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章死后变化死后变化postmortemchangespostmortemchanges第一节概述一、定义死后变化: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死后变化。尸体现象(postmortemphenomena):这些变化使尸体表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出的与活体不同的征象。死后变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但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加速或减慢,甚至暂时终止其发生和发展。z死后变化是法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具有重要法医学意义。z有的死后变化可破坏或改变生前损伤或病变的形态变化,而有的死后变化可使生前的某些改变明显化。正确认识各种不同的死后变化,并与生前损伤、疾病的病理变化相鉴别。z死后变化是进行死亡时间推断的必要基础和前提。二、死后变化的影响因素(一)外界环境因素1.自然气候在阴晴雨雪等不同天气状况和东西南北等不同地域条件下,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等对死后变化的影响很大。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低温可延缓死后变化的发生和发展;气温高,死后变化发生就早,也发展得快。2.尸体所处的环境地点室内环境对死后变化影响相对较小,但房间门窗打开则室内的温度、空气流通情况等仍有很大的变化。室外的影响则根据具体地点而异。除受一般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可能受到地形、流水、昆虫、动物及陆地和水上交通工具的损伤和破坏。3.尸体上的衣着服饰等衣着服饰有隔热保温作用,会影响死后变化的发展。(二)尸体本身的内在因素z1.年龄、性别、体型婴儿由于其体内水分比例较成人高,故死后变化发展较快;肥胖者较瘦人尸温放散慢;而产妇较一般人死后变化进展快。z2.疾病及死亡原因感染性疾病死后变化发展较快。z(三)人为因素z1.冷藏或冷冻尸体被冷藏后其死后变化的发生、发展慢;被冷冻者则更慢或停止。z2.停尸载体及尸体的体位尸体被停放在不同物体上因散热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别。z3.尸体搬运如搬动尸体时可使胃内容物反流和进入呼吸道。z4.医源性因素濒死期或死亡早期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可造成肋骨或/和胸骨的骨折等人为现象。三、死后变化的分类(一)按死后经过时间z1.早期死后变化(earlypostmortemchanges)z指人死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变化。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尸僵、尸体痉挛、自溶、溶血、自家消化等。z2.晚期死后变化(latepostmortemchanges)z指人死后24小时以后发生的变化。包括尸体腐败的各种征象、霉尸、白骨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古尸、浸软等。z但死后变化从发生、发展到最后消失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早期、晚期死后变化不能截然分开。z(二)按死后变化发生的部位z1.尸表的死后变化z2.内部器官组织的死后变化。z(三)根据尸体是否完整z1.毁坏型死后变化包括尸体腐败的各种征象、霉尸、白骨化及动物和自然因素对尸体的毁坏等。z2.保存型死后变化如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古尸、浸软等。四、死后变化的法医学意义1.确定死亡。2.推测死亡时间。3.推断死亡原因。4.推断死亡性质,如尸体痉挛,尸体是否被移动等。第二节第二节早期死后变化早期死后变化一、超生反应(supravitalreaction)1.定义生物个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能力称为超生反应。人和动物死亡后都有一定的超生反应,但不同的个体之间和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的超生反应持续时间和程度有别。2.常见的超生反应和表现(1)瞳孔反应:人死后约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的药物如阿托品或伊色林有散瞳或缩瞳反应。一般人死后甚至在濒死期瞳孔散大(随后可略为缩小),这并非超生反应,而是因为虹膜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或因眼压降低所致。