: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①在表达方式上,有议论、记叙、抒情、描写等;在抒情方式上,又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寓情于理等②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③在修辞手法上,有比喻、夸张、借代、双关、互文、比拟、拟人等。艺术手法(I)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借古讽今1、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用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功业难成、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又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陆游的《示儿》等。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理)A、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把自身的感情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做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借物抒情)陶渊明的田园诗,王维等人的山水田园诗,都是借景抒情。B、寓情于景作者将情感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种,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又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中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已经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情深意挚。艺术手法(II)表现手法1、比兴、象征、白描等2、衬托、对照等3、虚实结合、动静结合4、欲抑先扬5、悬念、伏笔、铺垫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卖花声·怀古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1、比兴·象征·白描等比兴:“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都起到一种渲染气氛的作用。1、比兴·象征·白描等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衬托·渲染·对照等衬托:又叫映衬,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地显现出来的修辞方式。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正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和以动衬静(反衬)。“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虚实结合:直接描写就是实写。通过别人的语言、形象谈论和衬托就是虚写。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景”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着意表现了词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孤独寂寞的心情。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3、虚实·动静·抑扬等虚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3、虚实·动静·抑扬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漠漠水田飞白鹭,荫荫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动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3、虚实·动静·抑扬等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抑扬艺术手法(Ⅲ)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借代、双关、互文、夸张、设问、反问、比拟、用典、对偶等。4、比喻·比拟·借代等青玉案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虞美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4、比喻·比拟·借代等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比拟4、比喻·比拟·借代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天县咏怀五百字》借代5、互文·双关·夸张等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汉乐府《木兰辞》互文5、互文·双关·夸张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双关5、互文·双关·夸张等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夸张练习巩固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1)本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近景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一、二句写远景,写苍茫开阔的原野景色,三、四句写近景,交代时间已近傍晚,本来迷茫阴沉的天色更显朦胧;一、二句写静景,草色青青,春阴迷离;三、四句写动景,夜泊孤舟,看满川风雨凄迷,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忽近,有面有点,变换交叉,富有立体感。(2)本诗写景中寄寓着身世之叹,表现了诗人抑郁沉闷,惆怅、忧思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词,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愁”是全词的线索,上片的“愁”是附庸风雅,故作多情;下片的“愁”才是真正的“愁”,即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愁,表现了自己备受打击、饱经折磨之后的心情。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试对这首词的表达技巧进行赏析。一、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艺术手法。(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与情深结合起来,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的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情真。二、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三、阅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四、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五、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回答问题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六、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答问题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七、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八、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九、阅读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回答问题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