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温委办发〔2011〕170号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为深入推进“六城联创”,挖掘温州节庆民俗特色,展示温州文化艺术魅力,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位,营造开放融合、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瓯越文化氛围,共建共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0〕111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温州市城区组织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意义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广大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是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1-内在推动力,更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温州民俗文化积淀悠久厚重,城区民俗渊源、古迹众多,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温州文化大市建设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各类节庆活动广泛开展,有效丰富了市民群众精神生活,推进民间民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温州民俗传承艰难,存在地域文化特色品牌不多、内涵挖掘不深、开发利用滞后等困难和不足。面对温州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依托传统佳节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对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名片,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认真审视温州节庆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科学处理先进文化与温州传统节庆民俗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创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我市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弘扬和生生不息。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六城联创”和共建共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为指向,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通过传承保护、创新发扬、开发并重、品牌引领、风尚引领,进一步保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瓯越节庆文化,推动温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文化大市。-2-(二)基本原则——社会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原则。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充分发挥其文化活动的主导性、基础性作用,积极拓宽民俗传统文化内涵。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搭建有利于广大市民参与的载体和平台,提升群众性节庆文化活动的生命力,使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提升市民素质、发动群众参与、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过程。——传承发展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原则。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要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从现代审美视角、情趣、功能出发,促进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创新,整理、改造、提升,取其精华。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最大限度激发民俗文化发展活力。——资源整合与亮点突显相结合原则。瞄准重点,认真培育,精心打造亮点民俗文化项目,注重时间节点,以点带面,整合一批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培育城市节庆特色品牌,力塑温州特色的地域文化。——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相结合原则。突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商业氛围和文化功能,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实现内存资源外化,做到文商相融、文商并重,彰显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主要任务(一)传承保护。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拦街福、游园灯会、龙舟大赛等民俗活动,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发挥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活动,使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展示浓郁的温州乡土特色;充分发挥民间文体团队作用,组织开展舞龙灯、划龙船、挑花灯、踩高跷等乡村大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民间传统文化。鼓励多形式开展节庆歌咏比赛、健身操比赛、腰鼓舞比赛以及村居、楼幢、邻里联欢会等基层小型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保持节庆民俗文化蓬勃生命力。(二)创新发扬。融合传统民俗和现代元素,创新节日形式和内涵,以“传承文明幸福温州”、“龙腾盛世幸福温州”、“健康竞渡幸福温州”、“绿色祭祀幸福温州”为主题,将拦街福、正月彩灯、清明节、端午节等拓展为集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复合型民俗活动,打造与现代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产业;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举办民俗文化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免费电影、民俗知识抢答等展示活动,举办以节庆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美术写生、摄影展及博客微博比赛等活动,吸引各个年龄段、各种喜-4-好的人的积极参与;深入研究温州民俗特色,举办温州民俗节庆研讨会,定期开展温州民俗调查和移风易俗调研,对温州主要民俗节庆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编辑出版《温州节庆民俗研究》等系列乡土教育丛书。(三)开发并重。以五马街、墨池坊、五马街、朔门街、庆年坊等历史街区和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为重点区域,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代表性文化元素,开发地域性、标志性文化旅游产品,把民俗节庆文化发掘利用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发、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旅游演艺项目策划等结合起来,丰富节日文化产品市场;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米塑”、“绸塑”等群众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和民间工艺项目,拉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民俗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积极作用,探讨民俗文化研究与产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互通,取长补短,使民俗产品开发和民俗产业化迈开新步伐。(四)品牌提升。精心设计拦街福、正月彩灯、清明活动、龙舟大赛等四大亮点活动,有机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元素,有效整合泰顺百家宴、洞头七夕成人节等县市民俗文化活动,推动形成“观秀美山水、赏瓯越民俗、品温州美食”城市节庆品牌,充分展示温州的精品民俗文化;发挥节庆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发动各行各业探讨民俗开发、保护和管理新路径,树立全民保护意识,积极凝聚企业、行业、民-5-间组织等在内的一切力量来“办节”,实现品牌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将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与宣传城市全面建设、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节庆民俗活动的事前宣传、事中宣传和事后宣传环环相扣,有效整合媒体资源,切实放大宣传效能,扩大城市节庆品牌的影响力。(五)风尚引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宣教价值,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为契机,广泛开展“辨风正俗”主题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继承温州传统节日习俗的精华,弘扬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仁义礼智信”、爱国、忠孝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激发市民群众爱祖国、爱家乡和崇真尚美的优秀情操;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中的道德元素,结合温州区域实际,采用民间文艺如戏曲、民间故事等,不断发掘、塑造体现古今温州人“富而好德、富而好礼、富而好仁”的民俗文化载体,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以激励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温州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中的互助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残疾人、关爱新温州人和留守及流浪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团结友爱、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四、责任分工(一)市委办公室:负责下发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重大事项协调和督查工作。-6-(二)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下发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重大事项协调和督查工作。(三)市委宣传部: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拦街福活动方案》并组织拦街福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做好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四)市文明办(联创办):负责制定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实施意见,做好具体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工作。(五)市文广新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做好正月彩灯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六)市文联: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配合做好正月彩灯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举办温州民俗节庆研讨会,编辑出版《温州节庆民俗研究》。(七)市体育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端午节龙舟活动方案》,做好端午节龙舟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八)市民政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做好清明节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九)市林业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部署做好清明节期间护林防火工作,配合做好清明节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十)市财政局:保障专项活动必要的经费。(十一)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发挥-7-好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十二)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确保安全播出,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节庆舆论氛围。(十三)鹿城、龙湾、瓯海区和各功能区:为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和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力量做好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五、保障措施(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开展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整个活动由市“六城联创”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创办)、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相关载体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二)周密部署,落实保障。做好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事关群众节庆生活质量,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各地各部门要精心部署,按照活动内容、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周密制订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部门和区域间的沟通协作,整合资源,提升工作效率。要认真研究相关配套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互动协同推进。-8-(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实施,把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认真履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建立督查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促进任务落实。(四)加大宣传,全民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引导、广泛发动,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发动和报道,使活动家喻户晓,迅速形成浓厚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社会氛围。以群众的参与支持为重要衡量标准,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专项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广大市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附:1、《温州市城区拦街福活动方案》2、《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3、《温州市城区端午龙舟活动方案》4、《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12月7日-9-附1温州“拦街福”习俗在清代已流行于温州各地。每逢春季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拦街祈福”活动,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府前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拦街春祈取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初期的拦街福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功能,拓展为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相结合独特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我市曾于2002、2005、2009、2010年分别在五马街区和世纪广场南首的锦江路段举办拦街福活动。为使该活动常规化制度化,现制订温州拦街福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着力挖掘温州民俗特色,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活动目的在传承拦街福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把传统拦街福与现代城市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旅游观光和文化产业-10-发展结合起来,以突出主题、创新形式、强化功能的要求,对传统拦街福活动内容进行提炼与升华,打造拦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