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农大城乡人口流动与城乡协调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城乡人口流动与城乡协调发展篇头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分散的社会转变为更为集中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核心问题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大规模的迁移。第一节城乡人口流动模型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共生现象,也是大多发展经济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大体来说,由于农业部门以农业为主,而城市部门则集中于工业化,因此这些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特征就表现为通过城乡人口流动,使劳动力脱离农业,转入工业部门,逐渐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实际上,城市化成了工业化的同义语。这种历史模式曾被看作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蓝本。例如,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就持这种观点。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实却大大降低了刘易斯两部门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因为在当时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尽管城市失业和就业不足水平持续上升,但农村人口仍然大规模地向城市地区流动。要解释这种现象并找到解决其所带来问题的对策,就须另辟蹊径。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就是代表。本节内容一、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含义一、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认为,人口流动主要是一种经济现象。对一个迁移者来说,尽管城市存在失业,但他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策仍然是合乎理性的。传统的经济模型认为,人口之所以从农村流向城市,是对城市地区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状况的自然理性的经济反应。因此,城乡收入差别是诱使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基本因素。但是,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过程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不是实际收入差异做出的反应。它的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在农村和城市部门中他们能在各种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从中选择一个通过迁移能使他们的预期收入最大化的机会。预期收入是按照城乡工作间的实际收入差异和一个新迁移者获得一份城市工作的可能来衡量的。强调预期,正是托达罗模型不同于传统人口流动模型之所在。这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还远未实现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如果只从现实的城乡收入差异出发,贸然决定向城市迁移,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果可能是,他们可能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在城市中传统的、非正式部门谋求临时的或非全日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比较城市现实工资的同时,还得考虑进入城市后有多大风险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态。事实上,该假定认为,一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劳动力把他在一定时期内城市部门的预期收入(即迁移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同当时农村普遍的平均收入相比较。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他就会迁移。举例来说。假定一个普通的农村劳动力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他继续在农业部门工作,并获得500元的年收入。第二种选择,他可迁入城市到现代部门工作,并获得1000元的年收入。按照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这个农村劳动力将为获得更高的收入而迁入城市。但是,在托达罗看来,这种假定是从工业化国家经济中演化出来的结论。这种假定暗含着这些国家处于一种充分就业状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劳动者的迁移决策只是依据收入高低这一因素而定。因此,托达罗认为,在未能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潜在的迁移者不能只考虑两种工作的实际收入差异,还得考虑一定时期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高报酬工作的就业机会或概率的大小。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在作出迁移决策时,必须在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失业或就业不足间进行权衡。例如,如果城市失业率较高,他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只有20%,那么城市工作比农村工作收入要高一倍,对迁移者来说并无实际意义,因为他预期一年内的城市工作实际收入为200元,而不是1000元,这样一来就低于在农村工作可能所获得的收入。因而,此时他就不会选择迁移。然而,如果他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机会提高到60%,则他预期一年内的城市工作实际收入为600元,这高于他在农村工作所得的收入,因此,这时做出迁移的选择就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决定。概而言之,只要未来的预期城市收入的“现值”要高于未来的预期农村收入的“现值”,人们将会选择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基于以上讨论,可以进一步总结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人口迁移主要归因于相对收益和成本的经济考虑(也有心理因素)。第二,迁移决策是依赖于“预期”,而不是现实的城市与农村的实际工资差额。预期包括两个因素:一是工资水平;二是就业概率。第三,农村劳动力得到城市工作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第四,超过城市就业机会增长率的人口迁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甚至可能扩大城市与农村预期收入的差额。因此,城市失业率高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城乡间经济比例严重失衡不可避免的结果。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含义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与传统的人口迁移理论相比,托达罗的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大规模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分析也更为中肯。从这个角度而言,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发展中国家须逐步缩小城乡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只要城市与农村间预期收入存在差距,则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象就会发生。这不仅加剧了城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且还会使农村丧失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的任何经济政策都会影响城乡收入和就业,从而影响到从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失业问题,制定一个综合的城乡发展战略,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和就业问题。第二,发展中国应当重视对农业的开发和农村的建设。