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骨干教师如何突破发展高原区孔凡哲(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在本专题中,我们将集中围绕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骨干教师如何突破高原区实现专业成长的快速发展,展开相对系统的分析。一、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出现高原现象很正常(一)教师成长的一些规律国内外著名的学者针对教师成长给出过很多结论,最为著名的是:波士纳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顾凌沅的公式=经验+反思+行为矫正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时反思+行为矫正+及时提炼=优秀教师成长(二)教师专业发展进入高原期的标志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打个比方,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但放进一块骨头,味道就不同了。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的疲惫。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三)教师进入第二次快速发展期的标志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4.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师资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5.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6.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7.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关系。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做法的不满意。9.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10.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11.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12.既不象过去那样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四)产生高原期的原因分析原因一:“高原”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规律性表现。中小学校部分教师在经历了起步探索期的“学徒”阶段、适应上升期的大展鸿图之后,随着时光的流转,漫步于三十而立年、四十不惑的年龄轨道的骨干教师们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工作激情,进入了专业发展的“瓶颈期”,向上,得到晋升的机会很少,希望也不大;向外,受制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背景,可以选择的方向也不多,与此同时,工作越来越重复,日复一日的原地踏步让人心情烦躁,这时的他们容易迷失自己,很难实现再成长,也就难以成为名师。原因二:“高原”现象是教师自我心理缺陷的外在显现。“高原”现象在不同教师身上出现的频率、时间持续长短是不一致的。很多研究表明,这与教师的心理特征差异有关,对于性格怯懦、自卑,缺乏敬业、上进、开拓的工作精神,生活和工作中喜欢“钻牛角尖”等一些不良人格因素的教师,一旦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压力和困难,尤其是一遇到事业上的挫折,就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或方法加以应对,不能正确去面对,很容易导致灰心和失望情结的产生,在这部分教师看来,专业成长上的障碍总是频频“光顾”他们。如果这部分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并突破过去,那么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若是无法找到打开症结的通道,“玻璃顶”就会变成“水泥顶”,让自己很难甚至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从而导致自己今后的专业成长之路将会越发艰难。原因三:“高原”现象是教师职业压力造成的直接结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来自学校的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现实中教师的实际收入和社会地位与其他行业的人员相比较普遍偏低,教师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角色要求高且多,常造成教师对职业信服感及幸福度较低,很多骨干教师无法从自己的工作中体现更高的希望值。所以,为了缓解压力,有的骨干教师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于是“高原”现象就出现在这些教师身上。同时,部分骨干教师由于在生活和工作中体会不到更高的成就感,加之有的学校教育教学缺少人性化气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从而丧失前进动力,“高原期”现象在这些人身上会持续较长。(五)基本结论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多个阶段才能完成。职业倦怠是教师成长的一个瓶颈。克服职业倦怠、突破发展的高原期(实现二次成长),是走向专业发展辉煌的关键!(六)教师“二次成长”论的主要观点三类教师: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和卓越型教师。优秀的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专业成长构成。从职初教师到骨干教师是教师的“第一次成长”,从骨干教师到卓越型教师是教师的“第二次成长”。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第二次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某些方式途径对第一次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于第二次成长往往无效。二、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克服序言1.工作是美丽的,工作应该成为幸福快乐的源泉。2.快乐工作,享受工作,应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3.小测试:你具备以下状态和行为吗?身心疲惫、焦虑、不安、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犹豫不决、不愿承担责任、抱怨、情绪不稳;工作没有目标和中心、忙忙碌碌、穷于应付、感觉很累;不自信、没有成功感、感受不到工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没有激情、没有希望、没有追求、不学习、不上进;不愿与教师沟通、不愿与上级沟通与联络、不愿在乎外界的评价;逃避、得过且过、醉生梦死、撮麻打牌。如果你身上同时具有上面的半数以上的症状,那么,你很可能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一)概念所谓职业倦怠,是指一种与工作有关的情绪衰竭、疏远、职业效能感降低的综合症,具体表现为:(1)情绪衰竭:过度支出体力与情绪,以至筋疲力尽,而且不能放松下来恢复体力与精力。(2)疏离:以冷漠的、疏远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工作中的人。尽量降低对工作的付出,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3)职业效能感降低:难以体验到成就感,缺乏自信,感到前途渺茫。(二)表现(1)生理上经常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2)心理上觉得工作无意义、无价值、枯燥、重复、琐碎,感到前途暗淡,常产生厌倦、抑郁、压抑、焦虑、烦恼等负性情绪。