(2)断头反应:头颅自颈部与躯干分离后约十余分钟内,可观察到眼球、口唇及下颌运动,躯干部痉挛,心肌收缩等。(3)骨骼肌超生反应:人体死后刺激骨骼肌可使其收缩而形成肌隆起。一般在死后两小时内,几乎所有的骨骼肌均可发生。肌肉状态良好时死后6小时还可呈阳性反应。(4)心肌收缩:人死后心肌的兴奋性可保持一定时间。剪开心包后,因受到冷空气或金属器械的刺激,心房肌可出现数秒钟的波纹状或蠕动样收缩,并且左心室肌收缩的时间较长,如有的心脏移植手术切除的心脏在20分钟后仍可见左心室肌不规则地收缩。(5)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人死后的血管平滑肌能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6)肠蠕动:死后数小时仍可见到肠蠕动。有的甚至可因邻近肠段松弛扩张而发生肠套叠现象。(7)发汗反应:死后约30分钟内,汗腺对阿托品及肾上腺素等药物仍可有发汗反应。(8)纤毛运动:死后10小时(有时30小时)内,气管粘膜柱状上皮仍可观察到纤毛运动。(9)精细胞活动;死后30小时(有时70小时,个别报道甚至127小时)内,精囊内的精细胞仍有活动能力。(10)死后细胞分裂:有报道,人死后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强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某些上皮细胞等尚可分裂增生。3.法医学意义(1)认识人死后发生的超生反应,注意与人活着时的正常反应相鉴别。(2)各器官组织的超生反应持续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据此可推测死亡时间。二、肌肉松弛(muscularflaccidity)1.定义人死后肌张力消失,肌肉变软,称为肌肉松弛。肌肉松弛是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它几乎与死亡同时甚至在濒死期已经发生,待尸僵发生后(死后约1~2小时)即自行消失。但也有的肌肉松弛不明显或缺如,例如死后迅即发生尸体痉挛者。2.肌肉松弛的表现尸体发生肌肉松弛后呈弛缓状态。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表情消失、沟纹变浅,肢体变软、关节易屈曲,括约肌松弛使大小便和精液外溢。3.法医学意义发生肌肉松弛的尸体因皮肤和肌肉失去弹性和张力,在受压部位可形成反映接触物体表面形态的特征性压痕,且不易消失而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此可推测死后尸体的停放地点和姿势及有无移尸。三、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transformation)1.定义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因水分迅速蒸发,干燥变硬,而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称局部干燥(localdesiccation)。眼未闭者球结膜外侧和巩膜的暴露部位,由于水分丧失而变薄,使巩膜下面的脉络膜层的色素显现而出现的三角形或椭圆形的干燥斑称为巩膜黑斑(tachenoire)或称Larecher斑。应注意与结膜下出血相鉴别。皮革样化的颜色主要依赖于发生的部位及其程度。时间短,其颜色较浅,如蜡黄色;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如深褐色。温度高,空气干燥、流动快的情况下易形成皮革样化;而温度较低、空气湿度大时则发生较慢。水中尸体不发生皮革样化。2.常见部位(1)口唇、阴囊、大小阴唇等皮肤较薄的部位。(2)皮肤皱褶处,如婴幼儿颈项部的皮肤皱褶处。(3)表皮剥脱区、索沟、烫伤面等损伤处。3.法医学意义(1)口唇的皮革样化易被误认为挫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若口唇周围、口腔、食管及胃粘膜没有改变,不难区分。阴囊的皮革样化也易被误认为挫伤,但因其面积较大、分布均匀、颜色较一致,可资鉴别。区分皮革样化处原先有无挫伤的方法是切开皮肤检查有无皮下出血。(2)皮革样化可保留某些损伤的形态。如机械性窒息死者颈部的绳索花纹,指甲的半月形或类似于半月形的抓痕。(3)皮革样化可使擦伤更明显。有的生前损伤在损伤当时或损伤后短时间内形态变化不易被观察到,若在数小时后发生局部干燥、变硬、颜色加深,则易于检见。(4)有时根据皮革样化的数目、分布及形态特征,有助于推测案件的性质和作案人的意图。如强奸案被害人大腿内侧因抓伤而造成的较特征的皮革样化等。(5)死后不久发生的某些损伤如表皮剥脱等也可发生皮革样斑,但其颜色较浅、没有出血等生活反应,可以鉴别。四、角膜混浊(postmortemturbidityofcornea)1.定义角膜的透明度减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称角膜混浊。角膜混浊的形成及其程度主要与粘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关,过去误认为是局部干燥所致。