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政治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單元7隋唐五代的政治發展一、隋的興衰1.隋的建立:北周末年,皇帝(靜帝)年幼,以太后父親之尊輔佐朝政,最後篡奪皇位,改國號為,史稱。2.統一:隋文帝開皇九年,隋軍南下,攻滅朝,結束東漢末年以來約三百年的分裂局勢。3.隋文帝整飭吏治、改革政制、輕徭薄賦、崇尚節儉,史稱。營建新都:隋文帝承襲北周,定都,因舊城殘破狹小,在長安東南營建新都,稱為,後來仍稱長安。其方正整齊的格局成為後世都城的典範。廣設:為儲備糧食、賑濟救災,於各要地設置糧倉。(「官倉」儲備糧食,供應官府使用;各州自置「義倉」,由人民捐納糧食,以備災荒之需)開鑿運河:為方便糧食運送到都城,開了一條運河,東與黃河接,稱為。4.隋煬帝隋文帝死後,次子即位,是為。營建新都:煬帝時為進一步控制關東和江南,也在洛陽舊城營建東都。開鑿運河:為遊江南,煬帝另鑿、、;為征伐高麗,再鑿。這些運河形成全國性水運網絡,使江南物資得以便捷運輸京師,成為維繫隋唐帝國的經濟命脈。煬帝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耗用民力甚鉅。三征,更加重人民負擔,導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5.隋亡:太原留守乘機起兵,攻進長安,稱帝自立,國號,是為,隋亡。二、李唐盛世1.唐的建立:隋末,李淵削平群雄,統一天下,定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2.唐太宗即位:高祖次子經奪得皇位,是為唐太宗。對內:他以隋朝速亡為鑑,重用賢臣,更虛心接受魏徵等人的諫言,為後世留下「聖君賢相」的典範,史稱。對外:唐太宗派兵攻滅稱霸塞外的,西北各族君主紛紛歸順,向太宗上的稱號,使唐朝成為當時東亞的國際盟主。2放大鏡:六世紀初,原居於阿爾泰山南麓的突厥族逐漸興起。隋文帝時分裂為二,東突厥在隋北境,西突厥在隋之西北。3.唐高宗:他晚年多病,倚重皇后處理朝政,使她逐漸掌握大權。4.武則天篡唐自立,改國號,成為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鞏固政權,任用酷吏,獎勵告密,嚴厲鎮壓反對勢力。唯才是用,破格拔擢新興文士,促進唐朝社會階層的流動。整體而言,內政與外交皆維持盛況。統治末年,唐室復興,但政局動盪,直到玄宗即位才告穩定。5.唐玄宗:勵精圖治、任用賢能,使唐朝國力再登巔峰,史稱。從到唐玄宗的一百多年間,是唐代的盛世。三、唐國勢中衰1.安史之亂背景:玄宗在位,逐漸安於享樂,因寵愛,將朝政交給其堂兄。楊國忠專擅自為,使朝政日益敗壞。時間:天寶十四年過程A.起兵:(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地節度使)以討伐楊國忠為名,於范陽舉兵叛亂B.先後攻占洛陽、長安,自行稱帝C.玄宗逃至四川,太子北走靈武,即位為肅宗。D.安祿山死後,部將繼續稱亂,史稱。亂平:叛軍內訌,唐將等人用兵得法,終於平定亂事。影響A.歷時八年的動亂,使北方飽受摧殘,人口銳減。唐代國勢由盛轉衰。B.埋下的禍根。2.節度使意義:唐政府為維持邊境安全,先後沿邊設立節度使,各自總管一區的軍事,之後節度使權勢漸大,集地方軍政大權於一身。藩鎮割據:安史亂時,唐室為求早日平亂,對安史降將及功臣大量授與節度使官職,但中央無力節制,逐漸形成藩割據的局面。通稱「藩鎮」。33.黃巢之亂:唐末,民變不斷,其中尤以為最。過程:黃巢軍隊曾攻占,烽火遍及全國,唐帝國賴以維繫的江南經濟命脈也遭受嚴重破壞。平定:最後在黃巢降將(皇帝賜名全忠)的協助下平定亂事。4.唐亡:篡唐自立,建立,唐朝滅亡。補充:唐末除藩鎮割據之外,還有「宦官亂政」與牛李「黨爭」的問題。肅宗以後,宦官因掌握禁軍和參與朝廷大政,權勢越來越大。他們專權亂政,驕橫不法,甚至操縱皇帝的廢立與生死。另一方面,朝中大臣各結朋黨,互相攻擊,形成「牛黨」與「李黨」水火不容的局面,還勾結宦官以為內援,唐末政治因此更為惡化。四、五代十國1.五代地理位置:流域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史稱。意義:實質上是唐朝的延續,立國時間皆短暫。2.十國地理位置:南方各地,除了位於山西。陸續出現十個割據勢力,總稱十國。十國政局比北方安定,有利經濟與文化的發展。4單元8隋唐的社會經濟與文化一、商業與海上貿易1.