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笔记(详)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一【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1)含义: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但过其他因素导致的耕地草原森林等资源的生产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是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2)类型①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②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3)分布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新等省区②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③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内蒙古(4)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①自然: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低②人为: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决定][西北地区:水汽来自北冰洋、大西洋,温带大陆性气候,内流河,水量小,植被少](4)新疆的荒漠化面积扩大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胡杨林干枯(5)分类①土地沙漠化:只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区②实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是指土层瘠薄的的石山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都使许多耕田变成裸岩地,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③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采用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渍化,主要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6)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①地表起伏大,增强了流水的侵蚀能力②黄土土质疏松,抵抗流水侵蚀的能力弱③植被覆盖率低,保水保土能力差④夏季暴雨集中⑤乱砍滥伐,过度垦荒,破坏植被⑥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⑦露天开矿,破坏生态[人为原因起决定性作用](7)红色荒漠①表现: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②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江西、福建、湖南等省尤为典型③成因:过樵过牧过垦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原因加剧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与发展④实质:实质是“石质荒漠化”二【荒漠化的危害】(1)危害①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以及灌渠都受到风沙的威胁,经济损失巨大②生态危害: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③生产危害: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2)消失的楼兰古国由于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被流沙淤积,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被迫外迁三【荒漠化的防治】(1)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西北东北华北](2)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科学合理的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湿地的含义及分布】(1)含义:水位[地下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潜水覆盖的土地(2)范围:沼泽、滩涂、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水库、稻田(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4)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高远到平原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东部多于西部(5)形成的气候条件:低洼地势,冷湿气侯,广泛分布的冻土(6)代表性湿地①鄱阳湖湿地:湖泊湿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地势低洼,有赣江等众多河流注入,水量充沛②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沼泽湿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存在,水不易下渗;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海南岛红树林湿地:红树林湿地。地处热带海滨,海滩广阔,气候湿热,水热充足,利于红树林的生长④长江下游人工湿地湖泊湿地:灌渠、稻田、水库等。地处平原,耕地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流灌渠、水库众多⑤四川的若盖尔:高原湿地。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地势低,气温高,蒸发慢;冻土发育,水不易下渗二【地球之肾】(1)作用: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2)“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作用①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②调蓄洪水:水域面积大,可调蓄长江、湘江、资水、沅水,澧水等河流[南来注入]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鱼米之乡”,每年生产大量的农副产品,造纸业的发展④航运价值:南纳四水,北通长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⑤旅游观光:碧波荡漾,自然景观类型多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4)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活的作用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缓解有毒物质,净化水源④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三【湿地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现状:人口过多,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2)问题: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逐渐下降;减灾能力明显降低(3)洞庭湖萎缩的原因①河流上游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流入洞庭湖的泥沙长年累月的淤积,使湖床抬升,水面逐渐萎缩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4)洞庭湖原状“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消亡,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严重,航道断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四【保护湿地的措施】(1)措施①退田还湖、沼泽,退耕还林、草②防治水污染③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伐④建立法规,增强保护意识(2)洞庭湖变大的措施在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①发源地: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②上中下游地形:上游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是冲积平原③能源: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④水汽来源: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河流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所以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水(2)治理前①由于长期过度垦殖,滥伐森林和经常性暴雨,时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②其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③到20世纪初,其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落后和贫穷地区之一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1治理(1)核心:水资源的综合开发(2)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3)大力开发水电,进行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防洪标准提高2开发(1)工业建设①方针:“薄利取胜”②优势:充足、廉价的电力③初期发展高耗能工业,例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④50年代后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食品塑胶机电纺织服装等部门迅速发展(2)农业发展:因地制宜,选择作物①种植业:坡地栽培果树蔬菜,平原种植玉米棉花大豆,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②林业:林产品的综合利用,发展林业既治理水土流失、美化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③畜牧业:以养禽、养猪为主④渔业:由于兴建大量水库(3)环境保护工作①结合水利工程进行灭蚊防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工作②在矿区土地复垦和城市垃圾处理的方面作出很大努力三【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成就】(1)防洪: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2)航运: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同行的庞大航运网,运输量逐年增长(3)发电:建成了一个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型工业基地(4)生态: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60%,整个流域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旅游设施的优美风景区(5)社会效应: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已达到全美品均水平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重要启示】(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2)因地制宜的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五【我国的长江流域】(1)目前面临的问题: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2)三峡工程的价值:发电、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分析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北纬25~49,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中央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一半,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密西西比河流经中央平原,降水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①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②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作用③交通运输条件和国家政策与法规④市场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乳畜带(1)分布: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2)条件①气候湿润,无霜期短,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最主要因素]2小麦带(1)分布:中部和北部(2)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宜种植小麦,北部冬季较长,适宜种春小麦,中部以种植冬小麦为主3玉米带(1)分布:位于乳畜带以南(2)条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无霜期长,自然条件十分利于玉米的生长,是最大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4棉花带(1)分布:位于小麦带和亚热带作物带之间(2)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丰富的灌溉水源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发展中存在的问题①在发展中,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而引起的一系列恶果②30年代,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黑风暴”[沙尘暴]大规模袭击和破坏(2)对策①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的发展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可避免土壤的酸化、结板及环境污染;秸秆还田,有利于补偿土壤的有机肥质,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卫星导航,理性化分析,生产决策系统化],“处方”农业[滥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等,为了给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治病就要给农技师和农作物来开处方,然后按方配药]②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③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3)可持续发展政策①限耕政策:分配和限制生产面积②休耕政策:通过签订合同,自愿对生产严重后果过剩的农产品食用的耕地实行休耕③补贴政策: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支持保护生产者效益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扩大保护面积,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土壤状况及环境(4)保护性耕作:方式有免耕[为保护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耕作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减少灾病,又叫轮栽、轮种、倒茬或调茬]等第五节资源矿产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主要分布于鲁尔区(2)流经鲁尔区的河流: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运河(3)工业生产的铁矿石:丰富,主要来自瑞典俄罗斯[经鹿特丹运入]和法国洛林[优质铁矿](4)主要工业部门: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5)主要工业城市及分布:杜伊斯堡、埃森、多特蒙德,依次由西向东分布(6)钢铁工业区的有利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临近邻国丰富的铁矿石③充沛水源与便捷水陆交通④广阔的消费市场(7)“移铁就煤型”工业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危机】(1)时间: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危机(2)危机产生的原因①廉价石油的竞争②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③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3)衰落的主要表现①传统工业的衰落②环境污染加重(4)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环境污染问题(5)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是酸雨,主要是由于燃煤引起的,燃烧煤时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形成硫酸硝酸等,随雨水降落,我国酸雨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三【鲁尔区的新发展】1整治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①企业改造,是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效率提高②发展新兴工业、服务业[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