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运作与管理课程论文ERP(企业资源计划)——发展历程及运用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生产运作与管理2ERP(企业资源计划)——发展历程及运用摘要: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成为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但随着企业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方式发展,它们已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而ERP则能很好的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企业多角化经营的需要。然而计划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决策者将通过对计划的制定、执行、检查、调整,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有效地协调企业内外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Enterpriseresourseplan)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制造系统普遍采用的管理系统,它产生的历史悠久,从MRP直到现代的ERP。它经过了定货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闭环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计划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ERP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就是讲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分析MRP(物料需求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和ERP(企业资源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就ERP的运用进行了案例分析,再浅谈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ERP系统;MRPⅡ系统;MRP系统;发展3一.ERP(企业为资源计划)的基本原理ERP是由美国CarterGroupTn.咨询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总结MRPⅡ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它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一。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面向全球市场,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自己的业务,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当然ERP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它又有了自己更深的含义。达文波特在其著作中,将ERP称之为企业系统,并给出其定义:“我们将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系统,也就是著名的ERP系统,它们是一些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支持企业(或者非盈利组织、大学、政府机关)众多的,甚至是绝大部分的信息需求。ERP的称谓反应了这些系统的来源,它们是在MRP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而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包括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ERP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系统,它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征:首先,ERP是一种集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一体的企业信息系统,能够全面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业务流程操作,并及时向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其次,ERP系统是一种功能非常全面、强大的软件包解决方案,通过共享的信息和数据流整合企业的流程。它试图将企业内所以部门整合在一个单一的计算机系统中,并满足各部门的特定需求。二.ERP的形成过程ERP是管理信息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ERP的发展经历了订货点法、MRP、MRPⅡ和ERP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呈现了一个向上的发展趋势,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深化和发展。ERP汇总了MRP和MRPⅡ的优点,又结合了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从而发展为功能更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通过网络信息面向供需链的管理信息集成。MRP主要面对的是制造业的“供产销”信息集成管理(一)订货点法4订货点法是最初始的生产管理方法。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一种以统计方式来控制库存,即当实际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或不低于安全库存时,按规定的订货数量提出订货的一种库存控制法。(二)MRP(物料需求计划)在传统的基础上引用了时间分段和反映分层式产品结构的物料清单(BOM,BillofMaterial),较好地解决了库存管理和生产控制中的难题,即按时按量得到所需要的物料,以免造成库存的挤压。同时还扩展了综合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及执行反馈等功能,形成了一个集计划、执行、反馈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它能让生产中的人力、设备和材料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和控制,使生产管理的应变能力大大增加。(三)MRPⅡ系统MRPⅡ是一个制造业所公认的管理标准系统,由闭环MRP加上财务等功能所组成的,在软件中增加了生产能力计划、生产活动控制、采购和物料计划。它是通过客户的询价和报价,从客户订单需求和预测数据录入生产主生产计划起始,经过物料清单的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并考虑已有存量生产净需求,再与能力资源协调匹配,产生采购与制造订单,进行作业和采购活动的收料与发料、成本控制,直至完成客户订单的产品需求交付、发生的财务账务处理为止的全过程业务管理。(四)ERP(企业资源计划)如前所述,ERP是MRP和MRPⅡ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它的功能更加强大,适应性更强,应用更广泛。它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实现了面向供需链的动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制造活动及其供应商的制造资源集成在一起,强调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同时增加了质量控制、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功能。它不仅支持各种离散型制造环境,而且支持流程性制造环境,支持多种典型生产方式混合的制造环境,具有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提供多种模拟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三.ERP的实施在引入ERP系统的过程中,实施是一个极其关键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实施的成败最终决定着ERP效益的充分发挥。经调查数据可得,在所有的ERP系统应用中,存在三种情况:按期按预算成功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到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占30%到40%;而失败的却占50%。并且在实施成功的10%到20%中大多为5外资企业。如此令人沮丧的事实无疑向人们表明:ERP实施情况已经成为制约ERP效益发挥的一大瓶颈。因此,企业的ERP项目只有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够成功实现企业的应用目标。(一)实施的条件对于制造业而言,对ERP的实施是由相关条件的,如相关需求的物料和生产管理、生产计划必须可行、产品结构表完善、库存记录完整准确和连贯、批量与提前期建立、物料先入库后出库、组建发料是独立的、装配件备料齐全、零件加工具有独立性。对于具备以上各方面条件的工厂,可以进行ERP软件的应用,将得到较好的效益,达到企业的应用目标。(二)实施步骤-6至-3个月018个月ERP实施进程图(三)实施的三个关键因素领导层培训、ERP原理培训、软件产品培训、硬件系统员培训、程序员培训、扩大培训等企业诊断需求分析软件选型项目组织数据准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原型测试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准则规程验收切换运行业绩评价方案改进前期工作实施准备切换运行6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技术是系统实施的最基本的支撑,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有准确完备的数据来驱动。而人的因素在整个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企业的各级人员必须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参与,以致ERP系统获得成功。(四)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ERP不是一个模仿手工的信息系统,也不是一个松散的信息系统,更不是一个专用的系统,而是一个充满变革意识的全新的信息系统。在处理各种信息的同时不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思路,必须运用MRP的思路,对其进行改进;ERP系统本身是一种人机系统,仅仅有计算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的参与、人的支持,人鱼计算机的交互才能真正实现ERP的功能;企业在实施ERP前,还必须成立一个组织,由高层决策者直接指挥、各个管理部门核心人物参加,以便不断推进ERP的实施工作。四.运用ERP进行案例分析——国美ERP随着制造业在零售产业链上的延伸,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投入,产业资源浪费,商品销售成本增加,以致竞争力的降低。国美基于对经济形势和行业的深刻判断,启动了以消费为导向、以供需链全面整合为核心的新型商业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升级。在2011年12月1日召开了领航者ERP信息系统实施成功发布大会。国美对整个项目投入无限的心血和创造力,填补了家电零售业信息系统标准空白,率先开启了家电供需链共赢时代,首创了供需链协同管理模式与供应商和谐共赢,以及专注消费需求,全力保障消费利益最大化。首先,从范围上看,国美ERP系统是国内覆盖流程最全面的信息化系统,因此在经营精细化方面真正实现了核算到门店、管理到单品、绩效到个人、门店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全方位。其次,新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体验。新系统中的CRM模块,可以更好地把握、分析消费需求,借助分析结果,国美进行了优化改善。这将大幅度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国美的忠诚度,这对国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帮助。此外,新系统的成功上线还使国美实现了“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四流合一,不仅如此,国美的信息化平台还将对供应商开发,从而实现供需的无缝对接,最大化地优化资源,降低整条产业链的成本,最终消费者和全球供应商都将从中收益。7国美电器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并对引入的ERP系统合理管理,在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品牌价值上一直不断上升。相信全新的ERP系统会将国美引入一个发展更快速、管理水平更高的轨道。五.ERP的发展趋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的资源,那么怎样合理的利用好这些资源呢?ERP系统将更好为企业打理好整个流程,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环境下进行数据管理。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未来的ERP将是一个全新地、集管理、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供应链系统。它将运用更先进的计算技术,将管理范围扩大,同时更加支持与扩展企业的流程重组。8参考文献[1]张群,等.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李怀足.生产计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贾全庆,张黎.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0[5]潘尔顺.生产计划与控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