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年)目录序言……………………………………………………5一、发展基础…………………………………………7(一)发展现状…………………………………7(二)发展优势…………………………………13(三)发展机遇…………………………………14(四)面临挑战…………………………………16二、总体要求…………………………………………17(一)指导思想…………………………………17(二)总体目标…………………………………19三、工业布局…………………………………………23(一)一个核心引擎……………………………24(二)两条工业经济带…………………………24(三)四大产业集群……………………………25(四)四大重点产业……………………………26四、实施工业发展突破十一大专项…………………28(一)铅锌产业发展专项………………………28(二)黄金产业发展专项………………………30(三)白酒酿造业发展专项……………………33(四)中医药制造产业发展专项………………35(五)油橄榄产业发展专项……………………38(六)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41(七)石材产业发展专项………………………43(八)中小企业培育专项………………………45(九)循环经济发展专项………………………46(十)工业园区建设专项………………………49(十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51五、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54(一)建立工业投入增长机制…………………54(二)完善工业发展金融政策…………………54(三)出台工业科技人才政策…………………55(四)健全工业建设用地政策…………………55(五)创新工业招商引资政策…………………55(六)实施工业进步奖励政策…………………56(七)落实中小企业培育政策…………………56(八)实行名牌产品培育政策…………………56(九)推进工业信息化提升政策………………57(十)制定绿色发展引导政策…………………57六、组织实施…………………………………………59(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59(二)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59(三)夯实工业经济基础性工作………………59序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商贸、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的快慢和成败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突出。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近年来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科学拟定发展思路,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大力深化战略合作,全面加快工业发展,全市工业经济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谋求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三次党代会将工业发展与交通建设、城镇建设并列为全市工作的三大突破点,明确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工业发展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打造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陇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陇南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期、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期。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充分认识工业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增加财税收入、增强经济实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资源比较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的现实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科学规划,加大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陇南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为了深入贯彻实施“3341”项目工程,根据《甘肃省政府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111号)、《甘肃省工信委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甘工信发〔2012〕895号)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20年。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工业实力大幅增长。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工业经济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速加速增长,总量得到有效扩充。“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3亿元,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47个,完成投资31.1亿元,甘肃大冶地质矿业公司日采选黄金矿石1500吨、文县万利铁合金公司临江20万千伏安铁合金生产基地、西和中宝矿业后川坝日采选黄金矿石450吨、甘肃金润玉石业公司年产大理石材200万平方米、甘肃洛坝有色金属集团100万吨扩能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的工业投资带动工业总量迅速扩大,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9.36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47%,年均增长21%,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21.8%,工业税收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35.1%,为全市保增长、保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图12008—2012年陇南市生产总值情况图22008—2012年陇南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情况表12012年甘肃省各市州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指标名称生产总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兰州市1564.411562.42136.07酒泉市574.572258.70345.05庆阳市530.293301.28256.83白银市434.364212.59548.94天水市413.905115.80828.09武威市341.556109.07931.98平凉市325.367125.40738.56张掖市291.89875.521025.910嘉峪关市269.109213.30479.31金昌市244.8710162.93666.52陇南市226.01149.361121.812定西市224.121238.581217.214临夏州151.891332.451321.413甘南州96.741423.541424.311——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坚持结构调整和总量扩张同步推进,不断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产业为主导,以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为支撑,富有特色的工业产业格局。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有序实施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嫁接兼并工作,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扶持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白酒、黄金、油橄榄等产业在省内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产业有色冶金新型建材食品饮料加工制造清洁能源中医药制造其它产值(亿元)55.2512.712.16.035.85.5图32012年陇南市产业产值结构图——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骨干企业持续壮大,成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到2012年,建成大小工业企业1000多户,吸纳社会就业50000余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18户,5亿元以上的3户;资产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25户,5亿元以上的7户,10亿元以上的4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25户,5000万元以上的6户,1亿元以上的1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75户。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康县阳坝铜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成功上市,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宝徽实业集团2户企业跻身甘肃省工业百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建设大园区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布局,全面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工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西成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吸引了大批企业入园;徽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突破,规划批复、土地征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其它县区相继设立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基建等工作稳步进行。到2012年,全市入园企业107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灾后重建全面完成,交通、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长期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生产性服务业方兴未艾,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工业发展的融资、商贸、信息、物流、中介等专业化社会化机构蓬勃发展,工业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表2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现状序号工业园区(集中区)名称级别面积(公顷)企业户数发展程度1西成经济开发区省级635.598发展阶段2徽县工业集中区市级20005全面建设3武都区工业集中区市级572.694起步阶段4礼县工业集中区县级5959起步阶段5康县工业园区县级205.85建设阶段6西和县石堡工业园区县2234起步阶段级7宕昌哈达铺工业(物流)集中区县级376.21起步阶段8文县工业集中区县级133—规划阶段9两当县工业集中区县级69.86—规划阶段——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切实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工业能耗持续下降。“十二五”以来,累计关闭落后产能企业25户,淘汰落后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46.85万吨,其中淘汰水泥31.2万吨,硅铁冶炼2.6万吨,铅锌冶炼13.05万吨。新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1个,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日处理6000吨黄金堆浸尾渣综合回收生产线、徽县昌隆加气混凝土砌块有限公司尾矿废渣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降耗任务,“十二五”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7.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5.6%。陇南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全市11户企业通过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二)发展优势——矿产资源富集。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陇南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已发现和探明金属、非金属矿产34种,其中铅锌矿累计探明总量1200万吨、远景储量2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黄金已探明黄金储量700吨,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锑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三,铜、锰、铁等金属矿均有一定分布。石灰岩、白云岩、重晶石、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十分可观。——经济作物繁多。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种群,其中,有中药材1900多种,经济树种400余种,食用菌及山珍野菜100多种,是全国优质核桃主产区、最大的花椒主产区、油橄榄主产区和全省中药材主产区,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中医药制造产业的良好条件。——劳动力充裕。有常住人口250多万人,适龄劳动人口超过180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万余人,初高中文化程度90余万人。与部分地区企业用工紧张和人力成本上升相比,陇南市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较低的优势比较明显,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生态环境良好。陇南是全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2.5%,水力蕴藏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形成了在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难得的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环境优美的宜居、宜商、宜游生态环境,是环九寨沟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三)发展机遇——宏观环境的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将西部地区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持续优化,陇南处于西部大开发的腹地,机遇效应十分显著。同时,陇南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成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之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启动实施,为陇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也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政策叠加的机遇。国家连续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性文件和规划,省政府、省工信委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