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关于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建设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受到等教育的群体,道德观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助学贷款不还,对社会现象的漠视,假证书假文凭,女大学生被包养,种种社会的恶习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关键词当代学生道德问题道德建设当代学生的道德问题全球化使世界大学生日益呈现普遍性的道德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反思20世纪的社会发展时,常常痛感忽视道德教育带来的大学生成长问题。事实上,西方发达的经济并没有有效地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双全的大学生,却造就了“道德迷失的一代”。现代西方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但某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对淡漠,大学生精神空虚现象普遍存在。如:在国民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大多数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接触过人类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基础——道德标准。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被称为“漠不关心的一代”,大多数青年只顾及自己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而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英国三分之二的青年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是非对错,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把谁作为榜样;法国青少年中犯罪率非常之高,对社会危害很大,被称为“牺牲的一代”。一份全球问题专家的研究报道显示:许多青年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不能正确地对待职业、个人生活和政治,他们在寻求“自我实现”、“个性张扬”之中获得的只是感官的刺激、物质的享受。我国大学生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变更中,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也发生了严重的偏差,主要表现在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道德是什么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2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大学生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负道德的事,必然有负道德的心理基础。究其原因大概有四点:第一,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第二,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第三,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第四,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学生: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大学道德建设应从“我”做起,从“小”入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进而培养起崇德重义的价值追求,引领其超越利己主义,冲突物质名利的羁绊,努力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世界社会能够认可和接纳的“谦谦君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这种对个体道德境界的熏陶和提升,客观上就可以起到规范行为,整合和趋同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的作用,进而同心同德地为国家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做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另一方面,进行大学生道德和思想教育并不意味着以道义消解功利,否定物质追求的正当性,压抑甚至扼杀个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给民族精神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最后,道德建设是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此而并未完结的事业,需要巨额的人力物力投入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长期性和艰巨性亦无需多言,但成功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长辈及社会:首先,无知心理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3生俱来。道德同人类其他的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展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上的人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不行,哪怕这样做眼前可能要吃亏受损。道德教育往往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稍一懂事的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道德教育环境需要使社会成员如同置身于按摩式浴缸里,不断流动的水从四面八方溢出随时按摩着你的全身,道德教育需要这样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国是一个注重道德教育传统的国家,每个小学生都能讲出类似“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但目前道德教育尚存在很多“盲区”,道德知识传授不足是道德滑坡的因素之一。就大学生来说,小到城里来的独生子女不懂得谦让,农村来的孩子不太讲卫生;大到竞争的需要往往使得道德尴尬地退居二线,科学的发展又出现一些新的道德问题等等。大学生对于道德的无知心理,不仅说明了大学前道德教育的欠缺,也说明了大学期间道德教育的艰巨。道德教育“盲区”的存在,使得学生成长各阶段的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新课题,值得引起道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其次,从众心理主要是道德管理问题,大学生就餐秩序混乱是高校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蜂涌而出,直奔饭厅,人人争先恐后寸步不让见缝就钻,结果售饭窗前一片混乱。这时如果某人改变一下自己的行为,礼貌谦让、排队等待,他在仍是一团混乱的食堂里反倒成了傻瓜。最后他只好和其他人一样,冲向那乱成一团的窗口。这就是道德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类似的情况在今日的社会中数不胜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真正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身体力行,令行禁止,不让第一个“闯红灯”的人坦然而去,可能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君子可欺以其方”,道德风气建造难,崩塌易,少数人钻空子得了利,可诱使更多的人学他们的样,道德风尚很快会垮下去。再次,对于侥幸心理应该提高道德代价。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大学中又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大学里及成人教育的考试中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有受到应得的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非道德行为付出应付的成本,引得后来人的仿效。制假售假之所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首先还是打击不力,罚他一千,他能再赚一万、十万,制假者付出的非道德代价太低。道德代价是道德环境建设中的一把尺度,如果道德代价很高,就可能使道德行为人望而却步,如在拥成一团的饭厅里讲道德,付出的代价就可能使自己吃不上热饭,或花费更多的时间,反过来说,如果负道德代价过低,那可能使非道德行为人有恃无恐,使负道德行为难以约束和控制。4最后,对于反叛心理则应该树立道德示范。在我们的社会中确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弄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意识和举动故意做得很张扬,以引人注目;有些人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向道德的挑战。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对道德的羞辱,更多是来自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总是吃亏;来自青年,他们无所顾忌血气方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不公正往往是引发不道德甚至故意负道德行为的原因-,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强调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在高校必须强调教师和管理者的道德示范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道德的“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具价值,从世界各国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看,也只有“从上做起”,才能真正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迅速改变和提高。在高校,老师的示范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参考资料《关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一点杂感》(于飞)《值得关注的大学生道德问题》《大学生道德问题》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