人死后不久,粘多糖和水的含量几乎未变化时,角膜清晰透明;随后因粘多糖的水合作用受阻,水分增加,角膜开始混浊,并随水分的增多而加重,直至完全不透明。此外,亦与角膜的pH值、离子含量和蛋白质的变化等有关。眼睑遮盖的角膜易出现混浊。角膜周围的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混浊。2.形态学变化混浊的角膜外观呈水肿状、灰白色、明显增厚,表面有小皱褶。镜检可见表面鳞状上皮细胞层厚薄不均,有的脱落。固有膜表层(Bowman膜)结构模糊,胶原纤维肿胀,细胞成分减少,并有空泡形成;最内层(Descement膜)肿胀,内皮脱落。3.法医学意义由于角膜混浊一般是随死后经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故角膜混浊的程度可作为推测死亡时间的参考。死后5~6小时,角膜上可出现白色小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至10~12小时发展成云片状,但尚可透视瞳孔,为轻度混浊;15~24小时呈云雾状、半透明,亦尚可透视瞳孔,为中度混浊;到48小时以后或者更长时间,不能透视瞳孔,为高度混浊。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上述时间规律有一定的变化,甚至是明显的差别。如在寒冷的环境中,或是冷藏条件下,到48小时角膜仍可透明清晰。五、尸冷(algormortis,coolingofthebody)1.定义人死后,因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尸体原有热量不断散发,使尸温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称尸冷。2.影响尸冷的因素由于尸体内的热能要先传到体表,继而经对流、辐射和传导而逐渐散发,故尸温下降的速度受尸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1)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尸体所处的环境如衣着服饰、气温、湿度、通风状况等。浸在冷水中或埋于土内的死者,尸温较陆地上的下降快。尸体衣着多时较衣着少的尸温下降慢;通风条件好、空气干燥,尸温下降快。环境温度是影响尸冷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环境温度高,尸温下降慢。春秋季室温(16~18℃)时,一般经3~4小时,颜面、手掌等裸露部位的温度即可与环境温度一致;约经5~6小时,体表仅胸部有温感;到24小时,尸温与室温相等。中等身材的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时,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尸温下降1℃;此后下降速度减慢,平均每小时下降0.5℃。如气温超过40℃,尸冷不发生;死于冰雪环境中的尸体,约经1小时可完全冷却。(2)尸体本身的因素包括年龄、体形胖瘦和死因等。其中,尤以胖瘦的影响大。肥胖尸体的皮下脂肪厚,尸体热量向体表扩散慢。小儿尸体较成人尸体相对体表面积大、散热快,尸温下降迅速。因消耗性疾病、大失血死亡的尸体,尸温下降快。猝死、败血症、日射病、热射病、机械性窒息、颅脑损伤、破伤风及死前伴有剧烈痉挛的中毒等死者的尸温下降较慢,有的在死后短时间内反而可上升超过37℃,甚至可达45℃。不同部位尸温的下降速度也有很大差别。裸露的颜面和手掌处的温度较有衣着的胸、腹部冷却快。法医学尸检时,通常以测直肠温度(肛温)或肝表面温度代表尸体体内温度,推测死亡时间。口腔或腋下的温度因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而不能作为标准。3.法医学意义尸温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应用方法在第四章内详细叙述。六、尸斑(livormortis)1.定义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痕称为尸斑。2.形成机制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因重力作用顺着血管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的血管网内,并使之扩张,红细胞沉积于最低部位,透过皮肤呈现出紫红色或暗红色的尸斑。z关于尸斑的扩散、浸润和固定的机制,目前还有不同意见。zMueller等指出是血红蛋白向血管壁和周围组织扩散和浸润的结果。zAdamo等认为除血红蛋白的扩散和浸润外,还因血浆逸出血管后血液浓缩,使皮肤显色更清楚。zNoriko等用血红蛋白免疫组化技术染色证明血浆逸出至血管外组织,血管内液体成分减少、血液浓缩呈现出指压不褪色的固定尸斑。3.尸斑的发展尸斑常自死后1~2小时开始,也有的早在死后半小时或迟至6~8小时才开始出现。开始出现的时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