仅在城市就业需求方面起作用的经济政策,如政府直接增加雇佣工人等当然会对减少失业人数起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并最终解决城乡人口迁移问题。第三,消除由工资补贴等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在工资方面的要素价格扭曲,理顺价格,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在政府的价格补贴政策下,工资一般高于劳动力市场决定的价格,因而企业会更多地采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方法,减少对劳动的雇佣。总而言之,托达罗认为,在人口流动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不要人为地加剧城市经济机会不平衡,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这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得到顺利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完美的。与其他理论一样,该理论也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托达罗模型假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认为农业劳动边际生产力始终是正数,这与大数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太相符。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因此这些国家的农村往往存在众多剩余劳动力。其次,托达罗模型假定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宁愿留在城市非正式部门中做临时工或完全闲置,这也不完全符合现实情况。事实上,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如果认为在城市就业机会非常少,他们可能返回农村。或者在城市做一段日子临时工后,如果进而感到城市生活不稳或压力过大,他们可能返回农村,而不是一定要留在城市工作。再次,托达罗模型把每个迁移者到城里找工作看做与抽彩票一样碰运气,这也与实际不符。事实上,迁移者的文化程度是决定就业率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迁移者在现代部门的就业率是非常低的,只有那些文化水平稍高点的迁移者有可能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但有时也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总的来看,他们的就业率是比较低的。那些人数众多而文化程度低的迁移者几乎不可能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他们进城本来就没有打算在正规部门工作,而只是想在传统部门谋一个事做。托达罗对此并没有进行分析,这使得其模型缺乏现实性。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严重性本节内容一、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二、发展中国家的失业范围三、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原因分析一、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严重性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人口过度增长的现象,因而失业问题较为严重。从许多方面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在历史上是独特的,也与现今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性质不同。因此,为了深入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有以下四个特点:1.发展中国家长期、有规律的失业和半失业要比工业国家的失业对劳动力的影响大得多在发展中国家,失业不仅是普遍的,也是持久的。发展中国家失业人数并不随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水平低下,也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这部分闲置人口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死负荷。尽管作为个体,失业人口的组成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对于失业人口,整体而言,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人口总是过剩的。2.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增长迅速,就业问题格外严重劳动力的规模基本上取决于人口的数量及其年龄结构。总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增长也快。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之处:(1)在总人口增长率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对劳动力的增长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3%的自然增长率情况下,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是5%和2%或4%和1%,它们对劳动力增长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即使自然增长率相同,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国家的年龄结构是不同的。出生率明显只影响新生儿的数目,死亡率则影响所有的年龄组(虽然影响是不平衡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国家比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国家将有更大比例的人口在抚养年龄组(0-15岁)。近些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过的死亡率的迅速下降扩大了它们当前劳动力的规模,而高出生率居高不下创造了当前的高抚养比率,同时迅速扩大了未来的劳动力的规模。(2)生育率下降对劳动力规模和年龄结构的影响只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起到作用。即使生育率下降得非常快也是如此。原因是人口的惯性现象。例如,如果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生育率下降50%,到2015年男劳动力将仅仅下降13%,从大约13.9亿下降到12.1亿。这当然不能说下降得少,其长期影响明显是巨大的。但是,在下一个15年内参加工作的人已经出生,20年以后的劳动力规模大致已经由现在的生育率决定了。统计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年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是大约2.2%,20世纪90年代大约是2.1%。劳动力的绝对数字更能显示出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的大小。发展中国家总的劳动力在1990年大约为18亿,到2000年增加3亿,在21世纪的前25年里将要再增加10亿。这意味着在20世纪90年代,仅仅为了使现在非同寻常的5亿失业或就业不足工人人数不再增加,发展中国家每年将不得不创造30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但是,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研究预测,拉丁美洲的劳动力将要增长27%,而就业将只能增长14%,南撒哈拉非洲和南亚的情况与此类似。3.发展中国家中受过教育的人的失业问题较为严重受教育程度会影响人们就业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受教育程度越低,失业的可能性越大。发达国家就属于这种情况。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教育水平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较高。以印度为例。1989年,印度文盲的失业率是2%,受过小学教育的失业率是3%,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的失业率是9%,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是12%。对这种现象的可能解释是,受教育少的人不能承受公开失业,必须寻求城市非正规部门的一种工作。虽然他们可能并不能找到完全合意的工作,许多人可能不得不在城市里打零工,以养家糊口,也可能就业不足(如一个星期仅一天工作),但是这些人并不被视为失业者。然而,高学历者往往期望找到一份体面、工资水平高的工作,再加上他们比较能够承受寻找高收入工作所带来的成本,因此他们更容易被计为失业。例如,在孟加拉国,40%有硕士学位的

1 / 8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