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生物教学论-期末总结》(刘恩山版)绪论1.要胜任当代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工作,一个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答:(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2.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3.课程改革的焦点聚集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4.“面向全体学生”带来的变化是课程内容加大了灵活性和选择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学到更适合他们的需求和条件的内容5.“倡导探究性学习”则大大增加了课程中对于过程技能的要求和探究活动(或解决问题)的内容,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章1.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答:性质:学科课程;科学课程;技术课程。地位:必修课程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答:(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确定进一步学习的专业方向提供帮助;3.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应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则是具体规定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评价及编写教材等方面的建议。它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5.标准和大纲的异同是什么?标准和大纲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也就是常说的“4个依据”的作用。课程标准有一些与大纲不同的特点:(1)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2)生物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而生物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3)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4)生物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见的行为(5)生物课程标准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6.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答:(一)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2)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7.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密切与生产实际相联系。8.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学策略、教材、实施及评估等重大环节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一门课程总体水平的标志之一。课程目标要告诉生物教师为什么要教。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学到什么。课程目标为课程人员、教材编写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也是生物教师备课、上课、分析课的出发点和依据9.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答:(1)基础教育阶段的每一门课程都要为实现国家教育目的、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服务(2)本学科的特点反映了课程设计人员对于生物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10.布鲁姆的分类方法,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三个领域。第二章1.科学的特征是什么?答:(1)定量化(2)观察与实验(3)人们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对预期的要求(4)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5)科学过程2.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答:自然科学主要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3)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4)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3、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①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②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4、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5.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章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较持久的改变的过程。2.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allearningtheory):把学习看作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学习者外显行为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学习者对原本不反应的刺激而表现出反应,即表示产生了学习。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奖励和处罚。3.行为学习理论中对教育影响最大的有三种(1)巴甫洛夫—华生为代表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特征①强调学习过程②强调直觉思维③强调内在动机④强调信息提取。5.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坚持用实验的方法对学习行为进行客观的研究,重视学习的外部条件,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他们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规律、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为学习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推动了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其功绩和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足之处是在研究中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只是强调行为;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把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人的学习的社会性,忽视人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7.建构主义(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容器,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强调学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冲突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8.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2)角色的调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4)鼓励学习者反省和思考(5)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9.概念转变理论鄱斯纳等曾于1992年对此理论。首先,他们把将要发生转变的概念本身也看成是概念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体现某个具体概念与个体的经验背景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强调概念生态本身不是静止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概念的改变也会对基本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他们又把动机因素放到了概念生态中,包括学习动机、对某学科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等。第四章1.导入技能的目的:(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2)引起对所学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3)明确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2.导入技能的类型(1)直接导入(2)经验导入(3)旧知识导入(4)实验导入(5)直观导入(6)设疑导入(7)事例导入(8)悬念导入(9)故事导入3.应用原则与要点:(1)导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2)导人要具有关联性(3)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4.语言技能的目的(1)教学语言技能要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2)教学语言技能要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3)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5.语言技能应用原则与要点(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3)简明性、启发性原则6.什么是提问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7.提问类型(1)回忆提问(2)理解提问(3)运用提问(4)分析提问(5)综合提问(6)评价提问8.提问原则(1)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在于内容要集中。(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的语言提问。(4)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可能的回答及处理方法(5)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的时机。(6)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不用强制回答的态度提问。(7)提问后不要随意的解释和重复,有时用词稍微不同,问题的意思会发生微妙的变化。(8)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对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时,教师不要轻易代替学生回答。应从不同的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要考虑它在教学中作用与意义9.什么是讲解技能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讲解的实质是通过语言对知识的剖析和提示,剖析其组成要素和过程程序,提示其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握其内在规律。语言技能是讲解的一个条件,但不是讲解,讲解技能在于组织结构和表达程序。讲解有两个特点:①在主客体信息传输中,语言是唯一的媒体;②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10.讲解技能的类型(1)解释式(2)描述式(3)原理中心式(4)问题中心式11.应用原则与要点(一)原则(1)目标要具体、明确。(2)准备要充分,认真分析讲解的内容,明确重点和关键,搞清问题的结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的内在联系。(3)证据和例证要充分、具体、贴切。(4)讲解的过程、结构要组织合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5)增强针对性,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背景、学习的知识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