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一.背景二.内容三.影响四.意义小组成员:张玉林杨恒高洁时映怡彭伊杨海平余仁友陆韩一.背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英、法等国取得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爆发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42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在这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已经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因为缺乏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并且期望在运动中创立共产党组织,并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19世纪40年代,德国流亡者在巴黎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正义者同盟”,以空想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宗派主义密谋活动为实践原则。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步准备。1847年一月,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再次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同盟,6月,在他们的帮助下,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召开代表大会,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雏形。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草拟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主义宣言》二.内容《共产党宣言》分为引言和正文。引言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向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去号召,《共产党宣言》向资本主义宣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学说。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质,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纲领。第三章《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文献》,极力批判了19世纪前期与中期社会上各种假的社会主义行为,揭露了各种假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性质。最后一章《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清晰反映了共产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论是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无产阶级的出现与壮大,还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体现,是生产力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最后结论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最后一段是本章的总结,也是全书的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铿锵有力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最终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是“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接着激情地欢呼“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最后发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伟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三、影响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迄今的世界历史实践证明,《宣言》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不朽文献,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教条者的阉割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长盛不衰。尽管现在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十九大报告体现“四个新”: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我最突出的感受是‘四个新’。”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告诉记者,第一个“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现的新变化;第二个“新”体现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第三个“新”体现在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第四个“新”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胡敏谈到,为实现新时代新使命,报告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外交和平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部署,明确了新任务。四.意义《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深广的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的系统的阐述。它完整地概括了新世界观,是对新世界观形成过程的总结。宣言全篇始终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原理、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等,体现了新世界观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显著特点。所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世界观的问世,并直接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手中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成为工人阶级为争取解放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指南,也标志着新世界观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读书心得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在当今社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们身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真实的共产主义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经常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势。阅读共产主义的理论文本,在今天仍旧是必要和必需的。不管是抱着怎样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身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身处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今天,这一切都不会过时。当然,对于共产主义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我会在日后,课下更多地阅读关于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