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一、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1.90年代至今的中国GDP(单位:万亿元)年份GDP年份GDP年份GDP19901.8719988.30200621.5919912.1819998.84200726.6419922.6920009.80200831.6019933.52200110.80200934.0319944.81200211.90201039.9719955.98200313.49201146.8519967.01200415.94201251.9319977.80200518.3623年增长27.7倍2.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率年份GDP增长率年份GDP增长率年份GDP增长率19903.8419987.83200612.6819919.1819997.62200714.16199214.2420008.4320089.63199313.9620018.3020099.21199413.0820029.08201010.45199510.92200310.0320119.3199610.01200410.0920127.819979.30200511.314.90年代至今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年份CPI年份CPI年份CPI1990103.1199899.22006101.51991103.4199998.62007104.81992106.42000100.42008105.91993114.72001100.7200999.31994124.1200299.22010103.31995117.12003101.22011105.41996108.32004103.92012102.61997102.82005101.83.90年代至今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年份失业率年份失业率年份失业率19902.519983.120064.119912.319993.120074.019922.320003.120084.219932.620013.6200914.219942.820024.020104.119952.920034.320114.119963.020044.220124.119973.120054.21990至今中国经济形势数据说明1992-1994年经济发展速度飞快,通货膨胀率很高。1998-1999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通货紧缩现象出现。2004年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提高。2007年通货膨胀率继续上扬,经济发展速度也加快。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通货紧缩现象出现,失业率大幅提高。2011年经济发展速度继续减缓,通货膨胀率提高。二、中国90年代至今宏观经济政策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94-1997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积极稳健2004-2007稳健稳健2008稳健从紧2009-2010积极适度宽松2011-2012积极稳健1.1994-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相关措施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效果分析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通货膨胀率降低;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由于此次调整力度实施扩大,虽抑制了通货膨胀,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有一次调整。2.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国内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1994-1997年政策调整力度过大,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相关措施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发行国债;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投资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扩大转移支付;实施财政赤字政策。效果分析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国债发行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效果会打折扣,但是中国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防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但在具体操作中,货币政策偏松。1996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利率的下降,说明货币供应量是增加的。3.2004-2007年双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04年年初,承接上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同时信贷规模增长偏快,消费价格指数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造成通胀的原因是投资的过度膨胀。各级领导班子换届,开始了新一轮“政绩工程”的基建投资热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鼓励投资为主要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通货紧缩的态势也在逐渐淡去,宏观财政政策也应相应进行调整。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健”模式。2005年近一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相关措施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减少;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实现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资金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效果分析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4.2008年稳健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低价收购,次贷危机持续加剧首次震动华尔街。7月,美联储和财政部宣布救助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国国会批准3000亿美元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其股票。9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国际金融危机达到白热化阶段,并席卷卷全球许多企业纷纷宣布破产,我国也不例外。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相关措施2008年开始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相关措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于2008年下半年将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提高出口退税率;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加大三农投入。5.2009-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年发生逆转。财政政策无疑是短期内防止经济深度下滑最有效的工具,但是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和本轮经济周期自身特征,政策着力点与1998年应有所不同。故国家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关措施加大三农投资;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农村公路管护纳入财政支持;积极促进再就业;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金。6.2011-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是经济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动荡的国际经济影响下,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大困难,好在我国克服这些困难,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不过,增速的确是在下降。盘点这一年的财经大事,似乎都与一个字有关,那就是——降,比如降价、降速、降温等。如:一直上涨的物价出现下降的趋势;史上最高的存准率开始下调;温州老板“跑路”,民间借贷降温;“7.21”特大交通事故引发高铁降速;最严厉的调控房价下跌拐点出现;央企反垄断第一案带来百姓上网费用的下降;信用债风险暴露,证券罕见暴跌;A股持续低迷,基金全面亏损等。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