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二节 xx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新闻事业史以史为镜明方向知荣辱筑信仰徐欣逃离北上广逃离北上广,一种社会现象,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这是两种价值,选择哪种是性格和每个人具体情况所决定的。逃离北上广逃离北上广逃回北上广逃回北上广,即在逃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座一线城市之后再度逃回。前一年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的浪潮之后,有些当时坚定地离开北上广的人,又从二、三线城市逃回。在面对北上广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选择了逃回二三线城市的人,发现二三线城市的生活也并非想象中的那般惬意,于是,他们又打点行装回到北上广。拼爹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5年;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新周刊》热点逃离?还是逃回?这是个问题!从“逃离”到“逃回”,表面上看,这样的“折返跑”颇具戏剧性,其深层次原因却更加值得深思。中小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首先要加快发展步伐,调整产业布局、提升经济结构,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平、有序的社会结构,赋予大家平等的发展机会,为年轻人创造更有利的就业环境。人们看得见希望,看得清未来,生活才有底气。热点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五四运动时期,革命报刊获得空前的大发展。(一)《每周评论》(四开四版)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张影响很大的小型政治时事周报创办背景:《新》是理论性月刊,“重在阐明学理”,不便及时进行政治宣传创办人:《新青年》同人宣传:“重在批评事实”,较多联系当时国内政治形势,介绍国内外时事,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抨击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也向中国人民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两个阶段:第1—25期,陈独秀主编,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时期,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宣传鼓动工作。发挥评论的优势,如陈独秀著文痛斥“分赃会议”、“武人政治”。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5月4日前夕,陈独秀发表《两个和会都无用》的战斗檄文:“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研究室与监狱》,《每周评论》,第25号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每周评论》第一次把学生的伟大爱国运动称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精神”,即在关系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惊醒了一代青年,被看作是“明灯黑室”、“空谷足音”,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胡适说︰“廿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26-37期,由胡适主编,宣传实用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期发表文章,名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这便是统一战线开始分化的一个标志,也是胡适“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个回合”李大钊以《再论问题与主义》为题,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向。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和《四论问题与主义》1919/8/31,《每周评论》被查禁,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止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二)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全国新闻界积极支持和报道五四运动北京各报天津《大公报》的“巴黎来电”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他的“巴黎来电”是《大公报》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亮点。上海,拒登日商广告《每周评论》舆论先导:“五四运动”报界联合:83家报纸,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外为和会专使的后盾,内作南北代表的指导”进步学生报刊的发展,1919年,400种之多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胡政之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三)毛泽东和《湘江评论》《湘江评论》1919/7/14—1919/8,长沙创刊,湖南学联机关报,指导湖南革命运动,以评论为主,时事与评论结合。《创刊宣言》:“宣传最新思潮”宣传内容:——进行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宣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连载《民众的大联合》,阐述了“民众的大联合”的思想。“湘江的怒吼”,5000份,李大钊“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四)周恩来和《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7/21-1920/1/25)1919/7/21,《天》天津创刊,周恩来任主编(飞飞)。《天津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行旨趣书》,表明对报纸的重视大力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鼓动,影响很大。2万份,“全国学生会报冠”。“天天在奋斗里讨生活”我们学生联合会在求社会同情的时候,不能不有两个利器:一个是演讲,一个是报纸。演讲、报纸全是表现我们学生思潮的结晶。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1920-9-1:《新青年》改组沈雁冰:这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二、五四运动与新闻宣传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新青年》的贡献: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共的建立作了积极准备。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一文中说:“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2、《共产党》月刊的创办1920/11/7——1921/7,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李达主编三方面进行宣传:1、党建;俄共;2、道路和纲领;3、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伪社会主义(宣传社会改良主义,鼓吹发展资本主义)和反对无政府主义的两次思想论战。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并为建立中国共产党扫除了思想障碍。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3、“中俄通讯社”(华俄社):1920/7——1925/8/1,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社长杨明斋4、《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界》(1920/8/15——1921/1/23)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音》(1920/11——1920/12/5)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动者》(1920/10/3——1921/1/2)最早译载《国际歌》歌词(《劳动歌》为题)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一些共产主义小组还创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工人报刊。这些工人报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和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意义: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筹建中国共产党进程中发挥了宣传、鼓动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10/14—1920/12我国新闻教育的开端,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宗旨:“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会长:蔡元培导师:徐宝璜、邵飘萍新闻学研究:《新闻周刊》三期,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新闻学教育•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邵语),第一期一年证书23人,半年32人(毛泽东),第二期40人,为新闻界培养了优秀人才。•徐宝璜主讲新闻学概论,1919年12月以北大出版部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新闻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蔡元培语)•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1923年《实际应用新闻学》,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新闻学研究会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大意义:•中国新闻研究团体和新闻教育的开端。•重大学术成果,汇集成《新闻学》、《实际应用新闻学》两书,是国人自己编写出版的最早的一批新闻专著。•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高君宇、罗章龙、陈公博、毛泽东等。•影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的开端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鲁迅五、新闻业务的重大改革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白话诗歌五、新闻业务的重大改革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报纸编排的改进,版面变得生动活泼多样化新闻采写方面:国际通讯报道的开展俞颂华、瞿秋白等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我国第一批赴苏俄采访的特派员,采写许多“苏俄通信”《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周恩来被聘为天津《益世报》的特约记者,在旅欧时写了大量的“旅欧通信”。五、新闻业务的重大改革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复习与思考1、《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2、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的报刊活动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第七章创意空间1、蔡和森和《向导》2、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课前预习1、《向导》、《中国青年》2、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党报特点3、国共合作及报刊的发展4、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邵飘萍5、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生活,只要这个地方能够实现你一直以来的梦想,那它就是你的桃花源。各位:为努力寻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加油!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