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初步-9-20190524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PPT文档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邻里单位1.1概念美国城市规划与社会学家克莱伦斯·阿图·佩里(ClarenceArthurPerry,1872~1944)根据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设想,提出“邻里单元”概念,即一个完整小型居住区规划模式,1929年。20世纪新城规划的一个支柱性理论。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1概念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社区人口五、六千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包括它们的环境,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他同时认为,在当时快速汽车交通的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是街道的安全,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和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地安排在居住区之外。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1概念最早实施的是二战后伦敦外围的卫星城。著名的哈罗(Harlow)新城由4个居住区组成,每个居住区划分为2~4个邻里单位,全城共13个邻里单位。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建的哥伦比亚新城也是遵循这些规划原则,各个社区下分成若干邻里。巴黎周围的5个新城都吸收了邻里单位的基本原则。20世纪50年代,上海的曹杨新村等居住区规划中也曾借鉴了邻里单位的经验。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1概念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2原则1.规模(Size)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谋所决定。2.边界(boundaries)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3.开放空间(openspace)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2六原则4.机构用地(institution)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5.地方商业(localshops)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6.内部道路系统(internalstreetsystem)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3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城雷德朋(Radburn)雷德朋(1928年)设计继承了田园城市的传统并运用了近郊居住区规划的技术手段,它的最大的改进和发展在于面对并适应了当时已经开始大量发展的汽车交通针对1920年代不断上升的汽车拥有量和行人/汽车交通事故数量,提出了“大街坊”的概念。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3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城雷德朋(Radburn)以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划定生活居住区的范围——12公顷~20公顷,形成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宽敞的和拥有较多花园用地的居住环境。由若干栋住宅围成一个花园,住宅面对着这个花园和步行道,背对着尽端式的汽车路,这些汽车道连接着居住区外的交通性干道。在每一个大街坊中都有一个小学校和游戏场地。每个大街坊中,道路为“尽端式”,交通实行步行与车行在水平或立体上完全分离的模式。完整的步行系统,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这种人行交通与汽车交通完全分离的做法,通常被称作“雷德朋原则”。——《人车分流理论》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邻里单位1.4居住小区来自前苏联基本原理和设计来源于邻里单位思想一般而言,居住小区的规模要大于邻里单位组织更强调向心性,主要的公共设施倾向于布置在居住小区的中心部分若干个居住小区构成居住区,城市就是由若干个居住区组成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1981年开始建设的位于佛罗里达州的Seaside主要设计者: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Duany)伊丽莎白·普拉特(ElizabethPlater—Zyberk)共享的滨海资源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1991年秋天,美国记者费尔·朗顿(London)在《时代》(Time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人的梦想》(TheAmericanDream)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三大观点:1、当今的社会是人的社会还是汽车的社会;2、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城市3、我们是否遗弃了我们居住地的传统民间团体委员会组成了名为“新城市者”的小组,开始对朗顿的观点予以实证出现了覆盖全国的新城市主义思潮2.新城市主义二战后,美国城市中心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城市病”。在私人小汽车急剧增加的带动下,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迁徙。