坊市(分離)制度唐代前期,商業多集中於城市進行,且為管理之便,實施(商業區)(住宅區)分離制度。長安:城市有東、西二市,正午時開店,日落前結束營業,市中各項生意分門別類的集中開設。逐漸瓦解:由於商業日益興盛,城市逐漸繁榮,管控嚴格的市坊制無法滿足居民對商業活動的需求,因而逐漸瓦解。至宋代,正式廢除。2.海上貿易主要港口:唐代海上貿易以為主要港口,各國船集往來頻繁,尤以(阿拉伯)商人最為活躍。市舶司:政府為管理日益興盛的海路貿易,特設,今日海關的肇始。3.貨幣:由於商業繁榮,貿易量與日俱增,原本通行的銅錢攜帶不便,唐中期以後,出現了類似今日的「」,以便於貿易的進行。二、兼容並蓄的社會文化1.夷夏觀念淡薄自南北朝以來,胡漢長期交流互動,大大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李唐先世歷仕北朝,胡化較深,因此力倡,選用人才時,能不拘種族出身,一視同仁的對待。(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直到後,對胡人才漸有防備之心。2.兼容並蓄的大唐文化背景:隋唐時代,對外交通發達,胡商、外國使者與留學生往來頻繁。文化交流:外國的舞蹈、服飾(短衣窄袖)、飲食(葡萄酒)、宗教傳入中國。3.唐代社會文化的特色:、。4.宗教的發展外來宗教:胡人來華經商,帶來各式宗教信仰,如、、。道教:唐時,頗為興盛A.原因:皇帝大力的提倡。老子李耳與皇室同姓,道士又宣揚長生不老的理論。5B.道士的角色: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助人逢凶化吉、祈福消災以及治病養生的重要角色。佛教A.唐太宗時,高僧不畏艱險,西行(印度)取經求法。回到中國後,致力於,對佛教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B.各種宗派:強調眾生皆有佛性。:主張信徒在家修行三、唐文化的外傳1.唐豐富多元的文化成就,影響周邊地區的文化發展,尤以、、為最。2.日本隋代:日本就派使節到中國學習。唐代:遣唐使團規模更多、次數更多,眾多留學生和學問僧隨之來華,中國的、、因而東傳,日本的創作亦受中國影響。大化革新A.時間:世紀時(大化元年,西元645年)B.日本天皇:天皇,年號「大化」C.內容:以唐代制度為藍本,進行一連串的政治改革,即為「運動」。3.新羅: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全力模仿中國的文字、儒學、佛教,唐化程度更加徹底,因而有「」。4.吐蕃和親:隋末唐初時,吐蕃國勢大盛,並遣使向唐室求婚。唐太宗以和親。文成公主攜帶穀物種子、工藝品、藥材、茶葉及書籍入藏。影響:加強了漢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更有助於在西藏的發展。5.造紙術西傳時間:唐時媒介:之役。唐軍與帝國於怛羅斯一地交戰,唐軍戰敗,許多士兵被大食人俘虜,其中有不少造紙匠。大食人將之集於撒馬爾罕(今中亞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設廠造紙,中國因而西傳。6四、隋唐的文化成就1.科舉創於:。隋代取消九品官人法,草創科舉制度,選才不以家世為重,而強調。唐代:擴大實施,成為後世選拔人才的主要管道。A.科:重經義知識,錄取名額多。B.科:考詩賦、重文采,名額雖少,但及第後,仕途光明。2.文學:在科舉高官厚祿吸引下,讀書人崇尚的創作。「詩仙」與「詩聖」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也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學遺產。3.書法:到了唐代發展更成熟,尤其是楷書,名家輩出。筆法剛健樸拙,字體結構緊湊,並稱「顏筋柳骨」。4.繪畫:擅畫人物鬼神,作品具高度感染力,有「畫聖」的美稱。5.瓷器:以黃綠褐三色為主的,不僅色彩突出、造型生動,且取材廣泛,從中可窺見唐代生活風貌。單元9宋元的政治發展一、宋的建國1.建國:將領因(黃袍加身)而得天下,改國號為,史稱,定都(今河南省開封市)。2.基本國策:採行(中央集權),並實施原因:為消弭唐中葉以來及將領專橫之害。施行A.首先,藉由「」的機會,將軍權收歸中央。B.接著,選調天下精兵組織中央禁軍,遇有戰事,臨時指派將領,以避免兵將相習、擁兵自重的弊病。C.此外,除地方必要開支,財稅收入皆送交京師,使中央得以控制全國財源。