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所周知,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知识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知识的产生、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其中,最基本的内容即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科技的创造与创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少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无可置疑的现实是,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根据2001年的有关分析数据,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中,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处于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要从当前的水平再前进10位,进入世界前20位。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名列世界第一;研发人员109万人,名列世界第二。这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有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学生应试能力强,但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差,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生也存在明显的差距。高新科学技术进步的来源,那就是创新。任何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人们不断的摸索和检验,才最终形成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目前我国的科技力量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还是处于世界加工工厂的地位,因而国力还是比较薄弱。创造学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创新,无论是何种规模或层次的创新,也无论是什么类型或涉及什么领域的创新,其实质都与人才素质有关,与人才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有关。由此可见创新技术的发展,关乎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命运和前程。因而我们必须要注重个人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然创新对我们的社会的发展那么重要,也许有人不禁问道作为二十一世纪大学生的我们,目前我们的创新能力到底怎么样呢,应该要怎么培养或提高我们个人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呢!说实话,就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情形而言在创新与创造这一方面还是处于一种劣势或说是一种不利的局面。我们有很多的人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何为创新,换句话就是说,创新的这种意识,普及面太窄太窄,整个社会对创新的这种意识与概念太过淡泊,缺少推广的途径和方法,最终我们的意识当中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创新着一词。同时我国的这种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扼杀了我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身边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到周末家长就忙着把孩子送到什么什么兴趣班去培训,原本就是属于孩子们真正地空闲时间就这样子没了。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是不断的学习,以后这样出来的孩子,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孩子们本身原来的那种天真与好奇的心理,也就荡然无存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就是需要大脑的那一刹那间的灵感,敢于打破常规,然而孩子们的思维都被禁锢了,哪里还能想到什么特别之处呢。如果说教育制度落后的制约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什么,那么孩子们成长的过成中能否在这一方面多加训练一下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样子做的家长或是学校太少太少,特别是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孩子学习成长的环境,但是学校却不重视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应试教育。看看我孩童时的梦想,到最后能有几个最终实现了呢。孩童时期的那种童真都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我们还能有什么创造性的思维呢。有时候也许我们突然灵感奇发,但是却缺少有关这方面的引导,不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现实,最终只能停留在空想上面,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悲哀,真可谓有劲无处使啊。以上的这些方面都严重的影响了我们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因而从整体上来,我们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还是很弱很弱的。对我们而言除了本身教育的制度的制约和整个社会对创新的意识比较淡泊之外,国家和政府对创新这一方面的政策跟外国相比较还是比较少的,也就是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有时候我们有很好的想法,但是由于我们本身就是没有经济来源,因而交不起那几千块钱的申请费。虽然说国家现在已经就经费这一方面减免了绝大部分,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的。还有就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想申请自己的专利,但是却缺少一个指导自己的人,不知道如何去申请专利。这种往往导致宝贵的想法就这样被遗弃了,这也许是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不禁为此而感到心寒。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针对上文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决呢。这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我们也都知道有关教育制度的改革都不知道喊了多少年了,但是这种原本的教育体制始终都无法从根源上彻底改变。因而,我在这里所说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指国家教育部门应该要求每一个学校都应该设立创造学这一门课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同时要求学校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应该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我们都知道,一个没有任何思想的人,是不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的,只有通过各种媒介不断的宣传有关创新的知识,比如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这样人们才会逐渐形成创新的意识,这种意识才能深入人心。第三,应当建立健全一系列有关创造发明的政策制度,鼓励和激励人们的创新能力。比如通过立法,对于申请专利的费用全免,同时对发明者给予经济上的补助与支持,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给予发明者一定的奖励等。第四,学校应该增加一些这方面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同学,能有机会去接触这方面的培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同时还能影响更多的同学,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最后,对于想申请专利的发明者提供支持和指导,有时候我们有困难却不知去向谁咨询,也甚是烦恼疑惑。指导他们如何去申请自己的专利。如果能够做到以上的这些,那么我想我们所遇到的这些种种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创造学的课程的学习,不仅使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创造学,创造、创新对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创造力的培养了。一个人能否创造出新的科技发明,首先就要看他有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如果一个连创造性的思维都没有的话,那么我们还能指望他去发明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呢,因而我觉得有无创造性的思维,是我们能否具有创造性的先决条件。