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的发展及调香师修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调香师修养发表时间:2006-12-1113:52:15来源:乐意作者:李维点击242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苏两国争夺太空优势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当时的美国,无论是人员、财政、技术装备还是基础理论等方面都大大地超过苏联。然而出人意料的事还是发生了:苏联科学家加加林第一个实现了人类上太空遨游的梦想!美国官方与民间在惊愕之余,组织大批人马着手研究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经过二十几年的研讨、论证,结论是:地大物博、有着深厚文化历史沉积的苏联各民族科技人员的“艺术素质”是立国仅一百多年、“岛国文化”浓厚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科技人员所无法比拟的!美国政府痛定思痛,终于在一九九五年由克林顿总统宣布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分应占各门功课总分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日本医学界认为人类大脑的左半部(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推理一类的工作,是一个人“自己的大脑”;而大脑的右半部分(右脑)则“负责”艺术的、宏观的思维,是“祖先的大脑”。前者基本上是后天的,主要靠出生以后的不断学习,提高;后者则基本上是“先天的”,它延续了祖祖辈辈的思维,特别是“保留了其中的精华部分”,但也有个使用问题,有人善于使用,有人不善于使用或使用不上,通过不断的艺术训练可以提高使用效率。举个看下棋的例子:按照这个说法,一般的棋手看别人下棋时要计算双方得失,重视“战术”性的东西,可以说是用左脑“看”下棋;而“大师”级棋手则“看一下形状”就基本上能断定谁占优势,重视的是“战略”性的东西,也就是看“势”,是用右脑“看”下棋。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为什么有众多的科学家、工程师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余还乐于弹琴、画画,喜欢书法艺术,有的“造诣”还挺高的呢!人所共知调香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在调配高级香水、空气清新剂、化妆品香精时“艺术”二字占有更大的份量,同音乐家、画家一样,调香师的艺术修养决定了他的作品达到的境界。王安石诗云:“成如容易却艰辛”。黑格尔也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的风度,他所言所行都极简单自然,自由自在,但他并非从开始就有这种简单自由,而是修养成熟之后才达到这种炉火纯青。”又说:“……各种艺术类型,作为整体来看,形成一种进化过程,即由象征型经过古典型然后达到浪漫型的发展过程……艺术作品全部都是精神产品,象自然界产品那样,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完美,而是要经过开始、进展、完成和终结,要经过抽苗、开花和枯谢”。谈到艺术,不能不谈到艺术本质论;谈到艺术本质论,不能不提及中西方艺术本质论的异同:西方的艺术本质论和中国的艺术本质论开始时均处于自身对世界艺术掌握方式的同一认识起跑线上,都曾经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或技艺,起跑以后就分道扬镳了:前者先奔着客体跑去,后者则先奔着主体跑去;进入近现代以后又相互移位转向自己的对立面而去;到了现代,则开始了逐渐接近并相互会合的趋势。或者换句话说,西方的艺术本质论经历了一个从再现论(摹仿)到表现论(情感)再到二者趋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的艺术本质论则经历了一个从表现论到再现论再到二者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都可看出中西方对于艺术本质论这个分而又合的过程,而从调香历史来看也是如此。不管过去的情况如何,现今的世界趋势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说,艺术应是“自然的再现”和人类“高级情感”的有机的统一。近二十年来,全球每年评选出的“十大名牌香水”或“世界前十名畅销香水”莫不如是。调香师一方面应善于观察自然,从自然中捕捉灵感;另一方面又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头。把自己关在调香室中“闭门造车”是调不出好作品的。