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第二章秦汉服饰第一节概述一秦汉时间表•秦代(前221年——前207年)•汉代(前206年——220年)二社会状况1“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在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统治时间虽不长,但是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秦始皇“兼收六国车旗服舆”,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制。这些制度的制定,对汉代影响很大。秦始皇推崇阴阳五行学说,秦尚水德,以黑色为贵,衣服旗帜都以黑色为主色。2阴阳五行学说2.1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阴阳”观念产生可上溯到上古三代。其核心应是上古先民出于对大自然的天地百象、日月轮转、昼夜交接、寒暑更替、水火相抵、阴晴变换、男女雌雄等对立而和谐现象的最朴素、最直观的认知和体悟。至春秋时期,“阴阳”观念的实际运用在当时的各个领域已较为流行,但从严格意义来讲,尚未进入哲学的华堂。使得“阴阳”这一朴素观念升华为鲜明的哲学思想的,是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将前人的阴阳观念集其大成,凝其精髓,用以解释天地万物的性质与发展规律,明确地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观。认为宇宙间任何物质中都存在阴阳两性,对立存在又和谐统一。老子阐述的阴阳学说对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体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五行说产生于“六府”说.“六府”的起源约在虞夏之际.《左传·文公七年》中有引《夏书》“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的句子,比之后来的五行说多一“谷”,显然此说与民生相切,更切实用而与哲学无关。目前所知有关“五行”最早的提法,是载于《尚书·洪范》中商纣王之叔箕子所说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排列顺序与“六府”有变,并明确提出五行之排列序数:水火木金土,相应一二三四五。这一序数并得以作为五行之数的模式为后人所固定,并与阴阳学说相结合,由此而衍生出大可阐示宇宙,小可切入毫末的极其宏大、严密的东方思维体系的核心精髓。此时的金木水火土已不再是构成万的五种基本元素,而被高度抽象化为物质的五种基本形态,而五行则为这五种基本形态的代号,即:金为固态,水为液,火为气态,木为等离子态,而土则为包容一切的“第五态”。由此,因物质运动所必然引发的物质间的形态转换,古人得以用阴阳五行的学说来阐示一切。简言之: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宇宙万物的无穷变化。在无穷变化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是相生(促进)与相克(抑制)。相生、相克这一对矛盾的任何一方又可分为两方面,即产生“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四种变化再加上事物本身宏观的特征,因此合为“五态。2.2五德终始说的提出古今学者普遍认为,正式将阴阳与五行相结合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他首创“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更替是按照五行顺序周而复始地运行,试图以此揭示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在规律。由此,又衍生出五行配伍,涵容万事万物的庞大阴阳五行体系,诸如五行配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配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行配五味(水配咸、火配苦、木配酸、金配辛、土配甘)。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行配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五行配五征(雨、阳、燠、寒、风),五行配五藏(脾、肺、肾、肝、心)等。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火剋金,金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注:燠,yù,温暖)2.3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史记·历书》云:“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并认为秦灭六国,是获水德,因而色尚黑。根据五行学说,水在季节上属冬,颜色是黑色,因而秦的服饰和旌旗都尚黑色。到汉朝时,统治者认为汉承秦后,当为土德。五行学说认为土胜水,土是黄色,于是服色尚黄。方术家又把五行学说与占星术的五方观念相结合,认为土象征中央;木是青色,象征东方;火是红色,象征南方;金是白色,象征西方;水是黑色,象征北方。青、红、黑、白、黄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并以黄为贵,定为天子朝服的色泽。后来又认为天子统一的象征,代表了天下各方的颜色,因而要求天子服装颜色须按季节不同而变换,即孟春穿青色,孟夏穿赤色,季夏穿黄色,孟秋穿白色,孟冬穿黑色,形成礼俗(五时色服)。除了正色以外,又按阴阳之间相生相克的信仰,调配出来间色,介于五色之间,多为平民服饰采用。我国服饰的色彩,与古代五方正色的信仰相结合,构成了传统服饰的底色,代代传袭。3“汉承秦后,多因其旧”,汉代大体上保存了秦代的遗制。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强大的时期,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中亚、西亚。继后,张骞又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我国与西域各国的陆路交通。随后,西域一些国家也陆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进行贸易访问。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绸通过这些路径被运往中亚、西亚各国,受到当地人的欢迎,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珍宝,并誉于中国“丝国”的美称。从此,中国同西方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从西汉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都没有中断。这条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通道被誉为“丝绸之路”。与此同时,海上运输也日益发展,通过海道和丝绸之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世界各地。4汉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器物和织物上的装饰图案也趋于一致,在丝绸、漆器、砖刻、陶器上以神仙为主题的文样最多,此外,祥瑞龙凤、孔雀、虎纹。