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推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政办字〔2009〕158号,2009年12月31日印发(以下为删减后的公开稿)关于推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2012年)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根据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环境和基础新兴产业是指基于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通过开发应用,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而形成的新的产业部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国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各种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互相渗透。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政府纷纷加大新能源、生物、信息、环保等战略领域的投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中。-2-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强调要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国家鼓励发展的工业新兴产业主要领域内,我市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新能源领域。我市大型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已初具规模,部分拥有整机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胶州、胶南、崂山等区市初步形成产业配套体系,在即墨市温泉镇建设的1.6万千瓦风力发电示范工厂已并网发电。以大型家电企业为代表,研制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照明等太阳能光热光电器材陆续推向市场。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方面,大型沼气工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处于优势地位。部分海洋能、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陆续启动。──新材料领域。我市在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纺织材料方面,具有较强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优势,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方面,形成一些重点产品。以海洋资源为特色的海洋新材料在纺织、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深入开发应用。各类新材料对家电电子、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机械钢铁等主导产业形成一定支撑。-3-──生物医药领域。我市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高新技术制剂、现代中药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但产业规模还不大。在种苗繁育、禽畜疫苗及药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方面实力较强。在大型医疗设备方面已经起步。──节能环保领域。我市在海洋防腐防污、海水淡化工程设备、水域污染防控、固液气污染物治理、环保监测设备、节能环保锅炉等方面,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自主技术,氯碱白泥和发电厂二氧化硫双向治理、海水淡化、淤泥发电等示范工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光二极管(LED)关键制造设备形成中试能力,一批节能型照明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二、工作原则和基本目标(一)工作原则1.立足基础,优势先发。新兴产业是处于发生期或成长期的产业,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可能面临相似的发展机遇,但各自拥有不同的产业基础。目前,全国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的浪潮呈加剧之势,个别领域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国家将采取严格市场准入等措施,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监管。我市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必须立足现有基础,立足自主创新,推动优势产业先行发展壮大,坚决避免没有自主技术的低水平重复建设。-4-2.抢抓机遇,适时切入。要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强新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储备,加强定向招商和国际合作,在发展机遇出现的时候迅速切入。3.着眼全国,高端引领。一个地区的新兴产业是全国甚至全球新兴产业体系的一部分,必须积极融入,不可孤立发展。只有取得产业链高端优势,才能整合更多产业要素,占领更大新兴市场。4.有序引导,合理布局。新兴产业一般发端于高新技术,具有较小的空间需求和较高的产出效果。新兴产业与现有产业关联度强,在空间布局上,应按照“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战略和全市工业整体布局,兼顾上游资源能源和下游产业,以节省用地、用水、用料和物流费用为原则,不一律要求集聚发展。对具备条件的新兴产业,引导建立相对集中的园区;对那些与现有产业关联紧密、配套发展的产业,分别引导加入现有主导产业集聚区。(二)基本目标2010-2012年,基本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四个新兴产业领域,优先扶持10个方向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完善产业链条,在全国同行业形成高端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加-5-强其他方向的技术研发储备和产业培育;形成地方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梯次发展推进的新兴产业群,优化我市工业现有产业结构。三、发展重点(一)优先发展的方向1.大型风电装备。发展3.0兆瓦以上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培育大型化、国际化风电整机龙头企业;加强风电偏航系统、变桨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变频器、轴承等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重点企业和项目:(略)2.太阳能产品。发展模块化平板集热技术和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候车亭等光热光电产品,促进家电电子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重点企业和项目:(略)3.生物质能沼气工程设备。发展大型生物质能沼气工程技术和成套设备,培育一个新兴产业链,推动畜禽养殖、食品饮料、城市污水治理等产业的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重点企业和项目:(略)-6-4.新型高分子材料。针对纺织、汽车、船舶、机械等产业需求,不断突破高分子改性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工程塑料、高性能合成橡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延展石化化工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略)5.新型建材。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住房建设机遇,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墙体材料、绿色混凝土材料、节能与功能玻璃、高性能胶粘剂及资源再生材料。重点企业和项目:(略)6.医药和生物制品。以海洋资源为特色,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医学诊断监测产品、现代中药和生物医用材料,加快生物活性物质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重点企业和项目:(略)7.医疗器械。依托大型家电电子企业和现有医疗器械企业的基础优势,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国外企业的紧密合作,逐步进入高技术医疗设备产业。重点发展影像诊断设备、治疗设备、低温保存设备、消毒灭菌设备以及高附加值医疗器材。重点企业和项目:(略)8.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在海水淡化、海水预处理、防腐-7-蚀及防生物附着等领域,形成自主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大力推进沿海工商业用水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中水回用和卤水开发利用,形成海水利用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项目:(略)9.环保安全技术装备。开发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等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发展水域污染防控设备并推进标准化;发展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危险作业机器人等环保安全装备。重点企业和项目:(略)10.节能型照明材料和装备。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电源设备、LED生产装备和节能型照明产品,加快形成LED外延材料和芯片生产规模,在全国LED产业建立高端优势。重点企业和项目:(略)(二)加强培育的方向──新能源领域。加强风电技术路线和海上风电技术研究,突破风电液压系统、主轴承等关键技术,探讨建设海上风力发电厂。研发核电装备关键器件。研制太阳能家用发电设备、光伏电池组件等关键器件和设备。研发垃圾发电、生物质能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等关键设备。开发利用海水、土壤、城市污水管网等低品位能源,在区位便捷的企业、机关和社区实-8-施示范工程。在温度差能、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方面加强技术储备。──新材料领域。开发航空航天、汽车机车、精密机械、核电装备等领域急需的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铝、镁、钛等)、高温合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功能涂层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开发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用关键材料和储氢材料。开发性能优越、节省资源的生物基、聚合物基、金属基或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强甲壳质纤维、海藻纤维、大豆纤维、牛奶纤维、化学纤维、聚四氟乙烯膜等功能性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生物医药领域。积极推进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生物制造技术在传统工业的应用。鼓励发展以海藻、中草药废渣、食品加工下脚料等为原料的新型饲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鼓励培育优良种苗并实现工业化生产。鼓励植物声频发生器等物理农业技术装备的研发试验。──节能环保领域。研发植物污水处理等生物环保技术。发展高速铁路(公路)降噪材料和设备等。四、保障措施新兴产业正处于发生期或成长期,比现有主导产业更需要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有关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新兴产业按照服务-9-生产、服务消费的市场导向,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和现有产业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一)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积极融入全国、全球新兴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着眼于新兴产业链高端,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培育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新兴产业群。(二)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高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面向国内外广揽人才,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鼓励技术持有方以技术入股、设备入股等形式,与投资者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兴产业合作实体。充分发挥驻青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级专业人才团队的作用,积极开展新兴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加强对新兴产业研发机构的引进。支持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关键技术,推动我国新兴产业自主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驻青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面向新兴产业领域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形成适应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机制。(三)加强定向招商和国际合作,加快形成新兴产业的规模优势。以培养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体系为目的,吸引国内外大-10-企业来我市投资研发生产基地,或以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形式参与本市项目的合资合作。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跟踪国际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对我市优先发展的10个新兴产业方向,组织专题推介会和产业链招商活动,促进国际合作,加快做大规模。(四)拓展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倡导低碳经济和蓝色经济。鼓励现有主导产业采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支持新兴产业示范工程,在政府采购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采用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我市海洋资源优势,加强蓝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储备。(五)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完善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支持我市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具备优势的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引导新兴产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勇创名牌的意识和水平。健全人才合理合法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产业发展环境。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