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2008年12月29日)今天,我们讲四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世界经济体系和我们自己的经济体系发生了什么问题;第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冲击;第三,从国际对外经济政策看,我们对内如何应对这次冲击;第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个问题:世界经济体系和我们自己的经济体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从去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但这次危机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酝酿了很久,美国的次贷危机只是一个诱发因素。我们要理解金融危机,理解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就需要知道整个世界金融体系长期以来存在什么问题,而不能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美国的次贷。应该说,世界的金融体系70年代末以来就得了病,这个病逐步地积累,进入本世纪已经危机四伏,而这个危机四伏的金融体系碰到了一个小的问题——次贷,就引爆了整个体系。2世界金融体系积累起来的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看。第一个层次,世界金融体系的基础是一个世界货币体系,因为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家内部金融体系是建立在本国货币体系基础之上的,世界金融所赖以存在的货币体系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二战以后在美国的布雷登森林召开了各国财政首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建立了一个二战后的世界货币体系,叫做“布雷登森林体系”。根据布雷登森林体系,全世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结算用美元结算,世界各国出超引起的外汇结余是用美元作为各国的国家外汇储备。按照布雷登森林体系,各国中央银行随时可以用美元到美联储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比率是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这个体系维持运转了大概二十几年就出现了问题,因为美国的黄金储备在不断下降,70年代初期出现兑付上的困难,于是美国开始浮动兑换比率,造成黄金涨价。因为黄金涨价,各国兑换黄金的意愿更加强烈,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更不够了。1976年世界各国又达成一项协议,议定美元与黄金脱钩,从而形成现在的全球货币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但美元不与黄金挂钩,这就是说美国人发多少票子,世界各国都承认它是真金白银,美国发票子不受约束了。有人把这个体系叫作布雷登森林体系Ⅱ,在这个体系下,世界各国都以不受约束的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3币。这是金融危机的大背景,第二个层次就是美国自身的问题。美国内部的经济结构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它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储蓄。任何一个国家不储蓄都是没有办法维持的,一个国家一年所创造的一定数量的产品,其总量我们通常用GDP来表示,GDP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储蓄和消费,储蓄的这部分用来投资,不投资是没有办法维持经济增长的,而美国储蓄率很低,并且越来越低,到了最近几年美国的储蓄率接近于零,也就是通过寅吃卯粮来维持一个很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这种情况下,美国维持经济增长就是靠世界货币体系的特点,用发行美元的办法向全世界借钱,用美元这张纸来换取别的国家的资源。第三个层次,因为前面两个层次的因素影响,美联储越来越靠发行美元、扩张信用来维持美国的经济增长和高消费水平。这种做法到了90年代中期,引起了美国国内股价上涨得很快。这是因为票子发得多,没有那么多对应的商品,资产价格膨胀首先表现出来,也就是泡沫经济形成了。这个时候格林斯潘曾经短暂地接受过美国经济学界某些教授对他的批评,认为这种现象是“非理性繁荣”,是不能维持的。但格林斯潘在讲演里讲了这个话以后,美国股市应声而落。美国一些政治家认为股价下跌影响了美4国经济,于是向美联储施加压力,主张美联储应该脱市,不应该发表这种言论。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格林斯潘就不再说这种话了,其言论和政策都是围绕脱市,脱市的具体办法就是执行一个低利率的政策,通过多发票子促使股价上涨,这造成了美国90年代后期的网络泡沫。因为美联储采取了一种非常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地发票子,造成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公司在还没有赚钱的时候,股价就已经涨得很厉害。这个互联网泡沫到了2000年的时候突然破灭,美国经济一度陷入萧条。为什么泡沫破灭会引起整个经济陷入萧条呢?因为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经济体系看起来很繁荣、物质财富很丰富,但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是纸面上的财富,泡沫破灭的时候这部分财富突然就蒸发了,蒸发以后,生产、交换的各个环节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市场经济是一个大的网络,其中某些环节资金链一断,生产、交换就停顿,影响到其他的企业,这样就出现了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经济衰退。这个时候格林斯潘就采取了一个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来挽救美国经济,做得很成功。他曾经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后,连续13次降息,把利率降到几乎为零,就是说借钱不用付利息了,这个办法造成了货币的大量扩张。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信用扩张,其中一种途径就是使用虚拟的金融工具。最直接的虚拟工具就是发债券,而这次不只是发债5券,还出现一种叫衍生工具的金融商品。21世纪以来,美国的衍生工具发展得非常快,比如说美国鼓励没有钱的人买房子,就是搞按揭,鼓励银行发放贷款,而银行为了回避风险,就搞了许多衍生工具,把债权搞成债券,用很高的利息卖出去,买债券的人只是贪图高利息,搞不清楚风险到底有多大。这个债券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拿到按揭的人可能是会断供的,导致债券还不了本,于是就再产生一种衍生工具,把还不了本的风险变成一种债券卖出去,到了后来,买衍生工具的人根本搞不清楚风险到底有多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跟风险大小有关的,按纯理论来说,只要价格合适,风险大小没有关系,可是到了后来说不清楚到底有多大风险,因为那都是一些高智商的、有很高数学水平的人用模型弄的,别人根本看不懂。现在规模最大的一种衍生工具就是信贷违约掉期的一种衍生商品,是90年代后期发明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美国这种金融商品的总量是1万亿美元,到今年年初达到60万亿美元,美国全部的金融衍生商品的总值今年年初时是400—500万亿美元,是美国一年生产财富的30—40倍,就是说如果要把这些衍生商品用生产的物质财富补起来,美国要不吃不喝30—40年才行。这种金融财产是没有物质财富作对应的,所以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充满这种泡沫,是虚拟的、纸面上的财产,这个金融体系这样带病运转,不6只美国,许多发达国家比如英国也是这样,它们寄附在美元上面。这些虚拟的财产分布在全世界,亚洲国家也买了很多,当然主要还是在发达国家。这是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一个环节上,突然就蒸发了,这次就是去年2月,从次贷突然开始消失,一些企业、行业甚至整个经济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突然发现原来的一些金融财产本身是没有的。