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1邓小平,张林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浙江宁波(315211)E-mail:raincoat5212000@yahoo.com.cn摘要:采用问卷法对264名高中生开展了调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呈现出双性化发展的趋势;(2)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影响显著,而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对男生的女性气质影响显著;(3)身体自我的自尊影响女生的男性气质,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向作用,外表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正向影响。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性别角色中图分类号:B841.引言性别角色(GenderRoles),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研究认为,性别角色来自人类早期的社会分工,男性在他们的劳动经验中发展了攻击性、果断性、独立性等心理品质;女性则发展了依赖性、亲和性、合群性等心理品质[1]。1964年,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上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SandraBem(1974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把性别角色分为四种:双性化(Androgynous)、男性化(Masculine)、女性化(Feminine)和未分化(Undifferentiated)人格[2]。我国钱铭怡等人的研究也支持性别角色的双维说,即男性化和女性化是正交的两维,一个维度的两极分别是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负性特质,另一维度的两极是女性正性特质和男性负性特质[3]。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很多,Levy与Barth(1998)的研究结论指出,社会认知、行为、个体等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Huston(1983)与Spence(1993)认为生理因素、社会学习过程、个体的认知都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雷雳和张雷等人将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归结为认知、社会和生理三个方面[4]。其中,家庭因素的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最直接的、最初的和最有力的影响。它是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代表着社会对个体的期望[5]。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早期的研究表明,男性化强的父亲倾向于有男性化强的儿子[6]。邹萍(1999)认为影响双性化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与家庭(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态度、方式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关系较大。其中,民主性的教育方式更利于双性化人格的形成[7]。身体自我作为自我认知的一个方面也影响着性别角色发展。黄希庭认为身体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8]。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和定形的关键时期,以往研究大多关注性别角色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影响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因素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从身体自我认知和父母教养方式两个方面综合探讨了对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期对中学生性别角1基金项目:宁波市人事局4321人才工程项目;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度课题成果。色教育和性别行为指导提供有价值的借鉴。2.研究方法2.1被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法选取宁波市二所普通高中,共计3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问卷264份,男生150名,女生114名;年龄在15-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7.75岁。被试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表1样本的具体分布情况(人)年级性别高一高二高三合计男生355758150女生342357114合计69801152642.2研究工具2.2.1性别角色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I),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各20项,共60项。男性特质主要分两个子维度,一是“工具性”(包括支配性、领导性、占有性、自信),二是“独立性”(自主性),女性特质只有一个维度“移情性”(人际敏感性)[2]。该量表经大量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测量的α系数为0.852。2.2.2身体自我认知采用Marsh和Shavelson的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SDQ),主要包括特殊身体自我概念、一般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尊,总共70个题项。其中,特殊身体自我概念由九个维度组成:力量、胖、活动性、忍耐/均匀、运动能力、同等性,健康、外貌和灵活性。该量表与PSPP的相关达到0.82,与PSC的相关达到0.96[9]。本次测量的α系数为0.877。2.2.3父母教养方式采用C.Perris等人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包括父亲和母亲两个量表,共132项目。父亲量表有六个主因素,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保护和过度保护,其评定者信度系数在0.70-0.88之间。母亲量表有五个主因素,包括: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和偏爱被试,其评定者信度系数在0.66-0.87之间[10]。本次测量的α系数为0.637。2.3研究程序本研究由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分析。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基本状况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高中生在性别角色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2。