阿恩海姆把人的知觉看作是一种对客观刺激物进行大幅度改造、积极组织或建构知觉“完形”整体的能力,无论是艺术家的视觉组织,还是艺术家的整个心灵,都不是某种机械地复制现实的装置,更不能把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再现看作是对这些客观事物偶然性表象所进行的照相式录制(或手写),“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视觉形象“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将这几段话里的“视觉”二字改为“嗅觉”用在调香艺术中是再恰当不过的(用在观看一个名牌香水的气相色谱图时则“视觉”、“嗅觉”皆恰到好处。)斯托洛维奇把艺术价值概括为四个方面:评价、教育、游戏及符号;十四种功能:娱乐、享乐、补偿、净化、劝导、评价、预测、认识、启蒙、教育、使人社会化、社会组织、交际、启迪等。调香师的作品各种香精(特别是香水香精)的艺术价值也在这里。在本书中作者一再强调调香作品同市场的有机结合,甚至专辟“经济调香术”一章,并且提出调香时应“把算盘挂在脖子上”,这是否“抹杀”调香作品的“艺术性”呢?否也!须知在市场经济辐射一切的现实条件下,承认艺术市场的存在,就不能不承认艺术商品性的存在,科学地认同艺术的商品性,不是对艺术的亵渎和贬低,而是对艺术所具有的客观属性的正视和尊重。这些“大理论”留给经济学家去探讨吧,我们只要列举几个实例就可以了:唐伯虎以卖画为荣,自诩“闲来自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郑板桥曾公开标出“润格”现钱出卖书画;清末民初的黄宾虹、齐白石都曾正式规定自己的书画“润例”……他们都不曾因为“熏了铜臭”而降格,且还对当时的书画艺术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话还要说回来,凡是可以称作艺术品的东西,剥离了它的五光十色的商品性的“所指”的情况下,总可以窥见其占主导地位的不无可取的意识形态“所指”。否则,艺术将不成其为艺术,只能降低到杂耍的水平。本书在这里讲了些许对待“艺术”的观点,只是想借此呼吁读者不要只是“为调香而调香”,除了多读书、多实验充实自己的科技知识以外,注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调配香水香精这种“艺术性”高于“科学性”的“高级活动”时更是如此。调香师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有一句名言:我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是——女人、孩子和调香师。比起烹调师和服装设计师来说,调香师恐怕还是鲜为人知。然而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巴黎,少男少女们对调香师的崇拜,使红极一时的歌星、影星自叹弗如。调香师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可以让一瓶小小的香水以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价钱被人抢购;50年前一个调香师的鼻子在保险公司的保险金是100万美元——须知当时的“百万富翁”就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物以稀为贵,调香师的“值钱”说明这个行业人数甚少。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有“三个半鼻子”之说,四万万中国人凑不出四个被世人公认的调香师来,而“文革”年代,由于“香花”、“美味”都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调香这个待业萎缩到几乎等于零。市场上除了出售有“香蕉油”等食用香精(轻工部按统一配方配制)外,只有两种勉强被称之为“化妆品”的东西——花露水和冻疮膏,需要用一点日用香精,而这两种香型也早在30年代已由“三个半鼻子”调制好了,因此,中国不需要调香师,当然也不宣传“鼻子”了。80年代中期,由于化妆品工业的飞速发展,靠进口香精来维持显然是不行了,调香师开始“吃香”起来,但中国的调香师队伍已是青黄不接,“三个半鼻子”老矣。年轻人拼命学,边干边学,勉强撑起全男各地新兴的几十家香精厂的门面,而欧、美、日数十家香料香精跨国公司早已虎视眈眈要来抢占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当务这急,我国也要培养国际级调香大师。怎样培养调香师?先看看外国人是怎么做的。在法国,调香师大多数是“祖传”的,父传子,子传孙,几百年努力建立起调香的世袭王朝,外人不让进入。回头看看其它国家。美国和日本都没有“祖传”的调香师,他们培养调香师并不先“测”鼻子,而是挑选那些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学科的博士硕士中对“气味学”有浓厚兴趣者来加以培养,对鼻子的要求不太严格,只要有正常的灵敏度就行了。除此以外,还有一道障碍使众多的博士成不了调香师。就是人的性格。在调香师每日面对的数千种香料中,真正“香的”香料并不多,绝大多数是“臭”的,有的还臭得令人难以容忍。如果调香师不能欣赏这些“臭料”而且熟练地应用它们,那么他将永远成不了调香师。难怪大多数学调香的人后来宁可去香料厂当工程师而不愿当调香师,他实在“爱”不了这些臭哄哄的东西。