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作者及工作单位刘高堂兰州市第十二中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与探究”是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进行知识的内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验介绍两类塑料,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总之本节课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与探究”)、动脑(通过阅读教材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观察进行知识的建构获得新知识。教材分析本课题与前二课题的内容联系不大,但学习方法类同,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也应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填写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的方法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组成元素有什么不同,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字比较引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验介绍塑料的分类,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这一关系,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学情分析本课的大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连,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应比较容易,因此要在学习的细节上下功夫,使所学知道得到当堂消化和拓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知道塑料的种类、各自的特点与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塑料的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认识有机合成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具准备1.演示实验2.本课时课件(一起上传)教学流程示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导入新课〈指导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7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认真填写表格中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出讨论(1)的结论:这些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讨论(2)的结论: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该“活动与探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首先让学生填写表格,然后比较、讨论,自主归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过渡指导阅读演示实验讨论交流练习巩固拓展作业自主探究导入新课阅读讨论归纳小结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P98,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仔细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2.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3.由于有机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不同,所以形成了数目庞大的有机物,并且有机物结构不同,性质也就不同。肯定和鼓励学生,这部分内容没有太大难度,可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自然过渡指导阅读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8,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举例说明什么是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仔细阅读教材P98的文字材料,塑料制品应用范围比例图,分子模型图等,根据问题思考并踊跃发言。通过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自然地从第一部分过渡到第二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图、理解图的能力。演示实验讨论交流〈演示〉演示实验12-1,边做边讲解注意点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回答: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指导讨论〉1.指导讨论教材P101的“讨论”栏目。2.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投影〉实物投影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讨论各标记的含义,特别是纤维的种类,引导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性能?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认真聆听注意点,观察实验步骤和现象,并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图思考回答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和刚学的书本知识,进行讨论并回答“讨论”题;由教材上的插图或课前收集的各种塑料制品,分别说明它们的用途。观看投影,根据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讨论并回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念。塑料、纤维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让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刚学的书本知识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练习巩固出示练习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拓展作业1.横向和纵向扯塑料纸,为什么其中有一个方向感到费劲?2.“白色污染就是白色塑料造成的污染”这种说法对吗?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针对白色污染,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附:课后练习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高锰酸钾B.酒精C.蔗糖D.C2H4E.C6H6Cl6F.NaHCO3G.苏打H.淀粉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B.甲烷C.葡萄糖D.乙醇3.下列物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A.塑料凉鞋B.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C.保鲜袋D.电视机外壳4.聚乙烯(PE)塑料是可以用来包食品的,我们日常用的保鲜袋是聚乙烯做的,但是聚氯乙烯(PVC)不行,因为聚氯乙烯有毒,如何区别它们?PVC燃烧有刺激性酸味,其实就是产生了HCl,离火熄灭,火焰是上黄下绿有烟;PE燃烧有石蜡味,离火继续燃烧,并且有滴落。看外观的话,PVC比PE要硬。补充材料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有机物1.无机物2.CO、CO2、CaCO3等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是无机物。二、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2.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热塑性(链状结构)3.热固性(网状机构)教学反思这节课看似内容简单,可包含了知识,技能,思想教育的多方面内容,处理教材的难度比较大,但我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对教材做了合理的划分,本课按两课时处理,把简单的说教改成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为主,适当增加和生活的联系。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了课堂的直观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教材挖掘上,深入细致,能够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化合物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电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绝缘性,耐热、耐腐蚀,因此常用于制造电器材料,如开关、灯头、耳机、电话机壳、仪表壳等,“电木”由此而得名。酚醛树脂的缺点是机械性能较差,也不耐油和化学腐蚀。纯净的脲醛树脂是无色透明的,加入二氧化钛或其他颜料,便可变成乳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脲醛塑料像美玉一样绚丽多彩,又因其绝缘性能好,可用做电器材料,故得名“电玉”。常用来生产各种生活用品,如纽扣、瓶盖、门拉手、琴键、电话机、钟表的外壳、灯罩等。关于如何鉴别塑料袋是否具有毒性第一、触摸法:用手摸起来有润滑感,表面像涂了一层蜡(化学上称为蜡感),这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而聚氯乙烯薄膜摸起来有些发粘。第二、抖动法:用手抖动声音发脆,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用手抖动声音低沉的则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袋。第三、燃烧法:遇火即燃,火焰呈黄色,燃烧时有石蜡状油滴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若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灭,火焰呈绿色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袋。第四、浸水法:将塑料袋浸入水中,用手将其按压入水后能浮出水面的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沉入水底的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袋。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