美国郊区化带来了相应问题1、城市中心衰退2、传统的郊区生活模式存在的问题1)过于依赖汽车2)缺少邻里观念3)通勤距离过长3、郊区蔓延城市中心化(Urbanism)城市郊区化(Suburbanism)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1993年10月,美国6位建筑师在佛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召开了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theCongressfortheNewUrbanism)新城市主义宪章(三层规模)与会代表:170多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发商标志着新城市主义思想经过多年孵化终于破壳而出,新城市主义组织的集结成型以及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来临数据比较,新都市主义的商业价值(seaside):土地价值平均每年增值41%,相当于70700美元房屋销售平均每年增值19%,相当于150000美元其中由于规划带来的收益增值:土地每年增值37400美元,房屋每年增值116500美元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什么是新城市主义1、新城市主义并不“新”如:混合利用、步行尺度、公共空间、密集社区2、新城市主义的“新”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主张的核心思想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审视和解决问题2、强调多样化原则3、社区设计除供汽车使用外,要考虑人行步道与大众运输工具的使用3、公共价值重于私有价值4、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现代主义的现行政策法规和规划条例奉行功能分离、汽车占主导、忽视公共领域、漠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针对2.新城市主义三个层次大尺度——区域的发展中尺度——邻里、社区、交通走廊小尺度——街区、街道、建筑两种模式“传统邻里开发”模式(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简称TND模式)提出者: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Duany)和伊丽莎白·普拉特(ElizabethPlater-Zyberk)(DPZ)“交通导向开发”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简称TOD模式)提出者:彼得·卡尔索普(PeterCalthorpe)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在不同层面阐述新城市主义的思想2.新城市主义两种模式(在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实践中,两者是嵌套在一起运作的)TOD——偏重于整个大都市区域层面,强调邻里与轨道交通融合的区域发展(注重公交系统)PedestrianPocketsTND——偏重于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同时强调历史感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TND模式(社区邻里层面的规划设计)1、社区的基本单元是邻里(邻里间以绿化分隔,邻里之间利用公交组织)2、五分钟的步行邻里规模3、精密交通网络1)邻里交通要注重步行交通2)路网4、优先考虑公共空间5、多功能复合6、足够的建筑密度1)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相对降低市政开发成本2)增强社区活力7、尊重传统的建筑风格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TOD模式的PedestrianPockets模式1、不同邻里间(区域内)利用公交系统2、每个邻里间可以方便步行,使用自行车、滑板作为日常交通工具3、到公交站点5分钟步行2.新城市主义第一层面:区域新城市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规划,因为他们认识到许多与城市规划相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的策略才能有效解决借鉴与启发:1、路网设计:当住区规模较大时,承载着城市层级的疏散1)对城市:城市路网过疏,易造成交通拥挤、堵塞2)对住区:小区公交出行不便小区内穿梭巴士运营成本高2、公建配套1)要从区域的整体配建,以免重复投资造成浪费(政府宏观规划;开发商发挥积极性)2)公建设施要与公共交通相连,提高可达性,利于共享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1、邻里适宜的规模和突出的中心TND——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1/4英里(约400米)TOD——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600米步行距离“规模”、“中心”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1、邻里适宜的规模和突出的中心借鉴与启发:1)北美千篇一律的郊区蔓延——单调、迷失方向新城市主义注重形成具有城市文脉特征的小城和具有明确的邻里中心的居住环境——利于形成认同感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1、邻里适宜的规模和突出的中心借鉴与启发:2)邻里规模(距离半径)是以步行舒适度来衡量,经过统计,舒适步行距离大约为500米,但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字A、不同目的地人们对它的心理感受距离不同B、不同的处理形式(路途中),距离在人们心理上的感知度不同(如:遮阳措施;路面材质;途中景色)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1、邻里适宜的规模和突出的中心借鉴与启发:3)邻里中的居住密度居住密度随着接近社区邻里中心而增加4)对中心的需求和依赖性不同如:有车族对公交站的依赖程度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私宅平分土地资源——紧凑住宅布局,创造出公共空间基地内景观资源(小河)从少数人占有——公共空间的景观组成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2、邻里中优先考虑公共空间1)公众利益大于私人利益A、紧凑私宅用地,创造公共空间B、景观资源共享,提升住区的整体品质2)注重公共空间的创造A、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做为公共空间可利用的资源B、公共建筑占据重要的位置C、街道是重要的公共空间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2、邻里中优先考虑公共空间1)公众利益大于私人利益A、紧凑私宅用地,创造公共空间B、景观资源共享,提升住区的整体品质2)注重公共空间的创造A、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做为公共空间可利用的资源B、公共建筑占据重要的位置C、街道是重要的公共空间邻里设计第九讲邻里单位和新城市主义城市规划初步2.新城市主义第二层面:邻里、街区、廊道3、混合利用、多样化新城市主义者认为:城市的特色来自对环境的混合使用,使居住、办公、商业活动集中融入邻里和地区的生活中。针对雅典宪章的主张:交通、居住、工作、休憩四个功能区分割、相对独立1)不同年龄的居民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构成老人和儿童的存在为社区注入活力混合型居住人口能够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从而有助于街区商业走向繁荣2)不同的住宅类型:公寓、独户住宅、联排住宅等住宅在户型、面积和价格方面具有多样性是社区混合的前提不同的居住建筑根据需要位于邻里中不同的位置,同时考虑绿化空间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