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电子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答: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3、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答: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双重任务:为实践作指导,促进理论的发展,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5、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答: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可以帮助教师认识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认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有的放矢地实行因材施教。)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帮助中学教师认识自己,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是自己尽快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6、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答: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A: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B: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D: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心的教学结构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师德的核心是师爱)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育能力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7、教学模式的定义答: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成。现代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媒体。8、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9、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10、教学风格的形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答:一、模仿阶段;二、探索阶段;三、创造性阶段;四、独特风格阶段。11、什么是观察答: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12、什么是观察力答:观察力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13、观察的品质(观察的性质)答: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14、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答: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15、什么是记忆答: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认识,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记忆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心理活动过程。16.记忆的种类答: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情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成表象记忆。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是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鱼词逻辑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7、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答: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18、什么是思维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19、思维的特点答:1、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2、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表明了思维的间接性。20、思维的种类答: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指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结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逻辑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21、思维的品质(特点)答: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4、思维的敏捷性;5、思维的独创性。22、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答: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3、对问题的思维有质的飞跃;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23、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想象答: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是对痛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4、想象的种类答:无意想象,有意想象25、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答: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26、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答: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合适或满足的需要而产生,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行为反应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27、人的感情复杂,具有那两极性答:情感的肯定及否定、紧张和轻松、积极或消极、激动和平静。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28、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答:1、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2、情感两极性明显;3、情感不断深刻;4、情感逐渐稳定(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5、情绪的外露和表达趋于理性化29、中学生早恋的原因答: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3、性教育的忽视;4、学生的个人原因(态度不端正,别人的青睐,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爱的不理解)30、中学生早点的特点答:1、普遍、低龄化;2、大胆;3、成人化;4、舆论宽容;5、行为隐蔽,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8、自我显示。31、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答:1、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3、较强性教育。32、什么是意志答: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3、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答: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2、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3、喜欢模仿,善于模仿;4、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5、意志品质近一步发展(自觉性有所提高,坚持性有了发展,果敢性有所发展,自制力,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力逐渐增强)34、怎样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答: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居遵守纪律的习惯;5、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35、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答:1、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导的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配用广泛的兴趣爱好;3、要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4、应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35、什么是个性答: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的心理结构。36、中学生个性的发展特点答: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5、个性的完整性;6、个性的积极性37、个性结构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答: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它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行和行动的总动力和总动机)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的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38、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答:一、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1、自我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与父母关系的变化(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消弱)与教师关系的变化(不盲目接受任何以为教师);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39、中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外显反抗行为答: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后者拒绝盲目接受40、初中生内隐反抗的具体表现答: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41、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答: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自我概念相对稳定;3、自我评价深化42、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答: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的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43、什么是自我形象答: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44、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答:1、生理因素;2、知识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45、什么是自我意识答: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意志等心里活动的认识三个层次46、自我意识的结构答: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知,即自我认识;情,即自我体验;意,即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47、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答: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属性);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意识能动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48、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答: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特点1、成人感;自我评价能力2、(初中生在评价别人时已能一分为二地指出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能注意到较全面地进行评价);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识品质的培养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1、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同步,具有异时性和不平衡性);2、动荡性(高中生的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3、自主性(高中生常常表现出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前瞻性;5、闭锁性;6、社会性49、什么的价值观答: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有的内容尺度(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