(3)行为上对工作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不愿钻研。不仅如此,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影响教学品质,阻碍教师专业发展,会引发家庭冲突和危机,危害学生的学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某市有关部门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调研结果如下:调查对象:采用整体抽样的方式,从辖区内的某县中小学教师中随机抽取教师600人进行测量,回收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超过90%。调查结果:(三)原因职业倦怠期是指不能有效面对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压力而形成的综合症。具体包括:——工作量超载——工作压力——工作单调——缺乏自主——缺乏回报——缺乏公平——缺乏团队感——价值冲突其中的具体原因,集中表现为:社会与家长的期望频繁的检查、评估、评比、考核教学质量难有提升、班级面貌难有改观理想不能实现、现实阴暗社会不公、付出重不到应有的评价,差距太大、心里不平岗位时间长、看不到希望人生没有定位、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误解、关系紧张生源决定论、经济决定论等影响教师职业的平凡、琐碎完美主义(四)进一步的原因分析1.职业因素工作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教师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教师职业的相对封闭性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工作性质决定工作内容重复、单调。2.社会因素社会期望过高。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发展前景有限。3.学校因素人际关系紧张。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生品行和学习问题。4.教师个人主要表现为教师自身的一些缺陷,特别是,性格、人格上的一些缺陷,加剧职业倦怠的症状。(五)解决方法: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需要教师的自我觉醒。适当地放松自己。适当地给自己增加压力。改换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寻找榜样。制定新的目标和新的追求。1.职业倦怠:来自教师个体的原因(1)有些教师发展方向不明(2)有些教师发展动机不足(3)有些教师发展条件欠缺(4)教师在家庭的琐事负担(5)教师受同伴的负面影响2.来自外部的原因——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倦怠作为环境因素:倦怠虽然是一种个人体验,但它发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之中,职业和组织本身的特性对教师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环境因素如何导致职业倦怠?一是工作负荷过重。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工作数量负担过重是指要求太多而时间太少;工作质量负担过重与工作的复杂度有关,感到工作难以满意地完成。工作负荷过重通常被教师认为是一个主要的压力源,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班级人数膨胀、过多的测验与文书工作、社会期望过高等。二是控制感下降或缺失。在下述情况下,教师的倦怠会降低许多:在教学中感到有更高的自主程度和控制获得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三是学生问题,比如学生厌学、学生成绩以及师生关系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控班。据美国教协会的民意测验,75%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四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研究表明,角色冲突不仅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而且与情感衰竭和人格解体的关系显著。对教师来说,角色模糊主要表现在:①有关学生行为的要求不明确或不一致,批评权;②为适应政府主管的变化而必须调整课程和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探讨;③觉得在学生、家长、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缺乏尊严感等。角色模糊会导致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下降曲。五是人际情绪压力。职业倦怠的研究始自于人际服务业,因为这些职业属于情绪性工作,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如职业型笑脸。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易导致情绪上的极度疲劳。情绪衰竭正是教师职业倦怠过程的开始及最典型的特点。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负荷大、非教学事务过多、缺乏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赞赏、考试、督导和检查的压力以及评价机制的不科学等原因。六是社会支持。教师通常具有利他精神,能真诚地关注他人,富有理想主义,需要社会评价。工作中缺乏领导支持和资源会导致工作压力。研究发现,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实践支持以及情绪性社会支持能降低压力和人格解体水平,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教师如何获得职业的尊严和欢乐?对此,我们认为:首先,这与职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及其劳动性质有关;其次,这与社会对这种价值、性质的认同与需求状态有关;最后,这与从事这一职业群体的职业自我意识,以及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实践创造出来的社会职业形象相关。为此,必须处理好教师的专业生活与其专业外生活的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周期被置于个人和组织场景之下,在这一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生活与其专业外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教师的专业观念和专业行为与其专业以外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议:不要将生活中的麻烦带到课堂之中!(六)解决的办法、策略1.心理调节:适应、调节,思想要开阔,忙中偷闲,不断转换思维空间;2.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多种生活方式、多方面兴趣,如唱歌、运动、旅游、聊天、朋友相聚等;3.认识自我: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身价值和贡献;4.协调人际关系:加强沟通,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朋友;5.感受幸福和快乐:从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6.追求理想、目标:树立远大想,并努力实现。不规划人生,追求卓越。总之,教师专业发展上的高原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力不从心;具备实践的能力,但不会总结、提炼;不会研究,不会创造,只会模仿。策略一,需要摆脱孤独,克服职业倦怠.即,需要摆脱教师职业的孤独处境,克服职业倦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