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水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汪小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水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汪小刚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主要内容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的水工程建设,归纳提炼了四个代表性的岩土工程问题: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工程问题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和超前预报问题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和处理技术问题就这些西部水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工作展望和大家进行交流。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工程问题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我国有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与黄土密切相关,都可能遇到各种常见的黄土病害问题。黄土工程的病害问题主要是由于黄土遇水产生的突然性、不均匀性和不可逆变形引起的。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围绕黄土工程问题,广大的黄土力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在黄土的力学性质与工程特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可概括为:试验研究由最初的侧限压缩发展到三轴压缩,到考虑到多种复杂的应力路径;由浸水湿陷量的研究发展到对湿陷敏感性的研究;由狭义的浸水饱和湿陷发展到广义的浸水增湿湿陷;由单调的增湿湿陷变形发展到增湿、减湿和间歇性湿陷变形;由静荷作用发展到动荷作用;由将黄土作为弹性体到非线性弹性体,进一步到弹塑性损伤体;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由对黄土的宏观力学特性分析发展到细观、微观土性、组构的力学特性与物理、化学特性相耦合的分析;从重塑土发展到原状土,再到击实、压挤密黄土的研究;从饱和黄土发展到非饱和黄土,由总应力的研究到吸力及有效应力的研究等;应用研究也由某一局部黄土的研究发展到黄土地区上分布规律和经验关系的研究;由对黄土力学特性的描述发展到对黄土力学特性的改造。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黄土性质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有许多问依然未能很好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黄土地区工程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1)黄土的强度理论是黄土地区工程建设的关键理论问题。应进一步抓住黄土是长期地质作用过程的产物这一特征,探索和建立考虑黄土成因和沉积历史的强度理论,包括黄土的破坏条件、黄土的断裂破坏强度、黄土的长期强度等。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2)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多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化非饱和黄土理论的研究,包括非饱和黄土的孔隙压力特性、非饱和黄土的应力变形特性以及非饱和黄土孔隙流体的运动规律;同时抓住黄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和水敏性的特点,研究和探索定量描述黄土结构性的有效参数和黄土浸水湿陷的内在机理,建立可综合考虑黄土湿度、密度、组构耦合效应的非饱和黄土的本构模型。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3)由于西部地区多位于高地震烈度区,应继续加强黄土动力特性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黄土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震陷甚至类似砂土液化现象的本质和机制,建立以考虑震陷为主的动力本构模型。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黄土问题(4)结合大量工程实例的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黄土与建筑物在增湿、地震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性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和安全评价准则,进一步完善黄土地区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和标准。(5)根据黄土的特性和本质规律,研究开发新的工程处理材料和工程处理措施。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我国永久性冻土与季节性冻土区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西北又是我国的主要寒区地带,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阔的寒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冻土工程问题,特别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高海拔、高寒地区(海拔4000米左右),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寒区工程的冻害问题主要由冻土的冻胀、融沉作用造成。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从崔托维奇的第一部“冻土力学”问世以来,冻土力学的研究走过了一条漫长崎岖的发展道路:由早期直接服务于寒区工程设计的简单的唯象学上的冻土宏观力学性质研究,到七、八十年代探索冻害原因的冻土细观机制实验研究;从对已冻土力学性质的研究到更切合实际工程需要的正冻土、正融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从只针对冻土骨架固相的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到考虑了冻土中固、液、气多相多孔介质的力学响应的研究;从了解冻土和利用冻土到主动地对冻土进行改造;从被动的冻土体(路基、土坡、围岩等)稳定性可估到主动的可控。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五十年代以来,已冻土的宏观力学性质的研究发展迅速。许多学者陆续系统地对冻土在不同负温、不同土性、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荷载下的强度与变形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拟合数学力学模型,典型的有:流体动力学模型;冻胀的刚冰模型;热力学模型等。在冻土力学研究中,目前大都只研究温度与渗流的相互作用;而不考虑冻土的变形问题,这远不能用以描述冻土冻胀融沉的内在机制。建立全面考虑冻土中骨架、冰、水、气四相介质与水、热、力及变形耦合作用的本构方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正在和将要向西部投入大量资金以开发和建设西部,重点是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能源、水利等)。由于西部特殊的气候和地域条件,冻土问题将日益突出,必须加以解决。下一阶段,应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1)选择多个典型地区开展冻土地温、季节溶化深度、下沉变形量、冻胀量的原位观测,为深入研究冻土问题提供基础和依据。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2)在不同初始状态、不同应力路径和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开展冻土溶化全过程力学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并采用一些新的试验手段(如离心模拟试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完整展现冻土熔化过程中,冻土和建筑物的相互作用性态以及应力变形和破坏特征。