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人口与计划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静安区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静安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静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的基本评估(一)“十五”期间本区人口发展情况“十五”期间,全区户籍人口年均出生1179人,人口出生率在3.05~4.41‰之间,死亡率在7.99~8.73‰之间,自然增长率在-3.82~-4.88‰之间,低生育率水平稳定,自然变动保持负增长态势;平均总人口为326226人,较“九五”期间减少48214人,平均人口密度42812人/平方公里,降低了12.88%;平均来沪流动人口33050人,较“九五”期间增加6327人,呈明显增加趋势,同时平均两地婚姻为3642人,比“九五”期间增加了34.51%。(见表一)表一“十五”期间人口发展情况年份户籍人口人口密度出生数出生率‰死亡数死亡率‰自增率‰外来人口数外来婚嫁20013491614582212663.6328257.99-4.4129999361520023324224362512143.6528778.44-4.883298535582003320679420849773.0528208.64-5.6431965342520043188744184710573.3125788.09-3.8233708355620053099924068113824.4127348.73-4.32365954054平均数3262264281211793.6127678.38-4.61330503642与“九五”期间比较-48214-6327-313-0.33-607-0.520.347476934增减率%-12.88-12.8829.2334.512(二)“十五”期间本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十五”期间静安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需求和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优质服务、依法行政,积极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现居住地人口综合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社区生殖保健服务载体建设规范;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模式逐步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体系初步建成。2003年,静安区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静安区计划生育协会被评为2001-2003年度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2004年静安区人口计生委被评为全国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1、坚持一个责任制即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人口问题综合管理,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区发展规划。2、形成两个网络(1)形成区--街道--居委三级计生工作网络,并在上海市率先成立5个具有法人资格的街道独立计生协会。(2)形成人口计生信息化网络。区人口计生委2001年在全市较早开通“静安人口”网站,服务功能逐步增强;通过“上海市人口信息采集与交换系统”使市--区--街道三级计划生育信息传递通过有线通网络连接;我区自行开发了“封闭住宅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通过区政务内网将社区事务所--街道--区连接起来。3、注重三级服务静安区人口计生委以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为抓手,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重点,将优质服务的重心逐步下移至社区,突出社区在生殖保健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形成区级家庭计划咨询服务中3心、街道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居委计划生育咨询服务室三级服务网络,并根据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和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全区80%街道综合服务站被市人口计生委评为“文明站”,60%街道被命名为上海市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列全市第一位。4、完成四大课题从2001年开始,静安区人口计生委每年围绕人口问题的一个主题进行前瞻性、实证性研究,先后已完成与“双高区”建设相关的合理人口规模研究、合理人口分布研究、新建住宅区人口构成及相关影响研究和人户分离情况的调研与分析等课题,为静安“双高区”建设、人口发展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05年又开展了人口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该课题目前正在进行当中。5、制定五个规范区人口计生委针对管理难点,从集贸市场、房屋租赁、商住楼、保姆市场、四小单位入手,着重解决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问题,并积极协调区相关部门,在取得支持和配合下,相继制定了以上5个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6、承担六个项目“十五”期间,区人口计生委承担了国际国内6个项目,以开展这些项目为抓手,引入国际国内人口计生工作先进理念,推动和促进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中国/福特基金会第三周期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合作项目:目前正在开展中,主要是以机制建设为重点,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试点项目:成立了上海市第一个“预防艾滋4病知识讲师团”,深入社区、企业宣讲。群众对艾滋病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综合掌握率从2000年底的0.7%,提高到了目前的59.30%。避孕套使用率增至28.52%,列全市第一。2004年,又着重对娱乐场所、宾馆、餐饮、理发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培训。撰写了《已婚育龄人群艾滋病知识态度现状与对策研究》和《育龄人群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使用状况分析》2篇论文。——“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在全区中学和社区全面开展“青春健康”系列教育活动,形成了“社会做到关心人,教师做个引路人,家长做个贴心人,学生做个合格人”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格局。——男性健康社区教育试点项目:男性生殖健康教育深入到商务楼、军营、工地、看守所,使不同类型的人员都能接受到教育,极大地保障了男性生殖健康的权益,也促进了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区男性参加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学习培训活动达41.48%,参与避孕方法选择达56.11%。——静安区特殊人群生殖保健服务研究与探索课题:每年为1400余名无业的低保人员、外来媳妇等弱势群体进行低偿或无偿妇科普查和透环,对查出疾病的对象实行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并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体现了工作的可持续性,2005年6月通过市人口计生委专家组验收,并申报市科委科技成果。——封闭住宅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试点工作:从2003年10月起,经过一年在10个小区的试点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建立起“社区管理、部门配合、物业协助、业主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理顺了街道、物业和社区之间的管理、指导、服务关系,构筑了“三位一体”工作平台,并由区政府批转下发《静安区进一步加强封闭住宅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实施意见》。