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过往的回忆]2010年已经近半,回首看当今的显卡市场早已非当年群雄逐鹿的局面,3DFX、S3、Matorx、XGI……昔日的老牌厂商随着时间地推移纷纷相继没落或死去,留下的只有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和怅然的落寞。图形技术的不断革新,“革”掉了许多厂商的命,换来的是一次次的进步和不断攀越的性能高峰,留下来的是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的两个孤胆英雄。在此,我们首先向以往在图形技术领域做出贡献的诸多老一辈厂商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所能享受的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和游戏体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当今显卡市场的两大巨头,是他们的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才推动了图形技术发展至今,并让人们对未来图形技术的发展高度充满期待。没错,他们就是ATI和NVIDIA。当然,ATI和NVIDIA也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和谐发展,两家厂商以往数年你争我夺的“肥皂剧”熟悉的玩家应该相当清楚,这里就没有必要再一一道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正是因为二者都不想被对方轻易超越,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才奠定了当今显卡市场两大巨头的地位,也才让图形技术有了目前的发展高度。从2009到2010,以新一代的图形API——DX11为中心,ATI与NVIDIA的你争我夺依然轮回式地继续,这边先发制人、提早半年发布DX11显卡抢得先机,那边就毫不示弱、蛰伏以待推出全新架构GF100予以回应。虽然每一次的对抗过程不同,但每一次的争夺情景又都好似当年。过往的岁月,两家之间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忆,历史不能重演,而此刻的只言片语又着实单薄。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二者择其一,这里先从历史稍长的ATI说起……[1985年,关键词:何国源、ATI]说起ATI,每一个显卡玩家都不会陌生——当今两大显卡厂商之一,也是唯一能和NVIDIA一较高下的对手。ATI从起初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满满走过25载,而这期间的风风雨雨值得我们回味一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源头,说起ATI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何国源。ATI创始人、ATI原总裁兼CEO的何国源一生颇为传奇,于1950年出生在广州新会的一个当时不太富裕的家庭。何国源的父亲曾教过书,后来因家境贫寒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香港打工,不过家里的生活依然非常拮据,温饱仍得不到保证。何国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从小就非常懂事,为了贴补家用,他就在家里附近的空地上种菜,再将收成的蔬菜卖钱帮助家里。卖菜赚的钱太少,因此何国源又开始编草帽卖钱。何国源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编草帽,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了学习。ATI创始人:何国源1962年,何国源一家来到香港跟父亲团聚。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很小的单间公寓里。整个少年时代,何国源感到最沮丧的就是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小,为什么自己还不到18岁。1970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何国源便进入社会工作,但当时的社会形势很差,一个中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很多同学留在香港或到外国留学,可这对家境贫寒的何囯源来说很不现。后来他得知去台湾读书很便宜,每个月读书生活费很低。于是,20岁的何国源只身来到台湾,就读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工程系,而这也成为何国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4年后,何国源毕业并成功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为了养家,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香港并在数控系统找到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当时他在数控系统任职产品总经理,四个月后被提升作品管电脑工程师,待遇也随之增长。一年以后数控系统倒闭,何国源随即跳槽到飞利浦任职制造总管一职。种种机缘,1980年何国源坐到了香港王氏电子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开始的时候,总经理的薪水并不比他原来工作的时候高,但这个高级管理层的职位,可以让把他以前工作中学过的种种知识综合运用上,这恰恰是何国源所看重的。何囯源在王氏电子短短的一年里就让公司规模从100人迅速发展到2000人,而其薪水也从原本的十几万港币猛增到五十万美金一年。不过何国源并非那种安于现状的人,1983年厌倦了打工生活的何国源陪同一位移民到加拿大的校友来到多伦多,从此踏上了他曲折的异国他乡创业之路。ATI三巨头1984年,何国源移民加拿大,遗憾的是尽管他拥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仍然找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然而何国源并未放弃,1985年他和另外两个香港移民,BennyLau(原ATI产品开发副总裁)和LeeLau(原ATI策略计划副总裁)共同创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ArrayTechnologyIndustry,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ATI。和许多同时代的IT英雄类似,何国源的ATI诞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北部安大略省马克姆小镇的一件车库里。当时三人的全部积蓄也不过30万加元,而创建一家电脑公司需要大笔资金,以他们当时的实力很不现实,所以何国源决定瞄准创业成本较低的计算机图形领域。否则,我们今天有可能看到的不是ATI,而是又一家戴尔或者联想。原ATI总部起步之初的ATI极为艰苦,公司上下仅有六名员工,并且秘书、接待和装运都是同一个人。以至于后来何国源的老同事去看望他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何国源这个昔日的的总经理竟然拿着扫把成了车库清洁员。身兼总裁的何国源除了技术研发,所有的公司业务也都要参与。