冰岛是一个高福利、一直被认为很好的国家,突然就破产了,企业的这种情况就更多。以上是世界金融体系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那么中国的金融体系怎么样呢?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一个外部的危机,我们只要熬过去,美国复苏了,我们就没事了。现在越看越不是这样了,我们的金融体系已经在全球化过程中进得很深了,是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这个事情虽然是从美国引起的,但我们不能置身事外。不仅是外面的这个病造成了某些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还要看看我们自己的金融体系在这整个体系中,是不是也有病。现在来看,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是有病的,因此,美国出了问题才会对我们造成这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不是说只要美国稳住了我们的问题就没有了。我们出了什么问题?从根本上要从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也就是我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在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我们的7经济发展方式(当时叫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经两次调整过国民经济,一次在70年代后期叫做调整国民经济,一次在1981年叫做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就是要纠正旧的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到了1995年“九五”计划的时候,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一五”又提出这个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七大”重申了这个问题,换了一个说法叫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照这几个文件,它们讲的内容其实是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虽然有中央的这些决议,在“十一五”规划里也做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干部和群众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所以往往这个口号被接受了,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就不知道它讲的内容是什么了。不论作为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这个问题是事关重大的,一定要把它研究清楚。“九五”时就提了出来,到了“十一五”10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应该说,“十一五”这几年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执行得并不是太好,当然全国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执行得比较好的地方这次受的冲击就比较小,执行得差的地方这次冲击就变得很严重。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很简约地讲一讲经济发展方式和我们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什么关系。所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从旧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新的经8济增长方式。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特点是经济的增长是靠两个东西拉动的,一个是靠各种资源的投入,集中的表现就是投资;第二个因素是靠出口需求拉动,严格地说靠出超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叫做粗放的增长方式,要转变为集约的增长方式,集约的增长方式不是靠投资和出口,主要是靠效率提高,或者有的经济学家把它叫做技术进步或人力资本。旧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对我们的经济体系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讲资源投入,或者说投资驱动。这种增长方式是从苏联学来的,苏联是从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的做法学来的。这种增长方式有很大的毛病,最先对这种增长方式作出批判的就是马克思,马克思说资本主义要灭亡了,这个结论就是从分析这种增长方式得出的。不过我们这些学经济学的人在毕业以后,就把马克思的这个分析给忘了,认为斯大林提出的这种增长方式是符合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这叫做数典忘祖。那么根据马克思和后来的现代经济学家的研究,这种增长方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首先的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和消费失衡,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地提高,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投资效率递减,投资的回报越来越低;二是投资挤压了消费,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消费得不到提高。它有多种的后果,一是产能过剩,最终需求不足;二是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9过慢,贫富差距拉大。因为资本投入的比重大,资本收入就多,劳动比重小,劳动者的收入就低,所以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还会造成社会问题。从宏观经济上看,投资比重大,投资效率低,就使得金融体系不健康,因为你要投资,却没有那么多资源往里投,结果就是多发票子。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在1994年的时候引发了一场关于“东亚奇迹”的争论。当时,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个研究报告叫做“东亚奇迹”,克鲁格曼就写了一篇文章,认为东亚没什么奇迹,它就是靠投资拉动,而投资的效率在下降,所以早晚要出事儿。这篇文章一发表,东亚国家就批判克鲁格曼,可是过了两年东亚出现了金融危机。东亚这种金融体系在我们这儿也是有反映的,因为我们的增长模式是这样的,不管美元走强还是走弱,这样一个体系都会出问题。美元一走弱,我们这里的美元财富就贬值,美元一走强,泡沫里的热钱就往外走,一走我们这里就崩盘。到了本世纪初的时候,这样一种增长方式造成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了,让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所以我们这种增长方式,就是不出现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维持不下去的,因为我们金融体系的这种脆弱性,一碰到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冲击就会发生问题。以上是投资拉动的问题,另外一条就是出口需求拉10动,这件事就直接跟世界和美国金融体系联系起来了。我们刚才讲到这种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你看“大跃进”之后发生了很严重的困难和饥荒,就是因为投资率太高,大跃进时投资占GDP的比重大约是31%—32%,一般国家正常的比重应该是20%—25%。粉碎了“四人帮”进行经济调整以后,投资率下降到25%左右,可是我们两次调整都是调结果,不是调原因,文件上就是说要恢复农业,发展轻工业,压缩重工业,发展商业,这些都是结果,没有改变发展方式,所以两次调整后不久,到80年代投资率又上升了,到了30%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