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9-旅游区景区与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项目介绍第三节项目情景第二节基本知识第一节项目介绍一、工作过程描述二、项目技能要求1.对旅游区景观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①通过实地调查及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旅游区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②分析各类景观的特点;③确定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④选择和合理布局、组织各项景物;⑤编制景观系统规划的图纸、说明书和文本成为规划文件一部分。①通过实地调查及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旅游区现有绿地的概况;②搜集当地现有绿化植物的种类及适生程度的资料;③确定绿地系统规划定额指标、规划原则;④选择和合理布局各项绿地;⑤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说明书和文件成为规划文件一部分。2.对旅游区绿地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一、工作过程描述二、项目技能要求1.掌握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重点掌握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规范和标准;3.熟悉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第二节基本知识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景观系统构成要素(二)景观系统规划原则(三)景观系统规划要点(四)景观系统规划流程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一)绿地系统相关概念(二)绿地系统功能布局(三)绿地系统规划原则(四)绿地系统规划步骤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景观”(landscape)一词源于德语。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开始采用“景观”一词。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20世纪70—80年代,“景观”概念被引入旅游研究中,出现“旅游景观”一词。旅游景观,是指旅游区内能够引起游客视觉感受的各种景和物。旅游资源是旅游景观的前提或条件,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综合表征。旅游景观按照某种时空序列有规律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旅游区景观系统。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景观系统构成要素根据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原因、过程,可以分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1.自然景观(1)概念自然景观是指没有或轻微经过人工雕饰、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景观,如:原始森林、极地极光、高山冰川、江河海洋等。“自然景观”是相对人文景观而言,并不是绝对的“自然”。(2)特点1)天然性2)季节性和时限性3)地带性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1.自然景观(3)类型1)地景山、石、洞2)水景河川、湖泊、瀑布、泉水、海洋3)生景植物、动物4)天景风、云、雨、雪、雾、露、霜、冰景等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景观系统构成要素2.人文景观(1)概念人文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或长期作用、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2)特点1)人为性2)历史性3)文化性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人文景观(3)类型1)历史古迹类指形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迹、遗址、遗物及遗风等形成的景观。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历史名城/镇/村2)现代风貌类指由现代都市、现代大型工程设施等多方面构成的景观,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如:现代都市、现代大型工程设施3)民俗风情类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饮食习俗、宗教信仰等综合反映的景观。如:节日庆典、衣着服饰、饮食礼仪、婚丧习俗等。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二)景观系统规划原则1.突出景观原生态2.强调可持续发展3.注重典型景观营造4.讲究景观整体优化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三)景观系统规划要点1.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斑(Patch)、廊(Corridor)、基(Matrix)、缘(Edge)(1)斑斑块是空间的点结构或块结构,代表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它具有活化空间结构的性质。它包括旅游区标志、入口广场、绿地、主建筑等。①入口景观点大多以广场、牌坊、门楼、旅游服务中心等形式表现。②标志性景观点在旅游区中心地段或区内制高点的建筑物,以塔、楼、阁等形式表现。③特色景观点反映旅游区自然、文化、历史的特色景观,可以是历史风貌建筑、环境小品等来表现。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1.景观结构分析(2)廊指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带状景观单元,起着分割或连通空间单元的作用,主要类型有交通廊道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①交通廊道区间廊;区内廊;斑内廊。②景观轴线虚质的廊道在空间环境中的形式表现为轴线。景观轴线,即视轴线,是指视点到达观赏点的视线;而视点到达观赏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因视点位置不同而有水平轴线、倾斜轴线与垂直轴线等几种。景观轴线是控制空间构架及行为活动的感应线,在形成控制整体结构的主体景观轴线外,还可建立不同等级和层次的次要景观轴线与主体景观轴线相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1.景观结构分析(3)基指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是背景结构,一般是面状,也可以是点状单元随机分布形成的宏观背景。分具象、非具象两种,前者一般是指旅游区地理环境类型,如土地利用类型等,后者则指人文社会特征,如民风民俗等。(4)缘指整个旅游地的外围保护带,或是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例如景区外围的缓冲区、旅游区的邻近区域等,可以起到互补、替代或依附性作用。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景观设计手法(1)构景1)主景与配景主景是重点、核心。配景对主景起陪衬作用,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突出主景的手法一般有:主景升高、体量加大;视线交点;动势向心;点据重心等。2)抑景与扬景采用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做法,通过景观的序列布置,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3)实景与虚景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观赏视觉清晰与模糊,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如:无门窗的建筑和围墙为实,门窗较多或开敞的亭廊为虚;植物群落密集为实,疏林草地为虚。