目前,这项工作正以点带面在全区整体推进。5二、“十一五”人口发展背景――国际、国内人口形势严峻,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国际上,人口安全、人口发展问题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国内,由于存在着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四大压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艾滋病呈蔓延之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五大难题,中国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人口安全将进入高风险的历史时期。――上海人口计生工作重点转变,人口发展机遇和风险并存。“十五”期间,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发生了明显转变,从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转向人口综合调控和综合治理,注重职能拓展,前瞻性推进人口重大问题研究;从行政制约为主转向政策推动、法治管理和宣传服务相结合,加强人口计生公共管理,构筑公共服务体系。“十一五”上海人口发展将面临6大问题:人口总量增长处于高位,各方面约束因素加大;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调整难度增大;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中心城区人口疏解任务依然艰巨;人口整体素质还不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制约;人口发展的双重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人口调控难度加大;人口综合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上海正正处于人口总量规模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快速上升、人口布局重要调整和人力资源全面开发的时期。——静安区人口问题突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过去五年,全区人口总量逐年减少,人口密度逐步降低,人口素质稳步提高,户籍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呈上升趋势。但是,当前全区人口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1、人口总量虽有下降但人口密度仍相对较高。近几年我区人口密度6虽有下降,但仍居全市前列,尤其是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居高不下,人口分布不尽合理,石门二路街道人口密度是静安寺街道人口密度的2倍多,曹家渡地区因住宅建设比较集中,成为新的人口密集地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将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显现,加剧了社会资源利用的不均衡,成为制约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建设的瓶颈因素。2、低生育水平下劳动适龄人口总量持续下降。我区从1991年起已连续15年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并仍将保持负增长的态势,人口生育水平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0.8以下,2003年静安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0.56。长期低生育率导致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五普”结果显示,全区少年儿童(0-14岁)占总人口比重为10.64%,比“四普”下降了6.52个百分点,学龄儿童(6-11岁)、学龄前儿童(1-5岁)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分别比“四普”下降了2.76个百分点和5.78个百分点。由于人口总量减少、生育率长期持续在低水平下、家庭少子女化的共同作用,使我区在过去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持续下降的局面,且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逐年下降。这种局面的存在将不适应于区域商业商务功能的迅速发展,严重时会成为经济目标实现的又一瓶颈因素。3、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我区由于“少子”和“多老”的人口趋势,将加速老龄化的进程,预计到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27%,65岁以上老年人比重达21.71%,到2030年我区人口老龄化状况将逐步达到顶峰。虽然新建住宅的迁入人口年龄结构相对较轻,有利于减缓全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但老龄化的趋势已无法改变。老龄化程度加剧将对就业、社会保障和经济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并且由于独居和空巢老人比重较高,老年人口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压力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养老问题日益从家庭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74、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由于缺乏常态人口统计机制,全区人户分离人口的总量始终难以确定,给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公共设施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增加了困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或配置不足。同时人户分离人口的存在也增加了社区管理的工作难度,给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5、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我区高档住宅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机制还不完善;与人口综合素质相关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问题还需要特别关注;人口计生干部队伍素质与人口计划生育形势任务还不相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服务体系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本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三、“十一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围绕静安建设双高战略,关注人口安全,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创新,推进人口综合协调和综合管理;以人为本,推进以社区为基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求真务实,提升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静安双高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总体目标1、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到201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30万左右(28-31万),“十一五”期间平均出生率为3.53‰左右,平均自然增长率为-8.41‰左右。2、人口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人口密度继续下降,人口结构得到8改善,人口分布趋向合理;3、人口综合素质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出生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