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3)通过对原位观测资料和室内试验成果的系统分析,深入研究冻土冻胀融沉的内在机制,在全面考虑冻土中骨架、冰、水、气四相介质与水、热、力及变形耦合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能综合反映冻土在复杂外部环境条件下部分溶化或全部溶化的本构模型,进一步考虑载荷因素(载荷大小、载荷形式、加荷速率等)和结构因素(结构物尺寸和形式、边界热力条件等),提出建筑物与冻土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西部建设中的冻土问题(4)以大量的室内外试验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考虑自然条件(土质因素、水分因素、温度因素)和工程条件(载荷因素、结构因素)的建筑物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5)针对工程需要,开发新型的抗冻保温材料和冻害防治技术。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深埋超长隧洞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面临的突出问题。其中,一期工程引水线路有6条引水隧洞,达曲~贾曲线路中,最长隧洞洞段长73km,洞段长度目前居世界第一,该段隧洞埋深一般在500~600m之间;二期和三期工程,隧洞需跨越大河流的分水岭,洞段长度将会更大,最大隧洞埋深可达数千米,属超埋深越岭长大隧洞。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引水隧洞工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由于线路长,距离远,埋深大,跨越的地质单元多,遇到的地层构造及不良地质体多而复杂,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问题,如岩爆、涌水、塌方等。由于引水隧洞常跨越大河流的分水岭,地形条件十分恶劣,加之埋深大,勘探钻孔十分困难,且有效率低,勘探洞也难于布置,地表地质界线又很难直接延伸到隧洞线上,由此导致地质结构难以准确控制,地质界线更难于勘察准确,只能在施工期通过前方地质条件的超前勘测和超前预报来加以解决。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国内外学者在岩爆、涌水、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等方面开展过一些研究工作。这些成果还远远满足不了西部水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当前这方面科研工作的重点就是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建立起一套集地质信息处理、工程地质条件预报、地质灾害预报、超前防治方案拟定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地质超前预报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1)针对深埋长隧洞施工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发生规律、作用机理、破坏判据等开展研究,完善地质灾突害超前预报的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岩体在卸荷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和强度特性,二次应力场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塌方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围岩失稳破坏的机制;岩爆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强度划分、预测方法及破坏判据;突水灾害的形成机制,突水预报方法、防突层的临界厚度及破坏判据。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2)对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对目前工程中常用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提出适应于深埋长隧洞地质条件特点的围岩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开展围岩稳定性超前预报新方法的研究。如应用岩体三维节理裂隙网络模拟技术,建立地下隧洞开挖空间的三维裂隙网络模拟图,预测施工掌子面前方的节理裂隙分布规律,运用该技术的自动搜索功能,分析预测隧洞开挖面及前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块体。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3)通过对隧洞地质条件的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勘测技术及围岩变形、应力等方面监测技术的分析对比,提出符合深埋长隧洞地质勘测工作特点的与各项勘测内容相适应的勘测及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地震波反射技术(TSP)、微地震技术、声发射技术、电磁波测地技术等,开发隧洞地质灾害无损检测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总结并汲取以往工程中隧洞施工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成功经验,提出适应于深埋长隧洞施工期各种地质灾害的超前防治技术;并根据监测信息反馈进行支护设计新技术的研究。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深埋长隧洞地质灾害问题(4)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以交互式程序开发技术为工具,以模块化功能设计为指导思想,研制具有地质信息管理、综合地质信息分析处理、工程地质条件预报、地质灾害成灾预报、超前防治方案拟定以及监测反馈支护设计等多项功能的地质超前预报软件系统,为深埋长隧洞在施工期,进行快速、及时、有效的地质超前预报提供有力的工具。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我国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西部,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我国西部高坝大库的建设也必将越来越多。在这些高坝大库中,高土石坝占了相当的比例,象紫坪铺、瀑布沟、大柳树、公伯峡、糯扎渡等高坝都是非常重要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的大西线工程中也将建设多座200-300m级的高坝,而土石坝为首选坝型。在西部建设的这些土石坝不仅坝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多位于强震区,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变形稳定特别是抗震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坝建设的发展,尤其是通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人们对高土石坝筑坝材料的工程力学特性以及应力变形和稳定分析评价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坝料的工程力学特性和测试技术以及高土石坝应力变形和稳定分析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还需要对坝料在高应力和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应力变形特性、不同坝料间的接触面特性、特别是高土石坝的长期变形特性、预测方法及其对大坝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高土石坝变形稳定及抗震安全性问题在高土坝抗震研究方面,由于目前对强震作用下结构及筑坝材料的非线性问题的认识尚不深入,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库水-坝体-地基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多耦合效应、非线性求解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尚未成熟,加之缺少更多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