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概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全省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辖6州、1地、1市、51个县级行政单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土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42.76%。周边与西藏、新疆、甘肃、四川四省区接壤。青海省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省会西宁市及海东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海省境内多山多水。主要山脉的主峰一般都在4500米以上。昆仑山是青海山脉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位于青海西北部;此外,还有巴额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等著名山脉。青海河流众多,境内大小湖泊2043个,水体总面积13665平方公里。青海是一个资源富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3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居全国首位。建国以来,青海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以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陆续建成。青海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兰青、青藏铁路贯通全省东西,有8对客运列车通往北京、上海、西安、青岛、兰州、格尔木等大中城市。公路运输已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运输网。民航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沈阳、武汉、拉萨、格尔木等地的航班。邮电、通信设备比较先进,西宁及大部分州、县的程控电话可直接通全国各地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青海的研究、教育、医疗、城市建设及环保事业等发展速度较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科教兴青”战略正在全面实施,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一、经济背景原始社会时期:当时除狩猎以外,开始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并在东部地区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奴隶社会时期:从远古起,羌人的祖先三苗就从江汉间流徒至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主。在殷商以前,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居民称为西羌,仍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开始使用牛、马耕作。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商代牲畜异常繁盛,当时戎羌游牧部族,放养牲畜也很发达。周代农业和牧业均较发达。战国时代:从战国时代开始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秦代:以牧为业,很是兴旺。当时贸易是以物易物,牛在以物易物贸易中作用突出。治铜技术的传入,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手工业有所发展。汉代: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今乐都一带),同时引进了先进技术和文化。西汉宣帝元年,河湟一带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东汉畜牧业发达,农业也具有相当的水平。三国、西晋、南北朝时代:地方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公元397年至414年,此时,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种植业也较发达。唐代:公元638年,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所带的工匠、艺人、书籍,对青海、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很大。公元710年,唐中宗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弃隶绪赞。青海便成了拉萨至长安的交通要道(即唐蕃古道)。唐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技术,渐渐传入青海各地。元代: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青海逐渐盛行起来,并建立了许多寺院。明代:明朝建国后,认为用茶易马,可以巩固国防。清代:由于清朝时期征收课税相当严重,青海农牧业生产无大建树,反而明显衰落。民国时期:在马氏家族的统治下,生产下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经是“工商凋零,民不聊生,田园荒芜,十室九空,草原衰败,人畜不宁”。二、文化背景1、名族: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1999年共有少数民族218万人,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16.92万人。藏族:10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87%。青海牧区的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和大通县的藏族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藏族主要居住的青海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藏族有悠久的历史,青海藏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渐发展形成的。藏族语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青海藏族除玉树部分人讲“康巴方言”外,均操“安多方言”,通用藏语文。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回族:74.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52%。城镇回族善营商业,精于牛羊肉经销、皮毛加工和饮食业,是青海商业贸易市场上最活跃的民族。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和养奶牛奶羊。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化隆卡力岗等地回族使用藏语,或汉、藏语兼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土族:19.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5%。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1979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互助试行。土族信仰藏传佛教。撒拉族:8.8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4%。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善长于园艺经营。撒拉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多数人撒拉语、汉语兼通。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8.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7%。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有少部分从事农业。蒙古族操蒙古语卫拉特言。海西和海北州的蒙古族通用蒙文,兼通藏、汉语言。由于长期与藏族密切交往,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人已转用藏语文。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2、宗教文化: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由传入吐蕃(音:波)的印度佛教、汉地佛教和我国藏族地区固有的本教,经过互相排斥和互相融合的产物。