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学史绪论本章要点: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史”与“论”关系。了解社会学史的分期和社会学的两大传统,区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标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相互关系。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与邓小平对社会学的贡献。第一节史与论的关系和分期问题一、史与论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学理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学史;对社会学的不同理解,决定了社会学史的不同写法。社会学理论必须是一种从历史上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和相关的思想中来,又能回到这种历史之中去。中国社会思想史与中国社会学史的关系。社会学史不是史料的堆积,而是史与论的结合。结论:中国社会学在立足本国现实、借鉴国外社会学的同时,必须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重视本国的学术史。二、分期问题从严复的《群学肄言》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前后大致各五十年。1949年以前,没有足以作为分期标志的突出性事件,分期不明显。一般都是以传入、传播、成长、发展等几个时期。虽然表述不同,大致意思都差不多。实际上,在《群学肄言》出版以前,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已经影响到中国的思想界。三、著作简介孙本文的《当代中国社会学》,1948年出版,是对中国早期社会学发展系统总结的著作。但是,该书存在一些缺陷,如“以叙述纯正社会学理论与应用各部门为主,凡涉及宣传性质的作品,概未列入”。唯物史观的著作,也未列入。但是,该书对于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1987年山东人民出版社。韩明谟的《中国社会学史》,1987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张琢的《现代中国社会学》,1990年出版。社会学编辑部:《当代中国社会学》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这是一本比较系统全面的著作。张琢的《中国社会和社会学百年史》,1992年香港中华书局。杨雅彬的《中国社会学史》上下册,这是最新介绍中国社会学发展史的著作。另外还有不少介绍中国社会学发展史的著作,如《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2001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姚纯安的《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2006年三联书店。关于社会学史的论文。第二节社会、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一、社会中国“社会”的意义:社:初指祭神之所,后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后又指志趣相同者组成的团体。“会”即聚集、集会的意思。古籍中的含义:社会就是指一群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聚集在一个地方进行某种活动。社会是指处于特定时空领域内、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共同体(或有机总体)。西方学者对“社会”的理解:塔尔德、帕克、金斯伯格、帕森斯、费希特、马克思等社会具有的六大特征:组织起来的系统;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基础;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有明显的地域界限;具体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和功能。构成社会的八大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心理因素;行为因素;群体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其中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为社会的基本要素。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传统与现代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与联系由于该部分在《社会学概论》中有较为详细地讲述,略第三节社会学及其两大传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归纳如下:第一,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或研究社会整体的,如孔德、英格尔斯、许德珩等。第二,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某个领域的。现实社会的各个侧面,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控制。第三,介于前面二者之间的。如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等等。第四,认为社会学是一个学科群。把社会学放在与其他学科同样的地位,是一个综合学科,下面还可以分出多个具体学科。二、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时代背景:社会变迁社会危机经济的发展(二)思想背景社会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展开三、孔德的西方社会学传统(一)西方早期社会学: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二)现当代西方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及芝加哥学派、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科塞和达伦道夫的冲突理论、霍夫曼和布劳的交换理论、布鲁默等的符号互动理论。还有吉登斯的社会批判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等西方社会学的本质:以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以多方面地研究资产阶级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为对象。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殊性:面对的是恶性循环和畸形发展的不合理社会,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代替,才能使社会达到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两种不同但又统一的形态:革命批判性的形态和维护建设性的形态。革命批判性的形态,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致命的弊端为主要任务、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为主要目标。这是与孔德的社会学传统发生对立。维护建设性形态,就是以维护、改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以社会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为对象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质上是一门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孔德系的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二者都是以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自己的任务,但是,二者维护的对象完全不同。第四节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邓小平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同时,他对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恢复和重建“社会学座谈会”的召开,1979年3月15—18日。社会学恢复了名誉。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需要赶快补课”的讲话。费孝通等人的对社会学学科的恢复和重建的作用。社会全面和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才是社会学得以恢复和重建的根本原因。二、治乱兴衰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学的交汇点邓小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紧密相联。中国传统的治乱兴衰的思想。