即便如此,开始的创业也很快消耗殆尽,幸而后来得到新加坡华联银行的共计18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才得以将ATI维持下去。尽管公司开始举步维艰,不过何国源敏锐的创业方向还是为公司带来了生机。1985年10月,ATI采用ASIC技术开发出第一款图形芯片,之后就主要涉足OEM业务为诸如IBM之类的大型PC制造商生产显示芯片,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只有IBM和其它竞争者的整机销售,并且价格昂贵,所有配件包括软件都不会单独销售,所以OEM是当时ATI的最佳选择。好在公司第二年就获得了第一笔订单,每周7000块芯片,当年ATI就赚了1000万美元。从此之后,ATI就开始专注于为PC制造商提供OEM整合图形芯片。随后几年,在当时新兴的PC大潮带动下,ATI的营收逐年增长。到了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ATI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近1亿美元,并跻身加拿大五十大高科技公司。背景:当时的显卡称为显示适配器,在DOS操作系统年代,电脑对显示技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电脑图形界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从最早应用在8080、8088以及80286上,仅能识别黑白两色的EGA,到286时代能够十倍三原色和黑白的CGA,显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CGA依旧整合在主板上,并不像现在的独立显卡,直到VGA标准才出现如今显卡的雏形,从主板上分离开来。[1987年,关键词:第一代、EGA/VGAWonder]ATI图形芯片处女作:EGA/VGAWonder事实上,从1985到1995的十年间,PC图形技术一直处于2D时代。不过ATI看到了图形技术发展迅速,为了更好的发展决定不再仅仅制造基本的2D图像芯片。在致力OEM订单的同时,ATI也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将重点放在自己品牌的产品上。1987年,ATI推出了EGAWonder显卡系列,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功能上相比IBM自家的图形适配器都有很大提升,是一种能应用与市场上任何一种图形界面、软件和显示器的单卡,为传统PC提供了更高速度的显示图像,并引起了很多PC制造商和个人用户的兴趣,并成为当时ATI主要的零售产品。1988年,采用ISA总线的VGAWonder受到了更多用户的欢迎,衍生了许多产品,并成就了后来著名的AllinWonder系列。EGAWonder不过早一些的EGAWonder主显示芯片并非ATI自行设计,而是采用了当时的CHIPSP86C435芯片,而显卡的时钟芯片才真正出自ATI自家的16800-0,另外显卡还配备了256KB显存,所以显示速度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ATI早期的11800-1主显示芯片直到1988年VGAWonder的推出,ATI才真正意义上有了自己第一款图形卡。显卡基于ISA总线,基于ATI自行生产的118800-1主显示芯片设计,搭配ATI18830-2时钟芯片以及inmosA-G171S-35CDAC芯片的组合,配备512KB至1MB显存,相比EGAWonder性能上又有了提高。VGAWonderVGAWonderXLVGAWonder系列型号包括了VGAIntegra、VGAWonder、VGAWonder+、VGAWonderXL、以及第一代图形芯片的巅峰之作,基于ATI28800-6芯片的VGSWONDERXL24显示卡等等。得益于EGA/VGAWonder的走红,ATI也从此名声大振。[1991年,关键词:Mach8、Windows优化]ATI第二代图形芯片:Mach8Mach8(38800-1)芯片1991年5月,ATI发布了新一代的Mach8(ATI38800-1)系列产品,这也是ATI第二代图形显示芯片。这款产品针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优化,通过一颗专门的芯片来处理图形运算,从而很大程度上减轻了CPU的压力,让Windows界面运行起来非常流畅,并且使图形化操作系统资源消耗大大降低。GraphicsUltraMach8系列产品型号不少,最高端的当为GraphicsUltra。该卡基于VGAWonderXL24的ATI28800-6主显示芯片,另外还搭配新一代的Mach8(38800-1)图形处理芯片以及inmos的FIMSG176J-802DAC芯片,并且配备了1MB的显存,双芯片的加入大大增强了绘图能力。除此之外,Mach8系列还包括了8514-Ultra、VGAWonderGT、GraphicsVantage等型号,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1992年,关键词:图形加速、Mach32]ATI第三代图形芯片:Mach32Mach32(ATI68800)芯片就在Mach8发布的一年之后,ATI又迅速推出了第三代的Mach32(ATI68800)系列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图形控制器以及图形加速器,支持32bit真彩输出。在针对Windows优化的同时还加入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不过1989年ATI参与了当时业界著名的VESA标准的建立,所以Mach32也同时推出了支持32bitVESALocalBus接口和PCI接口等多种版本,产品型号也相当众多。不过该系列产品中当以GraphicsUltaPro为代表作,显卡基于Mach32(ATI68800)主芯片,辅以ATI68875的DAC芯片,同时还配备了2MB显存,得益于双芯片的加入,显卡性能再次提升。GraphicsUltaPro另外,该系列显卡包括:VLBMACH32(2MBDRAM)、VLBMACH32(2MBVRAM)、MACH32VESA(2MBVRAM)、MACH32VESA(2MBDRAM)、GraphicsUltraPlus(1-2MBDRAM)、GraphicsWonder(1-2MBDRAM)、GraphicsXLR等等。区别于以往单纯具备显示功能的VGACard,具备图形处理能力的显卡被称为GraphicsCard,也就是图形加速卡,它的加入促进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让个人电脑走进了图形化时代。[1994年,关键词:Mach64、视频加速]图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个人电脑由图形化进入多媒体时代,以往的2D图形GraphicsCard处理起来还游刃有余,但越来越多的视频编码让CPU再次陷入泥潭。1994年,迫于当时多媒体显卡的需求,ATI发布了Mach64芯片。同时这也是当时全球首款支持从YUV到RGB色彩转换功能的芯片,铸造了个人电脑提供视频加速的里程碑。由此显卡代替处理器负责处理视频的逐行扫描,可以进行流畅的MPEG-1和AVI软件播放,而无需再购买价格昂贵的硬件解码器。发布当年的GraphicsXpression和GraphicsProTuro就是代表产品。Mach64GX、Mach64CT以及Mach64VT芯片第二年,ATI在Mach64的基础上推出了Mach-64VT芯片,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了X轴和Y轴过滤。也就是说,以前320x240的分辨率放大到1024x768分辨率也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