汉传佛教青海是我国佛教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汉族群众泛神崇拜较深,纯佛教的社团、寺守极少,释道混杂,多神论色彩很浓。道教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由于多种原因,道教在青海一直没有形成大的势及影响。1938年青海道教会成立。新中国建立后,青海道教仍然进行着正常的宗教活动,后一度停止。1979年,恢复活动,开放道观2座,活动点1处。有关部门将西北北山土楼神祠划归道教界,改名土楼观。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青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初期,跟随成吉思汗来中国的西亚人,大批到此定居,经过较长时间的繁衍生息,伊斯兰教便日渐兴盛起来。十四世纪初,现今的撒拉族先民又移居青海循化,进一步加快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基督教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西宁支会成立,这是基督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天主教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主教罗马教皇在中国划分5大传教区,甘肃列为第二教区,是为天主教在青海传播的开始。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一、人口数量分析从历次普查来看,青海的人口年增长率比全国要快,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见表1比重分析:表1:青海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年增长率及占全国的比重普查年份青海常住人口(万人)全国常住人口(万人)占全国比重(%)青海人口年增长率(%)全国人口年增长率(%)1964215694580.312.271.6119823901008180.393.372.0919904461133680.391.671.4820005181265830.411.471.0720105631339720.420.830.572.密度分析青海省是我国面积大而人口少的省份,总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位。而总人口在大陆各省、市、区中,仅多于西藏,居倒数第二。数据表明,青海省人口在东西间的分布相差十分悬殊,这种不平衡是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相一致的。3.家庭户规模对比历次普查平均家庭户人口规模,青海从1953年的每户5.34人持续缩小到2010年的3.46人,变化趋势和全国一致(如图2),呈稳步下降趋势。这主要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人口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家庭观念变化等,家庭户的规模、类型以及结构也都在发生变化。但与全国相比,青海的家庭户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人口构成1.性别构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看,青海的人口性别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2次,分别为1953年和1982年,其它普查年份均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如图3),1964年青海人口性别比历史最高为112.9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48,2000年的性别比比全国高0.32,而2010年的性别比又高出了2.2。这主要受流动人口影响,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青海的流动人口中,男性居多,2010年青海流动人口的性别比达到174.16。2.年龄构成人通过表2可以看出,青海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受不同时期生育、死亡水平和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变化影响,具有不同的特征。总体上看,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开始,少儿人口比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而下降,劳动适龄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衡量,老少比低于15%为年轻人口,高于30%为老年型人口,15-30%为成年型人口,青海省人口在2000年已步人了成年型人口类型,2010年即将进入老年型阶段。2000年以前青海人口类型属于年轻型,2000-2010年间,全省人口的少儿系数由26.62%下降到20.92%,老年系数由4.33%提高到6.30%,老少比则由16.27%提高到30.11%。2010年青海人口老少比和全国2000年水平基本相当。表2五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单位:%普查年份0一14岁人口比重15一64岁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老少比全国青海全国青海全国青海全国青海195336.2840.0363.7257.144.412.8312.167.07196440.6938.4559.3159.473.562.088.755.41198233.5940.5566.4156.764.912.6914.626.63199027.6930.7572.3166.185.573.0720.129.98200022.8926.6277.1169.056.964.3330.4116.27201016.6020.9283.472.788.876.3053.4330.11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快,这又是当前青海人口的重要特点之一。2010年青海老年人口系数为6.3%,虽没达到老年型7%的标准,但在人口最密集的省会西宁和海东地区,老年系数均超过了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给传统的家庭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也为养老的社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3.民族构成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各民族人口增长速度不同,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汉族人口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大量迁入的促成下快速增加,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由1949年的48.3%曾一度上升到70年代中后期的63%,而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则相应由51.7%下降到37%。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逐渐回升,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回升的速度明显加快。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10年全省共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64.3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6.98%。三、人口的分布和迁移变化1.城乡分布在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的过程中,全省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虽比以往的增速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同期水平,青海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慢于全国。此外,城镇在地区间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也非常突出。全省大多数城镇座落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西宁、海东和海西地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青海省的城镇人口逐年上升,城镇化率由1953年的11.58%提高到2010年的44.72%(见图5)。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根据青海省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