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七)建筑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七)提要:钢筋加工: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建筑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七)1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模板工程:(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2)墙模板:通病现象: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防治措施:1)墙底部设定位板条及黏贴海棉条,防止偏位、漏浆。2)墙上口应拉线支模,并设定位卡,两侧斜撑要牢固。(3)楼板模板通病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防治措施: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格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格栅面平整,不允许随意减小或加大间距。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3)板模按规定起拱。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2)钢筋绑扎与安装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分辨率,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度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对于板筋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放置,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板底露筋,上层板筋应加马凳。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按规定检查钢筋的绑扎质量,绑扎缺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4)为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值班,纠正和修复因混凝土工操作时对钢筋的践踏。混凝土振捣时发现钢筋移位立即纠正,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在现浇板的中部和与梁的交接处。5)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后才可绑扎成型。(A)产生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a)墙柱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倾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倾斜和偏移。墙柱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样生钢筋偏移现象。(b)柱子上部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各竖向钢筋出现不规则的移位。(c)浇筑混凝土时,用混凝土输送泵单方向下料时,将墙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成排钢筋移位。(B)竖向钢筋偏位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a)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墙、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b)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带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捣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c)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墙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剪力墙钢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用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时应予填封,钢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根端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筑前对墙柱根端、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等。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未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采取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支模时加设海棉条或橡胶软管。7)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8)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在拆除模板不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9)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10)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板下冒出导致烂根。11)浇筑悬臂板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12)混凝土缺陷的处理(A)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水泥砂浆抹平。(B)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c)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管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涂纯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压力灌浆。(4)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2)泵送混凝土:1)混凝土输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m以抵消反堕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3)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管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混入空气,对泵送不利。4)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5)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6)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7)最初泵出的砂浆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8)泵送过程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使用预拌混凝土要做好坍落度抽查记录。砌体工程:(1)墙身轴线位移造成原因: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检查校核砌体的轴线与边线的关系,建筑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七)提要:钢筋加工: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以及挂准线过长而未能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2)水平灰缝厚薄不均造成原因:在立皮数杆标高不一致,砌砖盘角的时候每道灰缝控制不均匀,砌砖准线没拉紧。(3)墙面游丁走缝造成原因: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砌前没有进行实测及挑选,排砖撂底时没有把竖缝排列均匀或没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在砌筑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丁砖的中线必须与下层条砖的中线相重合而造成游丁砖,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没有在沿墙面每隔2m间距左竖缝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向上引伸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4)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造成原因:砌筑前由于基础顶面或楼板面标高偏差过大而没有找平理顺,皮数杆不能与砖层吻合,在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皮数。(5)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出现裂缝造成原因:砌筑时,墙体顶部与梁板底连接处没有侧砖或立砖斜砌顶贴挤紧。楼地面工程(1)水泥砂浆面层1)起砂、起泡其原因有:水泥质量不好,水泥砂浆不均匀,砂子过细或含泥量过大,水灰经过大,压光遍数不够及压光过早或过迟、养护不当等。因此,原材料一定要经试验合格才可使用,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地面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宜大5cm。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水泥地面的压光一般不应少于三遍。第一遍随铺随进行,第二遍压光应在初凝后终凝前完成,第三遍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亦切忌在水泥终凝后进行,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2)面层空鼓其原因有:砂子粒度过细,水灰比过大,基层清理干净,基层表面不够湿润或表面积水,未做到素水泥浆随扫随做面层砂浆。因此,在面层水泥砂浆施工前应严格处理好底层,重视原材料质量,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严格做好随刷随铺。(2)地砖及花岗岩地面1)面料与基层空鼓:主要是由于基层清理不够干净,不够湿润,水泥浆涂刷不均匀或结合层完成后放置时间过久,铺贴块料时没有洒水湿润釉面砖,水泥花砖铺贴前没有浸水润湿,陶瓷锦砖铺贴前没有用毛刷沾水剂去除表面尘土,水泥膏抹涂不均匀等。2)错缝:面料尺寸规格不一,事前没有认真挑选分类使用,铺贴时没有认真严格按挂线标准及对好缝子。3)相邻两板高低不平:由于块料本身不平正,铺贴操作不当,铺贴后过早上人行走踩踏或堆物品。门窗工程(1)木门窗1)制作(A)窜角:门窗框装拼后有个别框不符合标准,因钉斜拉条时不仔细,漏钉或少钉,钉时不注意斜拉条厚度,用钉伸入框内深度不够,影响框四周牢固。(B)翘曲:门窗框、扇装拼时用的台架不注意水平,堆放时不平笣,垫木距离过大。(c)表面:精光时不注意门窗框、扇面与台架接触部分突出的硬物,移动时磨损表面。2)安装(A)有贴脸的门窗框安装后与抹灰面不平,主要因为立框时没掌握好抹灰层的厚度。(B)门窗框与门窗洞缝隙过大或过小,安装门窗框时事先没有量一下洞口的尺寸,计算缝隙宽度。安装时心中无数,可以在安装时以缝隙、标高及水平线来调整,使之满足各要求,混水墙如果把洞口尺寸缩小,可以把墙剔掉一部分再安装。清水墙不允许剔凿,偏差在2cm以内的,把框的两根立梃修掉一部分再安装,超2cm的可把框、扇同时分匀改小。(c)门窗扇安装不牢:(a)由于预埋的木砖数量少或将木砖碰松木砖不牢,砌墙时直接木砖,干后木砖收缩活动,应在向砌体面钉上钉子,增加磨擦部分。为保证门窗框安装牢固,要求木砖的设置一定要满足数量和间距要求。2m以内高的门窗框每边不少于3块木砖,木砖间距应在~为宜,2m高以上门窗框,每边木砖间距不得大于。(b)钉子伸入木砖及砌体深度不够,固定不牢,为满足门窗框安装牢固,钉子进入木砖或砌体内应有40~50mm。(c)合页铰不平,螺钉松动,螺钉倾斜,缺少螺钉,合页铰槽深浅不一,安装时螺钉钉入太长或倾斜拧入,因此合页铰槽应深浅一致,安装螺钉严禁一次钉入,钉入深度不得超过螺钉长度1/3,拧入深度不得少2/3,拧时不得倾斜。安装时如遇木节,应在木节上钻眼,后再拧螺钉。同时应注意拧足螺钉。3)木门贴脸(A)对缝不严、割角不准:加强预装,有缺陷应在预装时修正。(B)接槎不平、不正:贴脸板加工规格不一致,安装操作接槎得不准所致。在安装配料时应在同一部位相接处选择规格一致的加工品,操作中应对准接槎后方可钉固。装饰工程(1)一般抹灰1)门窗洞口、墙面、踢脚板、墙裙上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墙体预埋木砖间距过大或木砖松动,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设专人负责堵塞严实。(B)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c)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