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美】彼得.F.杜拉克著前言:在开始读这本书这前,我是带着抵触的心理去打开。因为这不是我自己喜欢的书,甚至不是我自愿想要去读的书。这只是一本作业,但是,当我打开这本书的序言,我就开始好好真心的去读这本书。读一本书先从序言开始,这是我从小读书的习惯。因为序言里面也有许多作者想告诉读者的东西。比如,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在这里有作者提出的一个问题‘有一些人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不比一些成功的行政官员差,但是,为什么会常常遭受挫折和失败呢?’没有人能针对这个问题说个所以然,所以多年以后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写了这本书。【有效的管理者】看完这本书的序言,当然是翻开目录。本书包括七个小章节,和一个结论。下面我将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来谈谈我的感悟和理解。第一章: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本书是针对管理者而写,可以教会管理者成为一个好的顶尖的管理者。而作为一个顶尖的管理者,就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呢?这方面的书籍确实很少,那是因为人们都没有关注这个问题,就像作者所说,人们都认为有效性是一个组织内部的工作者特定的技术。到现在为止,这方面的人才还是很少。有效性不是体力工作者做完规定的工作,而是要做对工作。只有做完了对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效益提高。而作为知识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方向,并必须使自己取得成绩和贡献,这样才具有有效性。这里我要举一个相似的例子,比如,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已经不是初中、高中那个需要班主任每天喋喋不休在耳边提醒我们的人,而且大学的班主任也不会每天在你耳边叫你好好学习,所以我们就是一个小小的管理者,一个具备知识的管理者。我们需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小生活。那么我们该怎样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呢?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学习计划,准确的说是学习时间表,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有效的事情。然后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要的成果是什么,比如你花时间,准备了英语四级,那么你就要有把握过了四级。而且要真真切切明白自己的优势,利用优势发展。把握好小事,也可以说是把握好一部分小事,不要像猴子搬包谷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些都是本书的关于管理者有效性的要素,也是本书的主题。第二章:掌握你的时间以前我对于时间安排的理解就是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按时间顺序排好,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比如说几点起床,几点锻炼,几点看书之类的。看到[掌握你的时间]的首段,我才发现这些年来自己所安排得时间表,并未真真的帮助过自己,我也没有好好的按照时间表去完成任务。总会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发生。现在,我才知道。管理者有效性的三个步骤基础,记录时间、安排时间和集中时间。时间是无法购买的,也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时间。但是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时间。这是唯一普遍的真理。但是,一般人对时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态度,都是听之任之。这里唯有一个真切的管理者,才懂得如何去珍惜时间。他们被称之为有效的管理者。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正确的估算时间,而把时间浪费在其他更多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到避免浪费时间,那么该如何去避免呢?这个问题书里说得很好也很清楚。首先,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者是远见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同样的问题不能出现第三次。第二,有一个耳闻详熟的故事,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没水喝。有时候人多不一定带来更好的效益。第三,因为组织不健全带来的时间浪费。它的症状是会议太多。最后一个时间是浪费在信息的失误上。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因为为工作所作出的努力,一定有效果,而且可以赢得时间,带来效率。第三章:我能贡献什么?重视贡献是有效管理的关键。‘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一个单位,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医疗卫生单位,只有重视贡献,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想到所服务的对象、想到病人,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考虑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有效率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校级为己任。是要求管理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贡献上。到了这一步,管理者就要约束自己,考虑组织聘请自己担任管理工作的原因和他应该作出的贡献。最重要的,这些问题,要求管理者承担责任,而不是以做下级自居,仅满足于自己能“取悦上级领导”。换言之,如果管理者是自己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都集中在贡献上,他就必须要考虑目的和结果,而不是仅考虑方法。第四章:发挥人之所长管理者用人,应该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点,而不介意其缺点。有效管理者在选择人任事的时候,都要以他能做什么为基础。完成任务的自然顺序则是,先有工作空缺然后再物色一个人去补上。