真正的调香师用他的博爱心理看这个世界时,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丑和恶,没有坏的和无用的,一切是那么美好,一切又都是那么有价值,他赞美大自然,赞美人生,他愿意用他的鼻子和双手为这个值得歌颂的世界再增添一份香、一份爱!这就是穆罕默德推崇调香师的缘故吧。历史篇-古往今来话香精发表时间:2006-12-1013:59:26来源:乐意技术部作者:sdk点击51次香料香精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都是最早应用香料的国家,那时古人使用的香料都是从天然芳香植物和动物的分泌物中提取的,用于沐浴、治病、供奉、祭祀和调味。还有一些天然香料具有杀菌作用,也被用作净身和防腐。西方应用香料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古埃及人从芳香植物中以萃取方法提取精油用于治疗疾病,焚香用于祭祀。公元前3世纪,有印度史料有使用熏香的记载。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公元980~1037年)芳香油和香料的知识在阿拉伯国家得到发扬,人们已经知道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油,堪称蒸馏法提取精油的经典。我国应用香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炎黄时期,芳草入药以疗疾、燃烧芳香树木和熏香以敬神和清洁空气。故有“神农尝百草,华夏万里香”、“孟春岁首,椒柏五辛”、“端午习俗,艾蒲苍香”、“九九芳辰,人寿花香”的用香民俗。在《诗经》中已有运用赋感比兴的手法对芳香动植物予以生动真挚的描写,共载有植物178种,动物160种。公元前8世纪,我国就有了应用麝香和灵猫香的记载。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追求美味可口也是我们上古祖先之能事。商代伊尹总结出甘酸苦辛咸五味调和能激发人们的食欲。春秋战国时代,芥、葱、姜、花椒、桂皮、茴香等天然植物香调料被广泛应用于烹调,植物香料加上厨师的手艺,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香、滋、味俱佳的食品,于是就有了美食之说。至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中亚和西亚的香料在医药、烹饪、食品和生活各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大,应用品种也无所不包,甚至于桔子皮也作为一种香调料用于烹调。从古代应用天然动植物香料的历史来看,无不蕴藏着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使得香料贸易的进口不断增加,香料品种及使用经验日趋丰富。明清时期,香料不但可用于烹饪、食品、果品加工,还涉及药物美容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发展现状发表时间:2006-12-1013:56:11来源:乐意销售部作者:345点击254次香料工业是我国的新兴工业之一,是为轻工加香产品配套的重要工业;香料是香精的原料,香精是香料的产品。香料是一种单一的原料,除了直接用于加香产品,还可由调香师按不同配套产品的香、味要求,设计出有关香精配方,并将配方中的香料混合在一起并加上相应的溶剂即为香精。香精广泛配套用于食品、饮料、酒类、卷烟、洗涤用品、化妆品、牙膏、医药等工业。香精的应用量在加香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至5%,但它对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是加香产品的“灵魂”。香料香精产品的特点是:多品种、产量少;配套性强,专用性强;用量少,作用大;一地生产,多地使用;既需精湛的技术,又要高超的艺术。1949年前我国的香料香精工业属于“小作坊式”的行业,技术落后,主要香料品种依赖进口。1949年后香料香精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52年全国香料香精产量817吨,1955年香料香精产量1868吨、香料品种60余种,1965年全国香料香精产量达2729吨,1998年香料香精产量达13.87万吨。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香料香精工业发展极为迅速,从天然香料原料生产国一跃而成为香料香精工业生产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香料香精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香料香精工业的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集中于东部发展到全国各地都有布局;经济成份也从单一的国有、集体转变为国有、集体、民营、个体、中外合资及外资等多种形式。市场资源配置在香料香精工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竞争机制、竞争环境和竞争的激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