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1)构景4)夹景与框景设障碍于左右遮蔽为夹景,四方围合为框景。常利用树丛、树列、山石、门框、窗框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关景物的效果。5)前景与背景把前景适当集中,并在其背后或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丛或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质地等因素衬托前景,突出景观效果。6)俯景与仰景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出现各种仰视或俯视,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7)内景与借景“借景”指巧借旅游区外的景物,使之与旅游区的内景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增加景色变化。“园林巧于因借”;“构园无格,借景在因”。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景观设计手法(2)造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构成旅游区的各种要素,通过人工手段,创作出所需要的景观,内容主要包括掇山、理水、建筑、植物和辟径。1)掇山主要是指对地形的利用、改造。“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①凸地形如山顶、山脊等,视线开阔。既可成为观景之地;又可成为造景之地。②凹地形如:山谷、山坳、盆地等,视线较封闭,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旅游度假村选址的理想地形。③平地形供人们集散、休息及进行一些活动性的休闲的好地方。但缺少私密性和活跃性,景观趣味性差。④地形造景一是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二是将地形做成圆(棱)锥,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的几何形体或相对自然的曲面体。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造景2)理水古人云“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①静态水景如湖泊、池水、水塘等。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一般构成宁静安和的风景区,形成“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意境。②动态水景如溪流、喷泉、瀑布、泻流、涌泉、水帘、水幕、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水的设计偏重布局和气势,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给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感觉。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造景3)建筑旅游区建筑既要满足居住、休息、游览的需要,又要组成景观,成为观赏对象。因此,旅游区建筑的布局、造型设计非常讲究。首先,在布局和造型上,旅游区的建筑要因地制宜,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协调,追求自然情趣,避免对称分布、规整呆板的形式。其次,亭、塔、廊、楼、阁是旅游区的建筑造景主体,常布局在旅游区较显要的位置。亭、塔是观景、点景建筑,尤其是造型优美、别致的塔在旅游区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廊不仅本身构成景观,同时也有引景作用。楼、阁在是登高望远、游息赏景的建筑,现在的旅游区多用作餐厅、茶室、接待室等,详见模块11旅游区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2)造景4)植物植物是旅游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它的作用除了自身的物理功能外,如遮风挡雨,还影响着人的视觉和心理变化、感受,如在春夏季,植物枝繁叶茂,给人一片生机盎然之感;秋冬季,光秃秃的树枝,给人满目凄凉之感。另一方面,植物的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四季变换,为旅游区的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覆盖地表等,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具体设计详见本模块第二节第二部分的植物配置。5)辟径辟径指的是道路设计。道路作为旅游区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构成了旅游区的骨架与网络。道路的规划布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区的风格与风貌,旅游区的道路设计讲究曲折迂回,不同于直线式、规整的城市道路。旅游区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见模块10旅游区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四)景观系统规划流程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是旅游区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是在旅游区用地范围内,通过对不同性质、功能、用途的绿地合理布局,改善旅游区的自然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改善旅游环境,增加旅游景观,并与旅游区各组成部分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也作为指导旅游区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一)绿地系统相关概念参照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及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的相应规定和要求。1.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用地。2.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3.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自然景观型旅游区和度假型旅游区,除滑雪、海滨和河湖型旅游区外,其他旅游区绿地面积不少于50%;人文景观型旅游区,绿地率不少于30%。风景名胜区新建区的绿地率不得低于30%,并应有相当比例的高绿地率(大于70%)控制区。4.绿化覆盖率指用地范围内全部绿化种植物平面投影面积之和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二)绿地系统功能布局1.功能分类(1)风景绿地指以游览观赏为主要目的植物景观组成的绿地,用于改善旅游区局部生态环境、美化旅游环境及供游人观赏、游憩的绿地,也可以称为观赏绿地、景观绿地。(2)生产绿地指种植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以及各类经济园、林用地,具有经营和观光的双重功能。(3)防护绿地为改善旅游区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具有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4)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根据道路等级宽度及道路两侧的建筑形式和功能的不同要求有不同的宽度。(5)生态绿地主要指具备生态功能的绿地,强调对生态系统循环和再生功能的利用。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二)绿地系统功能布局2.布局形式(1)块状绿地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游客,方便游客使用。在旅游区规划总图上,花丛、广场等块状绿地一般成块形、方形或不等边多角形分布。(2)带状绿地各类呈带状分布的绿地,多利用河湖水系、景区道路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