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巴金小狗包弟巴金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学习目标】•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3.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学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反省忏悔意识。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èi)甘,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宦家庭,2005年10月17日于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1928年巴金在法国首次使用“巴金”这个笔名写成了第一部小说《灭亡》。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荣誉: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意大利但丁文学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2003年获选“感动中国人物”。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巴金巴金一生笔耕不辍,著作颇丰:长篇小说:《灭亡》(第一部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散文集:《随想录》《新声集》、《赞歌集》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翻译文章:《父与子》、《处女地》•《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创作背景】“文革”结束后,巴金开始创作《随想录》。首先在香港《大公报》上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人望乡》至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历时八年,共完成42万字。巴金真实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但他并未像其他的“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四人帮”,而是对自己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了十年的奴隶”的“奴在心者”心态作了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同时,他又对全民族在“文革”浩劫中的病态思想和知识分子为自保而出卖朋友、出卖良知的行为作了思考与分析,表现了一位世纪伟人的良心与勇气。再次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与情感变化的脉络。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艺术家和狗的故事(1)小狗包弟的来历(2)与包弟的七年相处(3-6)包弟成为“包袱”(7-8)痛别包弟(9)作家的忏悔(10-13)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跟包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和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给全文奠定下伤痛的感情基调;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快速阅读2——6自然段,思考:作家在介绍包弟的来历和描写人与狗的相处时,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点?作家为何要突出包弟的这些特点?从文中找出描写包弟的内容,分析巴金在描写包弟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a.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作者一家与它的情感越深厚,对它的离开也就越悲痛。b.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快速阅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小狗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里通外国嫌犯);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四旧”嫌疑);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人们划清界限自保)。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罪魁祸首是文革了解背景:“文革”那些事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红卫兵”,意即毛主席的红色的卫兵。最早只是北京的一些中学生自发成立的一个群众组织,而且还是被视为非法的地下组织。但在毛泽东对其造反精神表示肯定和赞扬之后,红卫兵组织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风靡全国,并几乎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但是,让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卷入成人的政治生活,这一超越常规的作法注定不能长久并产生巨大的负作用。刘少奇惨遭批斗两位元帅遭批斗三位被迫害致死的文人代表(从左往右):老舍、吴晗、傅雷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故宫改名为“血泪宫”大量书籍被撕毁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清华大学校门被毁批斗成为家常便饭“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秦牧(“文革”期间广州街头所见)•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个缺少理性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难以自保的年代!•那是一个不堪回首、令人痛心的年代!•那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深刻反省的时代!“文化大革命”已经远去,今天我们去审视、反省那段耽误了整整一代人的岁月,是为了唤醒良知、呼唤人性的回归!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作为受害者的巴金却在自我反省、自我剖析。阅读文章最后一部分思考:在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者内心是如何变化的?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作家为什么会轻松?•因为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小狗就成为全家人的包袱,使他们整日心惊胆战,害怕小狗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送走了,自然轻松。他又为什么会沉重?“沉重”源自作家的良心发现,对自己出卖背叛包弟、对自己懦弱的羞耻感和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出文章中表明自责的这句话?这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我们常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可是时间能抚平作者心灵上的创伤吗?作者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样的熬煎是不会终结的,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这部《随想录》是八十年代代表一代知识分子觉醒与痛苦反思的“讲真话的书”。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你怎么看?•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巴金为自保把与自己相伴七年的至爱小狗送到解剖桌上,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然而持后一种意见的,又是站在时代背景的高度,认识到如果作者不送走包弟,在那个年代,包弟会遭受惨痛百倍的摧残,死在作者面前,这是他不愿意见到的,而且包弟的存在会给本就难以自保的家人带来灾难,为保全家人,保全自己也不得不这样做。深入探究: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1)“文革”中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遭侵害的现实,体现出“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2)把狗的忠心与人的无情进行强烈的对比,揭示“文革”中人性的扭曲。•(3)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段历史是分不开的,写包弟也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写心灵是深层的,写包弟是表面的。安徽省太和中学安徽省太和中学3.巴金的忏悔具有什么意义?•文革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无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他的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后来巴金呼唤建立文革博物馆,虔诚而严苛的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曾在思想界和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忏悔,解剖自己是人生的美德,一个人惟有忏悔自己的罪过才能获得新生,才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启示:•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流泪。一“笑”一“流泪”,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朗读时,要体现出无助、痛苦的情感。•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作者于质朴简洁的语言中,道出了自己的真情,毫无保留,毫无掩饰。这体现了他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讲出真话的精神。朗读时,“不怕”一词要重读,要表现出坚决、无畏的态度;“表示歉意”要读出深深自责的情感。•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你能从这两段文字中读到什么?•引出话题,铺垫、启发、对照。•写出了小狗的忠诚和命运的惨烈。以狗性衬人性,对人性弱点的审视。狗对人忠诚,人却对狗背叛,这也是全文写作的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对比。•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上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作者为什么反复表现包弟对人的友好和依恋?•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喜欢和人类相处,依恋主人,讨人喜欢。包弟把人类当成朋友。它越乖巧可爱,它的不幸越能引人深思。•听到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体会作者的“害怕”、“流泪”和“轻松”。文革中,作者无法自保。包弟可能带来的“抄家”和苦难让他害怕。可怕的劫难与可爱的包弟让他感到自己的无助与抉择的痛苦,只有暗暗流泪。自我保护的本能让他在放弃包弟之初感到“轻松”。•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该怎样理解、评价作者的歉意?•作者的笔调是沉重的,自我解剖是严厉的,这是一个经历了社会动荡而保持着清醒头脑的老人,在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伤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简述冯骥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8年,最终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