这种做法极易把人引入歧途,即物色“勉强称职的人”——合乎最起码要求的人选。这样选出的人,当然总是平庸之辈。组织内的各种职务,都是相互依赖和交织在一起的。人们不能仅仅为了要替换某一个人的某一职务,而变更每一个人的工作和责任。因人设事的结果,几乎可以肯定,会造成职务的需求和现有人才之间的更大脱节。为了安全插某一个人,十几个人都要变动工受到牵连“考察组织的好坏,不是看它是否有天才,而是看它是否有能力是平常人取得不平常的成绩。”用人所长的第二条原则,是每项职务都必须在要求高低和范围大小上有伸缩性。然而,多数大型组织都不采取这种用人政策。他们倾向于把职务的范围限制得很小,似乎只有那些在一定的时间,按特定工作进行设计和加工的人们,才能做这项工作。第五章:重要的事情先做我们要学会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出正确的顺序。在追求某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被那些并不重要的细节和毫无意义的杂事分散精力,从而忘记自己的初衷,甚至走到岔路上。所以,我们要学会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出正确的顺序。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自获诺贝尔奖之后,受盛名之累,常被官方、民间包括电视广告商人等拉着去做这做那。文人难免不擅酬,心慈面软,不会推托;做事又过于认真,不懂敷衍;于是他陷入忙乱的俗事重围,不知如何解脱,终于自杀,了此一生。据报道,川端康成临终前,曾为筹措笔会经费而心力交瘁,心情十分低落,这可能也是促使他厌世自杀的原因之一。如果他不能卷入使他烦倦不堪的琐事,而依然宁静地写作,或许会有更具哲理的创作留传于世。《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为了要写这本书而去森林中度过了两年隐士生活。他自己种豆子和玉米为食,摆脱了一切剥夺他时间和精力的琐事俗务,专心致志去体验林间上的景色和他心灵所产生的共鸣,从中发现了许多道理。从而完成了这本名著。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沉重。诚然,人生本来就有许多推不开的负担,但是在这些负担中,有许多是不必然的,由于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许多人在除自己分内该忙的事情外,还去忙些不该忙的。比如为了增加物质享受或虚荣而忙于赚钱,为了更高的地位而忙着奔走钻营,等等。他们没明白,不该忙的事就不要去忙,否则会浪费我们生命和精力。勇于拒绝;有时我们会碍于面子或别的什么原因而对别人的请求无条件地接受,结果自己累得筋疲力尽,甚至还耽误了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我们权衡轻重,勇于拒绝那些毫无意义的要求。第六章:决策的诸要素决策,只是管理者的许多任务之一。但是这又是他必做的任务。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做出有效的决定。本书以两个决策问题的两个事例来告诉我们决策的诸要素。第一个是西奥多.维尔,他是美国历史上不大为人知的伟大企业家,但是他也许是最有效的决策者之一。而他做出的决策确使贝尔电话公司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私营企业和发展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总结:我们必须学会有效的管理。有效的决策决策就是判断.就是在一些不同的可行方案中作出一种选择。我们所说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指“是”与“非”之间的选择,这充其量也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而通常经常遇到的却往往只是两种不同行为方案之间的选择。在这两者之间,很难说哪个比哪个更正确。绝大多数关于决策的书都这么说:“首先要弄清真相。”不过.卓有成效的决策者都知道,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真相开始的,而是从想法开始的。这些想法由于没有经过实际的检验,常常只是一些假设,因此,还谈不上有什么价值。要想判断什么是真相,那就首先要确定相关的标准,特别是要确定合适的衡量标准。这可以说是有效决策的纲,也是通常最容易引起争论的地方。最后,有效的决策并不像许多教科书里所说的那样来自于对真相的—致的看法。恰恰相反,正确决策的意识正是在不同意见的冲突与矛盾之中产生的,是认真考虑对立各方行动方案的一个结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懂得,人们干事情并不是从寻找事物真相开始的,而是先从想法开始的,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人们经历过某个事件,就必然会有些想法。如果在某个领域里体验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生活而不产生想法的话,那说明此人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头脑迟钝。所以,人们已是先有想法,然后再采取行动的。硬要他们先寻找真相,然后再采取行动是不可取的。那会使他们像其他人一样,寻找所谓的真相来凑合自己已有的结论。既然已有了结论,要找些所谓的事实来加以说明不会有什么困难。擅长统计的人员都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对统计数字往往不太信任。唯一缜密的方法,唯一有利于我们用实践来检验想法的办法,就是“先有想法,后有行动”,这也是我们考虑决策时所应该采取的办法。只有这样,别人才能看出,我们的决策是从没有经过测试的假设开始的,而这恰恰就是决策或科学研究的唯—起点。我们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假设,我们不会为假设而争论不休,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它们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哪些假设可以成立,因此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考虑;哪些假设站不住脚,必须被弃置。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人,因而总要设法引出不同意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是他不致被表面有理,实际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意见所骗。不同意见可以使他有选择余地,可以经过选择才做决策。不同意见可以使他有几个可选择的方案,当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缺陷或错误时,他不致在大雾中失去方向。不同意见也可以迫使他自己和他的同事去想象。不同意见把近似有理的决策转化为正确的决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