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准确把握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将有助于各级领导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1年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情况是: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共实现总产值518.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40.1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4.5%。显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继续扩大,企业高新技术含量继续提高,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一、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据统计资料显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如下特点:1、围绕市区、向外辐射、发展极不平衡。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近效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上10亿元的地区有九龙坡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涪陵区共六个地区,这六个区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达到192亿元,占全市的80%;其他34个区县(市)地域内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为48亿元,占全市的20%。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片热土,孵化孕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高新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8.3%;经开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6.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6%。两个开发区地域内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共计26.2亿元,占全市的11%。从重庆市三个经济圈的情况看,“都市发达经济圈”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6亿元,占全市的86%,是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要基地和核心;“渝西经济走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1.8亿元,占全市的4.9%;“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21.9亿元,占全市的9.1%。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品在重庆市很多区县还是凤毛麟角,有的甚至根本没有高新技术产品。据调查,在全市40个区(市)县中,有24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足亿元,这24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仅占全市的1.5%,其中还有13个区县的高新技术产品尚属空白。2、77%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内资企业创造。从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看,内资企业是推动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001年重庆市内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4.5亿元,占全市的77%;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1.8亿元,占全市的1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3.8亿元,占全市的6%。说明重庆市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大有潜力可挖,招商引资任重道远。从内资企业的构成看:全市超过半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别占33%和23%。3、大中型企业唱主角,小型企业急需扶持壮大。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是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还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仍占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主导地位。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86.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77.6%;小型工业45.6亿元,占全市的19%;非工业企业8.3亿元,占全市的3.4%。同时也必须看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仅依靠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加快推进小型工业和非工业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在现有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中,尽管小型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占全市的22.4%,但企业数量规模却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优化和补充作用,能够很好地解决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结构严重失衡问题;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观念、机制、市场、企业负担等多方面有其独具的发展优势。只要加大扶持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他们的数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其中的一部分也一定会做大做强,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个十分耀眼的亮点,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4、支柱行业优势明显,结构不合理日渐凸现。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医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几个传统生产行业中。以上四个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达到170.3亿元,占全市的71%,仅“两车”(汽车、摩托车)的高新产品产值就占到全市高新产品产值近一半。但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合理性分析,过分依赖于一两个行业不利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任何地区的某一个行业优势,在一定时期必将受制于外部和内部许多因素的变化,这种优势不会是永恒的;“高新技术”的定义是有地域范围限定的,重庆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相对于其他地区,乃至我国加入WTO后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其“高新”身份待遇也不会是必然和永恒的。因此,我们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对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消费品高新化等一大批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而涉足不多或尚未涉足的领域大力开发,使其迅速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5、高新技术主要源于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首要、关键环节就是获取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获取可以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技术引进等多种途径实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取高新技术。从重庆市整体情况看,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来源主要还是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调查资料显示,通过企业自主开发获取高新技术而生产的产品数量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数量的65%,实现的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5.4%。技术引进也是目前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引进方式获取高新技术与其他方式相比,在技术先进度、成熟度、见效快、市场明晰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已成为重庆市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据调查,目前重庆市18%的高新技术产品、36%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方式获取高新技术而产生。其中10%的产品由企业从市内单位引进技术,40%的产品由企业从其他省市引进技术,50%的产品由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由此也可看出重庆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薄弱,同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也是获取高新技术的有效途径。高新技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性,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走合作开发之路自然成为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有效途径。调查资料显示,重庆市12%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来源由企业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发。在这些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中,25%的产品由企业与市内单位合作开发,54%的产品由企业与外省市单位合作开发,21%的产品由企业与国外机构合作开发。二、对策建议根据以上对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步建议。1、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宣传力度,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产业化优惠政策。虽然重庆市通过公众网络等一些媒介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单位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申报、认证、管理等已经作了许多宣传解释工作,但仍有少数企业对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一无所知,政策知晓面还存在一些“盲区”。各级部门要认真研究如何让更多的企业真正明白高新技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宣传“盲区”。要全面落实市委市府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据调查:由于一些部门对有关政策的不同理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未全面落到实处,仍有部分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未享受到优惠政策。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变,无疑会对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对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应用管理方式方法,同时也要真正让优惠鼓励政策更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落实到企业,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作用。2、继续发挥“两车”优势的同时,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这篇文章,注重扶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重庆市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冶金以及电子通讯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不但占全市的份量特别重(占71%),而且辐射带动作用也非常明显,具有十分突出的扩张优势,应当继续让这几艘“航母”充分发挥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认真研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因为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脆弱性。目前,重庆市“两车”(汽车摩托车)行业的高新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产品产值的一半,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市高新产业的发展情况。在当前“两车”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其高新技术含量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重庆“两车”高新技术含量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如果“两车”销售市场一旦有问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就会产生极大影响,这就显现了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因为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脆弱性。从确保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夯实发展基础,有重点地做好产业多样化这篇文章,切实推进IT、生物、材料、能源、环保、农业等一批有能力有希望做大做强的行业的发展,增加和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全力打造重庆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行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由其产业特性和产业结构的历史形成原因,传统制造业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市场空间拓展难度较大。而IT、生物、材料、能源、环保、农业等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市场拓展空间巨大,前景十分看好。重庆具有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为依托的科技实力保障,具备产学研很好接合的发展优势,多方位整体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重庆市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但其产品对合理构建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结构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优化和补充作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观念、机制、市场、企业负担等多方面有其独具的发展优势,但资金、技术欠缺等因素又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壮大。只要加大扶持力度,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数量必定会迅速扩大,部分企业必定会迅速做大做强,成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3、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考核机制。当前,重庆市各区县(市)已开始逐步重视培育和壮大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研究如何引导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快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应当建立各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考核机制。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等反映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纳入重庆市政府对各区县经济发展目标的考核体系,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4、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一个共性就是高投资高回报。高投资是前提,但对一般企业而言,无论是企业自筹资金,或是技术开发贷款都有相当难度,成为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主要障碍,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考察,建立健全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至关重要。风险投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融资渠道,而重庆市在这方面还很薄弱。在继续扩大招商引资,鼓励企业自筹资金或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适合重庆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机构对前景十分看好的高新技术产品与企业联合进行风险投资。尽管这项工作难度大,但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其它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没有适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机制的建立,就很难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