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文学家通常用的距离单位,地质所用时间单位分别是什么?光年,百万年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涉及到的月相应为上弦月3当日、月、地三者大致成一线,地球位于中间,此时的月相应为满月4日全食一般发生于农历初一5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中描写的天气现象属于何种类型的锋面?(快型)冷锋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锋面雨属于准静止锋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暖锋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写的最有可能的降水类型属于地形雨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个省区?山西省汾阳县x山东x湖北x安徽池州市西(可能)江苏(可能)10诗句“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中描写的是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山脚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C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D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差异11“天气长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城市?昆明1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了何种气候类型及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的反映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夏季风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1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什么河段情景?长江下游17地球的年龄约46亿18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是魏格纳19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有哪些?1.大陆轮廓的吻合性;2.古老地层的相似性;3.几种生物的相同性。20东北农村腌酸菜的主要原因北方冬天很冷,腌酸菜可以让白菜保存的时间更久。为过冬准备。21关于海底扩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底扩张依据之一是海岭岩石年龄较新,且在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B海岭是大洋地壳消亡处C海沟是大洋地壳生长处D上升的地幔物质在海沟开裂处冷凝形成新地壳层,并不断向两侧推移22轮廓呈“S”型的大洋是大西洋23有关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B洋中脊只分布在三大洋中C大洋中脊贯穿大洋中部D印度洋中脊呈“S”形24下列关于全球地质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海底岩石的地质年龄都小于大陆岩石的地质年龄B一般海底岩石越接近大洋中脊,地质年龄越小C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系是由地壳(板块?)水平运动而形成的D深海沟附近几乎都有火山地震带25科学家依据下列哪个事实推断海底在扩张A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B海底有高原、盆地、海岭、海沟等多种地形C大陆会漂移D海底有火山爆发2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1全球地壳共分六大板块2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3板块断裂地区常常形成很深的海沟4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A1,2B2,3C2,4D3,427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认为岩石圈被不同的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即板块B板块漂浮在硅铝层(应为软流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肯定形成山脉D六大板块均由陆壳和洋壳两部分组成28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质历史以来,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质历史以来,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C地质历史以来,地球自转速度始终不变D地质历史以来,地球自转速度时快时慢29全球最长的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系B科迪勒拉山系C阿尔卑斯山系D大洋中脊30世界上地震分布最广泛的地震带是A环太平洋火山带B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C东非裂谷火山带D大洋中脊火山带31形成地球外貌的主要内力作用是A板块运动B地震C火山活动D流水侵蚀32夏威夷群岛、台湾岛、崇明岛的成因是什么?火山岛、大陆岛、冲积岛33当泥石流发生时,下列脱险方法正确的是(无图)方法: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34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新疆地处西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光照强,降水少,云量小所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故瓜果很甜35月相变化演示模型观察月相变化之前,首先应对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变化有个大概了解。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地球公转,当然,又随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因此,在太阳光照射下,月球永远分为光明半球和黑暗半球。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明暗两部分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状况就是月相(如图所示)。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球黑暗的部分朝向地球,因此,我们无法观测到月球,这时叫“新月”,也叫“朔”,时间是在每月阴历初一、二;到初三、四,月亮开始从右边露出笑眯眯的眼睛叫“蛾眉月”;到初七、八,右半边全亮了,叫“上弦月”;以后月亮光亮的部分越来越大,叫“凸月”;到阴历十五、十六时,月球光亮的部分全部朝向地球,这时叫“满月”,也叫“望”;再以后,明亮部分从右边逐渐消失,到阴历二十二、二十三,只剩下左半边亮,叫“下弦月”;到二十七、二十八时,又变为蛾眉月,然后又回到新月,完成一个变化周期。在了解了月相的变化过程以后,就要确定观测的时间,观测最好选在每天日医治后和日出前这一段,如果太阳升起后,随着太阳光的增强,就很难再观测到月球了。一般每个月的上半月,定在18点以后观测较合适;下半月,在早晨六七点钟观测较好。每次观测时,应记录下时间,并绘出月相图,然后用指南针测出月亮的方位,记在记录本上,这样坚持观测一个月,就可总结出月相、时间和月亮所在方向的关系。如果对这一关系掌握的很熟练了,那么将来在野外,你就可以根据月相和当时的时刻,用月亮大致判定方向,也可以根据月相和月亮所在的方向,大致判断时间了。月相变化规律1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下同,)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4.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其视形状见图1中D位置。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5.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面有一夹角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人们能看到一轮明月,称为满月或望。满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的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子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月亮。6.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7地连线的西边90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8.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月球随后继续向东运行,又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相变为朔。可见,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下列反映日、月、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形成海洋大潮的是(CD)我国的台风(左边的即为我国的台风气旋类型)下图为西太平洋海底地形示意图,则:(D)A.bB.a、e两处中,eC.c是由板块挤压而形成的海底山脉Db处附近大洋地壳是海底岩石年龄最大的地方下列地点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c)A澳大利亚大陆B阿拉伯半岛C中南半岛D印度半岛最能反映南美洲西部海岸山脉形成的是下面哪幅图(D)Tips1最后的识图类房子,篱笆的是东北地区半边盖的是陕西地区吊脚楼是西双版纳地区蒙古包是内蒙地区2上刀山下火海是傈僳族泼水节是傣族3有一题选择题未拍到照片,无法归类整理,只记得答案是物质循环4此复习资料仅支持最终试卷的八成左右,想要高分者光看这个没用!5陈立版权所有!吐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