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6、黄河颂一、课标关于本课内容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二、本教材内容分析、解读。《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它的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全篇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句式长度悬殊极大,长短结合,节奏强烈且富于变化。在韵脚上,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词,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总体上,韵律响亮、节奏铿锵,朗诵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正如诗人所言:“我……惯于为朗诵或制曲而锻句在我看来,诗歌的语言,主要地不是诉之于视觉,而是诉之于听觉的。”因而,该课教学无疑需要特别重视朗读。同时,本诗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它在宏大壮阔的画面之中,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所以,教学本课,还要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也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黄河颂》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利用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2、标划并识记文中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特别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所列的)。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气概,感悟诗歌思想内涵预习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黄河的气魄和中华民族的精神。2、抓关键句,品味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和丰富内涵预习方法(1)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介绍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加强对诗歌内容的详细理解。(2)通过“读──诵──悟──品”的四步进行学习。(3)注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在读中了解内容,在读中品味鉴赏,在读中培养感情,品析诗歌的语言预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感知作家作品(一)默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基本内容,用横线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1、解题:从题目来看,本文是一首诗(从内容角度),表达的是对的之情。2、文章分为和两部分。(注意诗歌括号内的提示)3、给加粗的字注音气魄()哺育()山巅()澎湃()劈开()屏障()九曲连环()狂澜()浊流()滋长()4、解释下列词语:屏障:澎湃:狂澜:九曲连环:(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1)、作者:(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简介二、精读课文,体察揣摩诗歌内涵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仔细读这些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2、歌颂黄河的部分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能分为几个层次?3、主体部分中“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4.“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你认为有什么作用?5、歌颂黄河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四、品读诗歌,感悟赏析诗歌语言(一)诗歌的朗诵要点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提示:1,把握好诗词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2、把握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情感,把握好基调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4、调动自己的感情。1、自由朗诵,读出情感。2.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诵读,争取能声情并茂。下面这一小节,在读的时候,应该如何停顿和重读?(用“/”画出节奏,用着重号“.”标出需要重读的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二)自由诵读,品味歌词中的语言。文中有很多的语句富有表现力,感染力。请你选取一两句作简要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和用词精当传神的角度来进行)五、悟读拓展.⑴纵观全文,我们能够感受到本诗歌表达的情感是⑵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3、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挚烈情感,深入理解民族品格教学课时:一课时教与学的过程:一、激情导入,走进黄河颂: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播放音频:《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保卫黄河》。二、感情朗读,吟咏黄河情。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1、教师范读。强调朗读时,要注意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同时要融合国难当头的悲壮情怀;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指导朗读:(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望”应该拖长一点。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另“奔向东南”的“奔”读得快一点,要用力。“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声音也应当随之高亢起来。“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劈成南北两面要用力,干脆。(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3、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4、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朗读来表达意见。5,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三、内容研读探究黄河魂(一)、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二)、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三)、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四)、品赏“颂黄河”部分。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五)、“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六)、1、品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学生谈一谈: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2、选取你喜欢的句子,写几句赏析。3、、小结。(大屏幕显示下列板书)序曲:描绘雄姿和气势主体:歌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尾声:表达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黄河——(象征)——中华民族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复(3)比喻拟人三、学生自由畅谈,说一说在读诗时,你从诗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结合一句诗来想像,也可结合几句诗来谈,还可结合全文来说。《黄河颂》达标检测题(题目设置意图及其针对性:1、2小题针对教学目标一,积累字词;3小题针对诵读;4、5小题考察对诗歌内容形式的理解把握。6小题考查语言品析,并结合了语言的积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D)(1分)A.哺育(Pŭ)澎湃(pài)气魄(Pò)B.山巅(diān)狂澜(1án)屏障(píng)C.浩荡(shāng)浊流(zhuó)滋长(zì)D.赞歌(zàn)发源(yuán)宛转(wán)2.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1分)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B.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幔帐)D.二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D)(1分)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B.我/站在/高山之巅C.掀起/万丈狂澜D.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对诗歌《黄河颂》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1分)A.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