鸟兽纹及具吉祥寓意的茱萸纹、柿蒂纹等也颇为流行。5汉代官吏有配刀剑的习俗,一般官臣拜见君主,要脱履解剑,平时会见上等人,必解剑可入内。只有立大功者面君时,可持剑着履上殿。汉代官吏也有配印的习俗,将小小方寸印章,放在印囊佩挂于腰带上,实用又装饰。第二节男子服饰一服装1袍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那个时期的袍服,只是一种纳有絮棉的内衣。《释名·释衣服》:“袍,苞也。苞,内衣也。”所以穿着时必须加罩外衣。至汉代,逐渐演变为一种外衣。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在汉四百年间,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袖口紧窄部分名叫“袪”,袖身宽大部分名称“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对这种宽大衣袖的形容。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开的很低,大襟斜领,穿时露出内衣。领口袖口处绣虁纹或方格纹。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有曲裾和直据两种。汉代官吏袍服(图)汉代官吏袍服灰地菱纹袍服图。文吏穿着这种服装,头上必须裹以巾帻,并在帻上加戴进贤冠。按汉代习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竹简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耳边发际,以后形成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笔尖不蘸墨汁,纯粹用作装饰,史称“簪白笔”。1.1曲裾袍:承袭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1.2直裾袍:直裾又称“襜褕”(chānyú),西汉已经出现,但并不作为正式礼服,《史记·武安侯传》有“衣襜褕入宫,不敬”。至东汉以后,直裾的襜褕逐渐普及,并且替代了深衣,除祭祀朝会之外,各种场合都可穿着。2禅衣:平日燕居,仕宦之间多服禅衣。禅衣即单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唯不用衬里。《礼记·玉藻》曰:“禅为絅。”郑玄注:“絅,有衣裳而无里。”禅衣除平时在家穿着之外,也可以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3普通男子,则穿布襦短衣。大多紧身,袖口窄小,以便劳动从役。盛夏之日,也有不著上衣,单穿一条短裤者,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出土的画像石中,都有具体描绘。汉代男子曲裾袍服(图)秦汉男女服饰(图)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陶俑的服饰来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左图为戴帽、穿曲裾服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右图为穿曲裾身衣的男子(陕西出土西汉陶俑)。秦汉服饰(图)秦汉服饰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官吏袍服本图为汉代观看百戏的戴冕冠的官员(山东济南出土加彩陶俑)。汉代百戏中的杂技节目十分丰富,山东济南出土的加彩陶俑,是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展示了乐舞杂技的热闹场面。右侧观看演出的,为戴冕冠,穿袍服的官员。左1图为穿襦裙的侍者(内蒙古包头孟家梁汉墓出土的陶俑)。左2图为束巾、穿袍服的侍者(河北邯郸彭家寨出土的彩绘陶俑)。左3图为戴帽、穿袍服的男子。左4图为头上簪花、穿襦裙的侍女(四川重庆出土汉代陶俑)。左5图为束巾、赤膊、赤足、穿禈的杂技艺人(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拓片)。右图为穿袍服的侍者(陕西西安出土陶俑)。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对商人的禁令更严。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汉代平民百姓服饰4裤:穿着于袍内。4.1胫衣:古代裤子皆无裆,仅以两只裤管套在膝部,用带子系子腰间。《说文》曰:“袴(即裤),胫衣也。”也单指裤腿而言。《拾遗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遇见典故,行路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返而写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齐有狗盗之子,与刖(yuè,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不失袴’。”这种裤子只能遮护胫部,膝盖以上完全赤露,所以只能穿在裳里面,如不用外衣将它掩住,是被视作“不恭不敬”的。衣、裳、袴三者并用,虽能将全身掩住,但在活动中不注意,仍有可能露出下体。因此,古人在行、卧、坐、跪时都有规矩。《礼记·曲礼》:“暑毋褰裳”。古代没有椅、凳,一般席地而坐,为了不让下裳散开,人们往往采取跪坐的姿式,若是将腿伸直而坐,叫“箕踞”,则是大不敬。《史记·刺客列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4·2穷袴:战国以后,裤得以发展。《汉书·上官皇后传》:“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穷袴有前后裆,不得交通也。”穷袴将袴身接长,上连于腰,并在两股之间连缀一裆,有裆但不缝合,用带系缚,以便私溺。4.3裈:是合裆之裤。最早是西域居民所穿,便于骑射。战国以后,汉族人也广为采用。但受传统习惯影响,上流社会不着于外,只有军人及农夫仆役为活动方便,才单独穿裈。褌分为两种,一种下长过膝,直称作“裈”,一种形制短小,是一种短裤,因其形似犊鼻,故又名“犊鼻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称:“相交。身自着犊鼻裤,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这就是卓文君夜亡奔司马相如,两人买一酒舍酤酒,文君当炉、相如涤器的情景。4.4大口裤:东汉末年,一种新型裤子款式流行,这种裤子以宽敞为主,尤其两只裤管,大多制作得特别肥大,因形得名“大口裤”。与大口裤相配的上衣,则比较紧身,叫“褶”。褶与大口裤穿在一起,叫“裤褶”。二冠巾种类1幅巾:是指一种方形巾帕。一般被裁成三尺见方的一块,用于裹头,所以又称头巾。秦汉男子的首服,与古制有明显不同。古代男子多不裹头,单用冠帽约发。至秦朝,将幅巾颁赐武将,与冠帽同用,但只限于军旅,不曾施于民间。后,幅巾一度成为庶民首服。《释名·释衣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东汉末年,幅巾成为一种时髦装束,连身居要职的官吏也喜欢用此约发。《傅子》:“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2帻:也是一种包髻之巾。开始也是为庶民所用,后为身份显贵者用,一般用法是先戴巾帻,后加冠饰。职官平时燕居,可单独戴帻。帻分为“介帻”和“平巾帻”。“介帻”是巾顶端隆起,造型似夹角的屋顶。“平巾帻”是指顶部平坦的巾帻。按照规定,文官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必须衬平巾帻。《东汉会要》:“帻者,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