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的创造潜力跟什么有关呢。与创造潜力有关的因素包括知识因素、能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等。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包括直观思维形式、联想思维形式、幻想思维形式、灵感思维形式。所谓直观思维,就是人们直接由某事物的刺激而没有经过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而联想思维,就是人们通过一件事件的触发而迁移到另一事情上的思维。联想思维能够克服两个不同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在另一种意义上将二者联结起来,由此常产生一些新颖的思想。所谓幻想,一般是指与某种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幻想,因其暂时脱离实际而常不被人们所重视,很多人甚至把它当做贬义词。但从创造学看来,幻想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最后,灵感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们的创造活动达到高潮后出现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飞跃思维。我们了解了以上这些思维形式之后,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了。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散性的思维,从思维的角度分析目前我们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和练习,绝大部分属于集中性思维。经常进行发散性思维练习,有利于创造潜力的开发和自觉进行创造活动。因此,我们首先要摆脱习惯性思维,摆脱人们在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群体思维”。比如,对于“用火烧食物时,火在食物的什么方位上?”这个问题的,习惯性思维是火在下方;然而,在野外利用篝火烤鱼时,火则是在旁侧。火能否放在食物的上方呢?在这种想法的启发下,人们发明了不会把鱼烤焦的烤鱼器。其实所谓发明创造,就是从普通同样的东西中想出不同的事情,也就是一种摆脱群体思维的结果。第二,可以通过思维练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的灵活度。一个人要有效地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便通过创造性的增加而较快增强自己的创造能力,最佳的方法即是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专门训练。因而有必要通过使用“创造性思维训练材料”来对我们的思维进行锻炼。而且结果也表明,切实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开发人们创造潜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此一来,通过以上的两个方法,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建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境界了。有了创造性思维之后,我们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发现和捕捉身边的创造性灵感了。第一,就是要有细心观察的能力,能从另一面,善于发现事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性质。第二,对于事物的特点与性质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其中包含的奥妙与原理。第三,由事物的特点与性质,联想到我的日常生活,看看两者之间能否产生关联。第四,通过这个科学原理,在此基础上,看看能否创新出有实际意义的新产品。创造学作为一门新兴起没多久的课程,可以说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喜爱。我们也许会问,经过一个学期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到底从众学到了什么。首先,通过学习创造学这一门课程,使我们明白了创造的重要性以及创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在科技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科技改变世界,而创新则改变了科技。其次,学习这一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思维方式,打破常规的模式,运用逆向性思维。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极大的改变了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从而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认识则促进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第三,通过学习创造学,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和观察身边的新事物。细心留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正如牛顿从一个落下的苹果,引发了他的思考,因而万有引力定律就这样被发现。苹果掉下是偶然的,但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必然的,因为牛顿有洞察事物的慧眼以及细心观察。第四,很好的激发了我们创新的兴趣和爱好。记得一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是,我们甚至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何谈兴趣了。但是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我们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一门课,也由此激发了我们的许多灵感。同时,也知道了,怎么去申请和保护自己的专利。当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该如何去把自己想法变成现实。通过模拟发明申请书,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写好一份专利申请书,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创造学这一门课程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很多方面。面对这日新月异科技迅速变化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呢?这成了我们共同的疑问。就这个问题,本人谈谈一下自己个人的看法。首先,就是要努力掌握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因而,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要多加勤奋刻骨的学习,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认识更多的新事物,接受新思想,与时俱进。毕竟,知识是一切科技力量的源泉,没有知识,任何的所谓科技的创新那都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多加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实际生活中,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同一个事物,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只有突破旧思想的束缚,才能从中发现不同的奥秘,正所谓,奇思妙想,方能出其不意。第三,细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人们在已知的事物额基础之上加以改进或创新的结果。因此,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最后,要培养自己与人合作的精神。因为就目前的这个社会来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合作共赢的社会关系。正如我们所知的美国波音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飞机制造业里的龙头老大,就是合作共赢的一个成功的例子,整个飞机部件并不是都在美国制造的,而是遍布全球各地,波音公司只是负责利用各地生产的部件进行飞机的组装,调试以及销售服务工作。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团结合作,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以前“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在社会历史的进步当中被淘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都是有限的,因而,要懂得与他人合作,这样才能在当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民族的兴衰与灭亡,国家的强盛与衰败,是由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弱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就需要调动整个社会的全民族的力量,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为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