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最大摄氧量:又称最大耗氧量、最大吸氧量或最大有氧能力,是指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时机体所摄取并供组织细胞消耗的最大氧量,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况和最大有氧运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27.代谢当量: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健康成年人坐位安静状态下耗氧量为3.5ml/(kg·min),将此定为lMET,根据其它活动时的耗氧量/(kg·min)可推算出其相应的METs值。28.肌力:指肌肉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29.耐力:肌肉持续的维持一定强度的等长收缩或做多次一定强度的等张(速)收缩的能力称为耐力。30.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没有改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肌纤维收缩的做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31.等张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纤维张力基本保持不变,而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关节活动。32.等速收缩: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肌张力变化而带动的关节运动的速度是由仪器设定不变的。33.原动肌: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为原动肌。34.固定肌:固定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所附着的骨骼,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动作协同原动肌发挥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参加这种固定作用的肌群统称为固定肌。35.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36.峰力矩: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力矩输出即力矩曲线上最高点处的力矩值称为峰力矩代表了肌肉收缩产生的最大肌力37.力矩加速能:肌肉在收缩最初八分之一秒的做功量称为力矩加速能反映了肌肉最初收缩产生力矩的速率和做功能力可代表肌肉收缩的爆发能力。38.关节活动度:指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动范围。39.关节囊:是指包裹住关节的结缔组织囊横跨关节的两骨并与骨膜相连续。关节囊可分为两层—外层纤维层和内层滑膜层纤维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具有足够的柔韧性来防止骨错位滑膜层形成一个封闭的关节腔或滑膜腔内层含有鳞状细胞可产生滑液进入关节腔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摩擦最内层为结缔组织网含有血管和神经。40.滑膜关节:两骨之间由充满滑液的腔连接构成的关节称为滑膜关节属于动关节典型的滑膜关节应具备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周围的韧带和肌肉以及具有分泌滑液以营养和散热的组织——滑膜。41.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42.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异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43.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剂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44.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同时伴有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肌肉运动亢进性障碍。45.肌张力迟缓:肌张力迟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和缺乏被动运动时的阻力降低或消失,牵张反射减弱肢体由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等现象称为肌张力迟缓。46.临床痉挛指数:即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个定量评定痉挛的量表,临床痉挛指数包括3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目前主要应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47.钟摆实验:是一种在肢体自抬高位沿重力方向下落运动中观察肢体摆动然后停止的过程,通过分析痉挛妨碍自由摆动的状态来进行评定的方法。48.H反射:Hoffman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以低电压(10-20V)刺激胫神经时可在30-40ms后在腓肠肌上记录到一个复合的肌肉动作电位这一迟发的与踝膝腱反射有关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称为H反射。49.F波:在H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当超强刺激作用于神经干时,其所支配肌上尚可记录到一迟发电位。这一电位即为F波。50.紧张性振动发射:是应用电动振动器刺激时所产生的肌电持续性收缩反应。紧张性振动优先刺激Ⅰa和Ⅱ组传入神经纤维。51.感觉过敏:指感觉敏感度增加神经兴奋阈值下降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52.感觉倒错:指对刺激的认识完全倒错如非疼痛性刺激却诱发疼痛感觉等。53.感觉异常:指在无外界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觉如烧灼痛麻木感冷热感等。54.感觉错位:指刺激一侧肢体时产生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刺激感觉,本侧刺激部位无感觉。55.感觉减退:指神经兴奋阈值高对较强刺激才能感知感受到刺激的性质不变。56.感觉缺失:指病人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对刺激不能感知根据感受器种类的不同又分为痛觉丧失触觉丧失温度觉丧失等。57.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时出现的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度觉障碍的现象。58.末梢型感觉障碍:为周围神经末梢受损害所致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重,呈手套、袜筒型,伴相应区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9.交叉型感觉障碍:指对患者两侧肢体对称部位给予触觉或痛觉刺激患者只能感知健侧肢体的刺激或者同时触觉刺激患侧面部和手(足)患者只能感知面部的刺激。60.他人动态平衡:又称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61.平衡反应:是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62.协调运动:主要表现为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同时伴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63.共济失调: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64.协调评定:指评定肌肉或肌群共同完成一种作业或功能活动的能力。65.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对人类行走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66.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包括步行和跑两种状态。