在“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历史中的思想家们,或者论述社会变迁的轨迹—治乱兴衰;或者探讨治世的社会条件和运行机制、达到治世的途径和手段;或者表达自己对治理的理想模式的看法;或者研究乱世的社会根源以及治理和控制;或者说明乱世给社会和人们造成的危害等等。“看史必观治乱之由,及圣贤修己处事之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良性、中性、恶性。(见表格)邓小平的拨乱反正1975年的试验期1976—1978年的徘徊期:“两个凡是”的阻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1982年的展开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拨乱反正成功的原因:找准了乱的原因;方法对头;态度坚决;邓小平个人的能力和魄力。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社会学解读的必要性思考题:1.“中国社会学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社会”的特征和基本要素包括那几个方面?3.简述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内涵4.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学学科的贡献第一章社会学的传入本章要点:了解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理解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的重要意义第一节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背景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二)中国近代社会各层面的变化二、社会学传入中国的思想文化背景(一)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二)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涌现与社会学的传播三、社会学传入中国的主要渠道(一)日本早期社会学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二)教科书的翻译和出版(三)教会学校对社会学传播的作用第二节孔德系社会学的传入一、关于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年代和人物的争论二、严复与“群学”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连载《原强》文章,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社会学;在介绍了斯宾塞创立社会学的经过与时间,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学习斯宾塞社会学的途径,以及学术价值。1997年又把《社会学原理》的第一、二章翻译为“砭愚篇”和“倡学篇”在天津《国闻报》上发表。1897年创办《国闻报》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189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维新纲领;1903年《群学肄言》出版。三、章太炎与中国社会学1898年,由曾广铨口译,章太炎笔译,节译为《斯宾塞尔文集》,在上海《昌言报》上连载。1902年翻译出版《社会学》,被认为是国人始用“社会学”正式译名翻译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的第一部。谭嗣同在1896年写成《仁学》一书,在第一篇中最早提到“社会学”一词,书中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认为要研究仁学必须精通社会学,说明他对社会学有相当的认识。有学者认为,《仁学》是最早采用“社会学”一词的著作。但是,没有看到他在社会学方面的论述。韩昙首在1898年从日本学者涩江保编撰的英国学者斯宾塞原著日文本译出《社会学新义》,在日本神户出版的《东亚报》(旬刊)从第一册至第十一册连载发表,时间为1898年6月29日到10月6日。吴建常、马君武在1903年分别翻译出版吉丁斯的《社会学提纲》和斯宾塞的《社会学引论》两部著作。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入的中国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大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和讨论开始出现与中国思想界。1899年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月刊4月号上,发表了节译的《大同学》一文,提到近世学派中“有讲求安民新民之一派,如德国之马客思”,这是马克思在中国的最早译名。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进化论革命者颉德(BenjominKidd)之学说》一文中写道:“今日德国有最占优势的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即马克思)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即尼采)之个人主义”。1905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详细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并简略地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12年,浙江《新世界》杂志介绍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当时译名为《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贡献最大的应推李大钊和陈独秀。二、陈独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贡献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介绍和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又在主编的《晨报》上创办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刊登《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节译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最早译本。五四运动前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解,从理论上看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社会学理解为传统的看法那样,社会学范围极为宽泛,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科;二是,社会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1920年李大钊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一文中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贯人间的现在这便是社会,所以可把历史和历史学与社会与社会学相对而比伦。”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中又说:“唯物史观是社会学上的一种法则,是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在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里所发见的。”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就没有大的区别。三、“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第二,着重外来进口的‘主义’对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没有用处的。……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的政客利用来做种种自私害人的事。……最后我说,‘主义’的最大危险是能使人心满意足的,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了。”在他看来,中国的问题有很多,都是火烧眉毛的事情,高谈‘主义’是没用的。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文章和论点进行反驳。认为,问题和主义是不可分离的。任何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一个绝大多数人民支持的一个伟大的运动。通过运动,使社会问题的解决变成多数人的共同活动,实际的问题才能解决。而要造就多数人的支持的运动,就必须宣传理想的主义,并使之成为一个多数人共同趋向的理想。思考题:一、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背景表现在哪些方面?二、严复对中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