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走好连贯思考第一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案例【设计说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最后部分安排了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教材是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用一步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此内容为以后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标准(2011)》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我认为:一、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通过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获得数学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二、连贯的思考是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学生还不习惯于,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三、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能积极思考,主动地去探索数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32页例5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学生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计算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准确的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补充条件再解答出来。______,二班有33人参加课外活动,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课外活动?①出示题目让学生解答。②学生质疑后追问:为什么无法解答?怎么办?③补充相应的条件④解答⑤小结:看来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2个条件。2、导入风和日丽的一天,我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到野外写生,(多媒体出示主题图)你们看,这儿的景色真美呀!同学们坐在草地上尽情地涂画着,可是,他们遇到了难题,向你们发出求救,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追问:第1个问题是什么?第2个问题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实际问题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实际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小结: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叫做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4、你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呢?为什么?能直接解答第二个问题吗?为什么不能?解决第一个问题。男生有多少人?5、学生列式计算,指名口述。6、为什么用减法计算?7、现在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吗?解决第二个问题。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要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要先知道什么?8、哪个条件题目直接告诉我们了?另一个条件你能找到它吗?9、教师指出:第一个问题求出的9人成了第二个问题的条件。也就是说要求出第二个问题一定要先求出什么?10、学生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11、9表示什么?14表示什么?23表示什么?12、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查?13、学生汇报,师小结:把所得的男生9人,代到题目中,看是不是比女生少5人,和女生人数加起来,看看是不是23人。14、检查完了可别忘了答。15、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由学生汇报后,老师小结:先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题目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去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和另一个有联系的条件去解决第二个问题。最后进行检查和答。三、巩固练习1、课本32页做一做说一说先解答哪个问题,为什么?2、练习六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回顾,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解答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有联系的,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因为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第一个问题求出的结果,所以我们把这种题叫做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在解答时,要注意:(1)做题时要把题目看清楚,不要把第二个问题漏掉;(2)解决第二个问题时,要用到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教学反思】1、感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成的。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都十分重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通过“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步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的结构和解答方法,进一步感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2、常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问题分析所需的条件,应坚持进行分析数量关系的常规训练,如给条件补充问题、给问题补条件等,使学生明确当一个缺少条件时,必须把条件补足,才能进行解答。在复习中进行常规训练,帮助理解连续两问的问题之间的联系。3、建立联系,突破难点。连续两问的问题,关键在于第2个问题的解答需要用到第1个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连贯的思考。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将两问之间的联系建立了起来,知道第1个问题就是第2个问题的条件之一。但是我班有学生提出可以直接算第二个问题,列出了综合算式。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我给予肯定,然后引导他说出第一步算的是什么,从而明白第1问和第2问之间的联系。4、及时调整,促使课堂效果最有效。学生对于“兴趣小组”不是很明白,因此在老师导入的时候,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后来的教学中有所弥补,但是失掉了教材激趣的作用,因此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先问学生有没有在校外学习美术的经历,学生马上说有,于是我再顺理成章的引出例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看来,在课前应该对学生有更好的预设和研究,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5、两难的“检验”。对于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检验,我还是感觉有些走过场,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否正确,而我在教学时一再强调检验的方法,感觉有些教条,但是怎样把检验落实到位,学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都是我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资料链接】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2、《教师教学用书》二年级上册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