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世界的发展差异一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二、人口增长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三、家庭户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八、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九、人口的流动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一、世界人口的增长①时间差异:时期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产业革命前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社会生产力落后世界人口压力产生原因: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二战后人口迅猛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原因:生产力进步,开发范围扩大,扩灾病能力提高,对环境利用与适应增强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发达国家出现0与负增长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发达国家是经济和文化与教育等原因。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大洲:大洋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欧洲、北美、大洋洲②地区差异:②地区差异:地区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猛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使死亡率大幅下降。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印尼、巴西、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欧洲、北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世界观和生育观的改变。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速度下降中国:人口出现1949年70年代现在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总人数一年出生的婴儿数出生率占总人数的比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出生率-死亡率用千分数(‰)表示。一年内死亡的人口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死亡的人口数总人数逐步过渡(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高高低高低低低高低增长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3、世界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亿)非洲3.81.42.47.84拉丁美洲2.40.61.85.19亚洲2.20.81.436.83发展中国家2.50.91.648.07大洋洲1.80.71.10.33北美1.40.90.53.10欧洲1.01.1-0.17.29发达国家1.11.00.111.98全世界2.20.91.360.5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原始型只分布在热带雨林原始土著居民区;非洲大多数国家处于传统型,其它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处于过渡性;大多数发中国国家处于现代性。具体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0%o是传统型,10%0-20%0的是过渡型,1.0%的是现代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学习指导: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的思路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人口统计学把60岁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叫老龄化社会,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13.6%.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人口金字塔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座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座标表示人口年龄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给经济、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资源、环境等带来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福利开支增加、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就业压力大,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少年型青年型老年型二、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概念: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人口的数目,一般以每平方千米作单位(人/平方千米)计算:国家人口数(亿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中国139600000加拿大0.259970000135.412.5(一)世界人口分布总体特点: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盆地)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地形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2、世界人口人口集中分布在气温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气候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南美3、海陆位置: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区低平中低沿海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4、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东部东亚地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南亚地区(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东部)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北美地区(美国东半壁和加拿大东南角)5、人口稀疏地区世界人口稀疏区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所以人口稀疏。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长住。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苔原和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原和山区北半球中纬度沿海地区纬度高、赤道附近、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迅速寒冷湿热干旱高寒世界人口分布集中的几种地区1.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带。特别是一些海岸线比较曲折、具有优良港湾的地区,或某些大河入海口处。如亚洲大陆东部沿海区,南亚沿海区,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区,大西洋沿岸区,地中海沿岸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区,美国大西洋沿岸波士顿—华盛顿地区,佛罗里达和墨西哥湾沿岸区,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亚,西雅图-温哥华(加)地区,五大湖地区,巴西—委内瑞拉沿海区,阿根廷—乌拉圭沿海区,智利—秘鲁沿海区,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区。2.流入三大洋的一些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带或河口三角洲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尤为突出。3.若干温带和热带的岛屿和半岛上。岛屿四面环海,半岛三面环海,若位置适中,并兼有优良港湾,则往往成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4.内陆某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以及修筑铁路和公路,随之成为工业中心而形成一个城镇集团。5.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某些内陆高原上。由于地势较高,没有平原或低地那样炎热和潮湿,危害人们健康的热带疾病也大为减少,如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秘鲁高原、东非高原等地。6.沙漠中的绿洲地区等。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如生产力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政治因素等),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减弱,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面积前10位的国家人口前10位的国家俄罗斯1707中国12.88加拿大997印度10.65中国960美国2.91美国937印度尼西亚2.15巴西854巴西1.77澳大利亚769巴基斯坦1.48印度297俄罗斯1.43阿根廷278孟加拉国1.38哈萨克斯坦272尼日利亚1.36苏丹250日本1.271、人口增长快、人口过多(发展中国家)苦难的母亲1).人口过多,人类从环境获取更多的资源,会超过环境的供应能力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2)同时不断把废弃物排入环境中,会超过环境的净化能力,造成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经济的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生活条件差。三、人口问题2、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等。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据专家估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影响,人们认识的提高,人口增长的速度将逐渐变慢。预测到2200年,世界人口将稳定在110亿左右,不再大量增长。发达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制度国家类型问题影响措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治安差﹑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计划生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国防力量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上用于老人的养老、退休等费用增加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人口老龄化(三)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住房拥挤极度密集的贫民窟(四)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狭窄的笼屋交通堵塞城市垃圾增多就业困难对策:城市人口的增加要同城市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条件相适应。四、不同的人种世界的人类,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黄种人皮肤淡黄、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世界的人种及分布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浅,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较薄体毛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少。白种人:主要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主要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要主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黑种人:主要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在亚洲东部1、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2、分布:黄种人: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亚洲西部黑种人:非洲中南部及美洲、澳大利亚、南亚部分地区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主要人种体质特征分布区白种人肤色、眼色、头发颜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高鼻梁,嘴唇薄,体毛较多。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印度东北部、我国新疆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亚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