67.步长: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通常用cm表示。68.步幅: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用cm表示,通常是步长的两倍。69.步宽: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通常用cm表示,健康人约为8±3.5cm。70.步频: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通常用steps/min表示。健全人通常步频大约是95~125steps/min,东方男性的步频平均约为112.2±8.9steps/min,女性平均为123.4±8.0steps/min。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步频大于长腿者。71.步速: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95m/min。也可以用步行10m所需的时间来计算。72.步行周期: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态周期约为1~1.32s左右。73.步行时相: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74.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75.双支撑相: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向下蹬踏离开地面的时期内,另一侧下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底着地动作,所以产生了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此阶段的长短与步行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双支撑相就越短,当由走变为跑时,双支撑相变为零。76.摆动相:摆动相是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77.治疗性行走:行走安全和质量均不符合功能性行走的要求但有支具或辅助器具能作短暂步行者,称为治疗性行走。78.神经心理学:是研究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与大脑关系的心理学分支。综合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实验生理学及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采用独特的研究方法,把人的感知、记忆、言语、思维、智力、行为与脑的机能结构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用标志脑机能结构的解剖、生理、生化的术语来解释心理现象或行为。79.神经心理学评定:是通过对大脑损伤患者病态心理行为的观察测评来分析它们和大脑功能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同时也为神经病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使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趋于精确。80.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一个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忽略或抑制有关刺激的能力注意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与皮质觉醒程度有关81.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过程主要由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三部分组成。82.顺行性遗忘:是长时记忆障碍的一种指患者不能回忆近期即受伤或患病后本人经历的事件,也不能学习新信息。83.逆行性遗忘:是长时记忆障碍的一种指患者不能回忆受伤前或患病前本人经历的事件和公众事件。84.程序性记忆:又称内隐记忆即在自动潜意识水平学习有关行为技能认知技能及运算法则的能力是完全自动技巧性运动的能力如骑自行车等85.知觉:是发现信息的能力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包括所有的感觉功能如视觉听觉等同时依赖于感知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86.半侧空间失认:又称半侧空间忽略单侧忽略或单侧不注意表现为大脑损伤灶对侧身体或空间物品不能注意以及对该侧身体或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不能做出相应反应或反应迟缓。87.失认症:是后天获得性的综合知觉障碍的具体表现是借助某种感觉系统来认知对象的能力障碍包括视觉失认听觉触觉失认身体图形障碍和病态失认等,确认患者存在某种失认症之前应首先除外意识障碍感觉异常失语症和智能低下等其他情况。88.视觉失认:是指在没有以失语症为首的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视觉障碍等的情况下不能认知肯定眼前的视觉对象为何物的一种状态即可以看到眼前的客观实体却不知是什么,不知其特质内容(如形状材质等)换言之就是不能识别视觉刺激的意义,而如果借助视觉以外的感觉系统如听觉触觉嗅觉等则能够理解其特征。89.联合性视觉失认:即通常所说的视觉失认或视觉对象失认是指患者可对复杂物体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也可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好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能将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正确地描绘在纸上但却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也就是不能将现实和过去的记忆及经验结合起来这是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90.统觉性视觉失认:是将视觉印象进行意识性知觉的行为出现统觉性视觉失认的患者保留一次性视觉但在对视觉对象的形态的认知辨别水平上有障碍即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如大小色彩等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而且这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这种障碍没有感知91.失用症:是指执行器官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不能执行有目的地动作行为即在临床所能诊断的限度内没有麻痹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听力障碍理解障碍等情况下不能按要求完成有目的运动是不能正确的运用后天习得的技能运动的表现。92.意念运动性失用:指运动记忆的储存受到破坏,导致运动记忆的计划和编排障碍。患者不能执行运动口令,不能按口令徒手表演使用某一工具的活动,但如果交给患者某一常用工具,则可自动做出使用该工具的动作。93.意念性失用:指意念或概念形成障碍,是动作构思过程受到破坏而导致的复杂动作的概念性组织障碍。患者对于办一件事的目的和办成一件事需要做什么、怎样做和用什么做都缺乏正确地认识和理解。94.肢体运动性失用:指在排除麻痹、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不随意运动、听力障碍、理解障碍等情况下,出现的病灶对侧肢体(特别是手部)的精细动作笨拙、缓慢等症状。以一侧上肢多见。95.执行功能:是人类推理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人类的智力性功能的最高水平在这一范畴内包含的功能有学习获得题材及其操作抽象思维计算方面的能力这些是复杂的神经心理功能是以更基础性的过程的统合和相互作用来完成的最易受中枢神经疾病的影响。96.抑郁:指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常见的症状有:情感低落,兴趣索然;思维缓慢,缺少主动言语;有自责、自罪观念;睡眠不好,担心自己患有某种疾病;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97.焦虑障碍:是以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