表2高中生在性别角色各维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264)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中性气质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高一4.805±0.8944.288±1.0454.682±0.8574.689±0.7804.504±0.7634.389±0.733高二4.626±0.9014.165±0.8104.527±0.9024.580±0.8884.324±0.8064.204±0.659高三4.562±0.8164.264±0.8614.706±0.6674.688±0.6014.360±0.5384.397±0.498在性别角色各个维度上的2(性别)×3(年级)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发现:在男性气质分数维度上,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F(1,255)=13.367,p0.001。在所有其他维度上年级,性别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男性气质的事后比较(LSD)发现:在男性气质上,男生要显著的高于女生;而女性气质则没有显著得性别差异。按照贝母量表,其中男性化得分和女性化得分都大于4就是双性化,只有男性化高于4就是男性化,只有女性化高于4就是女性化,两个都低于4分就是未分化。本次调查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情况,如下表3。表3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合计女生64(56.1%)2(1.8%)35(30.7%)13(11.4%)114男生106(72.1%)3(2.0%)22(15.0%)16(10.9%)147总体170(65.1%)5(1.9%)57(21.8%)29(11.1%)261表3的结果发现,总体上有65.1%的高中生性别角色属于双性化类型。其中,男生中有72.1%属于双性化,女生中56.1%属于双性化,男生比女生更多呈现双性化发展趋势。3.2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与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分析3.2.1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别角色的相关分析高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性别角色各维度的相关系数,见表4。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别角色各维度的相关系数(n=264)1234567891011男性气质.221**.174**.082**.190.226**.053-.056.012.058-.011.100女性气质.250**.291**-.000.175**.092-.040.025-.020-.011.050.082注:1-父亲温暖理解;2-母亲温暖理解;3-父亲惩罚严厉;4-母亲干涉保护;5-父亲过分干涉;6-母亲拒绝否认;7-父亲偏爱被试8-母亲惩罚严厉;9-父亲拒绝否认;10-母亲偏爱被试;11-父亲过度保护。*p0.05;**p0.01。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性别角色发展存在较为广泛的相关。父母温暖理解与性别角色两个维度都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父亲惩罚严厉与男性化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母亲干涉保护与女性化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男性化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2.2身体自我认知与性别角色的相关高中生身体自我认知和性别角色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5。表5高中生身体自我认知与性别角色各维度的相关系数(n=264)1234567891011男性气质.221**.390**.378**.010.375**.367**.351**.423**.470**.348**.490**女性气质.100.231**.159**.080.110.282**.373**.187**.315**.145**.366**注:1-健康;2-协调;3-体育活动;4-肥胖;5-运动能力;6-整体身体;7-外表;8-力量;9-灵活;10-耐力;11-自尊。*p0.05;**p0.01。高中生身体自我认知与性别角色之间也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其中,除了肥胖与性别角色的相关不显著;健康与女性气质不存在显著相关;运动能力与女性气质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他的身体自我认知均与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3.3父母教养方式和身体自我对性别角色的多元回归分析本研究以父母教养方式和身体自我认知各维度为预测变量,性别角色为效标变量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见表6。表6身体自我认知和父母教养方式对性别角色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264)注:*p0.05;**p0.01。由表6可知,身体自我的灵活、力量和自尊与母亲干涉保护作为男性气质的预测变量,回归方程非常显著,F(1,162)=20.403,p0.01,四个变量共解释男性气质分数变异的33.9%。其中,灵活变量对男性气质的预测力最强,解释总变量的19.3%。身体自我的外表和母亲温效标变量预测变量RR2FR△2Bβt.582.33920.403**灵活.193.033.2132.752**力量.073.042.2753.952**自尊.047.034.2473.260**母亲干涉保护.026.026.1632.522*男性气质.417.17416.963**外表.136.047.0104.774**母亲温暖理解.038.016.0062.710**女性气质.283.08014.141**暖理解作为女性气质的预测变量,回归方程非常显著,F(1,162)=16.963,p0.01,解释了女性气质分数变异的17.4%。其中,外表对女性气质的预测力最强,解释总变异的13.6%。3.4影响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路径分析3.4.1影响男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路径分析图1影响男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路径图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影响男生的女性气质,见图1。3.4.2影响女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路径分析图2影响女生性别角色发展的路径图路径分析结果表明,身体自我的自尊促进女生的男性气质的增强;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性影响,身体自我的外表可增强女生的女性气质,见图2。4.讨论4.1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本研究显示,双性化在总体中的比例达到65.1%,男生中有72.1%属于双性化,女生中56.1%属于双性化。在性别角色的男性气质上,男生要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女性气质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在高中生中男生仍持有传统男性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