文人政治:另一方面,獎勵教育,擴大名額,並對士人給予種種優待,提高其社會地位,形成的社會風氣。(諺語: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優點:宋太祖的改革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徹底解決了唐中葉以來藩鎮割據的問題,國內政治因而獲得安定。7缺點:造成日後邊防無力、強敵環伺的隱憂。二、宋朝的內憂外患(一)外患1.宋的三大外患:、、。2.遼建國:五代初年,遼為族耶律阿保機所建。耶律德光在位時,因助後晉成立,取得,又改國號為,對中原政權造成很大威脅。宋太宗時(趙匡胤之弟),曾大舉攻遼(高梁河之役、岐溝關之役),兩次都戰敗。澶淵之盟A.時間:時B.過程:遼軍攻向澶州(今河北省濮陽市西南),真宗於宰相力勸下親抵前線,宋軍士氣大振,擊退遼軍前鋒,宋遼終於言和。C.雙方訂約:史稱「」。雙方以白溝河為界,宋約定每年繳付「」(銀與絹)給遼,雙方約為兄弟之國。D.影響:宋首開以歲幣屈辱求和的先例。此後,雖邊境偶有紛擾,但基本上宋、遼之間處於外交對等地位,並維持一百多年的和平。2.西夏建國:西夏是人所建的國家。宋仁宗時,西夏趙元昊改稱皇帝,並常寇擾西北邊疆。宋賴韓琦、范仲淹力籌戰守,防禦始固。雙方和談:後因長年戰爭,西夏人力、物力漸感空虛,於是休兵求和。宋每年賜給財物(歲幣),重開邊界貿易。衰落:後來西夏逐漸衰弱,對宋朝而言,不再是重大威脅。(二)內憂:軍備不修,財用不足1.軍備不修:宋廷為防外患而擴軍,但兵員未經良好訓練,素質低落,屢戰屢敗,只好招募更多的兵員,軍費支出不斷增加,結果竭天下之財,養無用之兵,兵愈多而國勢愈弱。2.財用不足:宋優寵士人,因擴大科舉名額,官員數量倍增,人事費用龐大;再加上支付給遼、夏的歲額,龐大的軍費支出,財政負擔極大。83.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熙寧新政)時間:宋熙寧年間目標:富國強兵內容:改革措施頗能切中時弊結果:未獲(舊黨)等舊臣支持,而所用新人多執法不善。之後,支持與反對變法者輪流執政,排除異己,演變為,導致政局動盪不安。三、金的興起與南宋局勢1.女真族的興起起源:東北建國:在首領的領導之下,逐漸崛起,之後更舉兵反,建國號。2.北宋滅亡背景:金崛起後,宋見機不可失,與金結盟攻遼(),看出宋國防虛弱,於是藉故攻宋。靖康之禍A.時間:宋靖康二年B.過程:金攻陷汴京,擄走、二帝,北宋滅亡,史稱。3.南宋建國:靖康之禍後,(康王趙構)即位,定都(今浙江省杭州市),史稱南宋。當時宋廷內有不少抗金名將(主戰派),尤以所率的岳家軍,屢敗金兵,戰功最大。岳飛之死:中央認為將領軍權過重,擔心形成擁兵自重的局面,因此,力主議和(主和派),宰相(油炸秦檜,油條的由來)以「」的謀反罪將岳飛處死。滅亡:南宋中晚期以後,大多數君主昏庸,權臣當道;而宋金間和戰不定,最後相繼被所滅。※北宋:聯滅被滅。外患:遼、西夏、金。※南宋:聯滅被滅。外患:金、蒙古。滅亡順序:遼、北宋、西夏、金、南宋。9四、蒙古帝國的興衰1.蒙古的統一:十三世紀初期,統一原受金國統治的蒙古族,建立國,而被尊為「(意指擁有海內、強盛的皇帝之意,元朝建立後,被尊為元太祖)」。2.蒙古西征時間:西元世紀歷經:三次統帥:及其繼位者建立: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帝國。發動君主領軍統帥西征成果班師原因建立汗國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滅花刺子模人疲馬困窩闊臺、察合臺二窩闊臺拔都攻陷莫斯科、前鋒直逼威尼斯窩闊臺病逝欽察三蒙哥旭烈兀取得兩河流域蒙哥汗死伊兒3.蒙古滅西夏與金後,即積極謀攻南宋。4.元朝的建立建立者:,是為,定都(今北京市),國號(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背景:蒙哥汗戰死,忽必烈班師北歸,自立為汗。5.南宋覆亡:元朝建立後,即全力南攻。南宋雖有、、等名臣,但最後(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附近)之役,宋軍戰敗,南宋覆亡。蒙古占領全中國,結束了五代以來多民族政權並立的局面。6.種族歧視政策目的:為鞏固統治階級:根據民族差異與歸降先後,將全國人民分為、、、四等。差別待遇:不同族群在政治權力、法律地位、社會地位等方面大不相同,因而使民族融合的效果並不顯著。7.元朝滅亡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