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石园区建设发展与思考园区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经营平台,为城市空间的拓展、优化布局和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载体,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效平台,为实现经济转型,再造一个新黄石提供新的希望。目前我市现有市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开发区(省管园区)6个,分别为黄石经济开发区[原名黄石团城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8月12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大冶经济开发区[原名大冶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5年1月6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阳新工业园区[原名阳新县富池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大冶灵成工业园[原名大冶市灵成工业园,于2002年8月26日经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鄂企企指[2002]46号)批准设立]、西塞山工业园区【原名河西工业园,于2008年8月份4日经湖北省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西塞山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58号)】、黄石港工业园区【原名江北管理区(江北农场),于2009年1月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港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8]1号)】,市级工业园区1个,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于2009年3月13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筹建湖北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鄂政办函[2009]25号)]。此外,在各县市区还分布有20来个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2园区体系。为贯彻湖北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武汉1+8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黄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理顺“打造大园区”的发展思路。适时提出统筹推进黄石“三园一带”建设。在目前“三园一带”这个最新提法中,沿江经济带被纳入其中,即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北工业园和黄石沿江经济带(包括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和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黄石有76.87公里长江岸线,系堤防数据),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三园一带”紧邻长江,位于黄石市区与大冶、阳新结合部,具有无法替代的区位优势。从“一区三园”到“三园一带”,黄石园区建设成燎原之势,园区建设步伐势不可挡,昭示了黄石人对未来发展空间的认识又有新的飞跃。近几年来,黄石园区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市园区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尽管我市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国家级开发区和其他兄弟城市开发区比仍处于劣势,园区建设依然存在着招商难融资难、土地短缺、产业特色不明显、机制体制不活等一些突出问题。因此,需要以实施“打造大园区”战略为指导,统筹推进黄石“三园一带”建设,结合黄石园区建设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对策。一、黄石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我市各级坚持把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抓规划,园区特色初显亮点,集群效应初露端倪。3围绕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三园一带”(黄金山工业园、大冶城西北工业园、阳新城区工业园和沿江园区经济带)开发建设的发展思路,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武汉理工大合作,组织编制了《黄石市“三园一带”主体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黄石“大园区”产业发展布局及功能定位,目前,规划初稿已基本完成。工业园区的建设根据制定规划、本地区位、产业基础和各种生产要素优势,选择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抓好产业集聚,用产业支撑园区经济。目前,我市开发区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黄石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宝钢薄板、东山彩板、业正镀锌、华亿带钢、山力板带、鑫鹏铜材、黄缆辐照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三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大冶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劲牌保健酒为龙头的保健食品产业;以登峰公司节能换热器为领军的机械电子产业;以中日合资明星制衣等服装企业为依托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力康药业等项目支撑的医药生物产业;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罗桥工业园为基地的铜材加工产业。阳新工业园区已形成轻纺和化工医药两大产业。大冶灵成工业园自去年初被列为黄石市发改委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工作联系点以来,重点探索园区产业集聚和产业延伸发展路径,产业结构由单纯钢铁冶炼拓展到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群的集聚,入园企业达到48家项目59个。今年5月13日,省发改委同意在大冶灵成工业园设立湖北省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工业园。黄金山工业新区2006年6月黄石经济开发区实行托管,将打造机械制造工业园、黄金山科技产业园、创业中心产业园和鑫华轮毂工业园等特色园区,成为黄石未来产业“发动机”。与此同时,黄石经济开发区还通过大力发展4特色高新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促进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抓生态,园区生态建设意识日益增强,园区生态产业链初具雏形。我市各园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优先发展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型企业,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尽量减少高消耗、重污染的产业进入。园区严格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企业环保准入制度,实行入园企业环保审批“一票否决”。例如,有一投资5000万元的活性炭厂想进入灵成工业园,由于此项目粉尘多,污染大,被当地政府婉言拒绝。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选择一些技术先进、经济规模和副产品流量大的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作为关键企业与其他企业形成配套共生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产品的多次增值,从而延伸生态产业链。下陆区引导民营企业围绕辖区大中型的主导产品,发展配套和延伸加工,增殖新的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链。例如,围绕有色公司的主导产品铜,发展铜材、铜杆、铜线的延伸加工,汇集了明鑫铜材、冶新铜材、众鑫公司等一批企业。再如,围绕新冶钢集团的主导产品钢,通过招商引资,新建了鑫宁公司、哈特贝尔公司等企业,利用其钢材,开展轴承、钢材深加工等,形成了规模效益。阳新县的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形成了原煤开发-发电-供电-制砖的产业链;粗铝-铝锭-铝制品的产业链;原麻-脱胶-纺织品的产业链;油料-食品油-食用菌的产业链;煤灰、炉渣-水泥等5条产业链。产业链的拉长,延伸了阳新县的经济增长点。(三)抓项目,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园区经济不断壮大。5我市大园区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发展,黄石市园区通过加大项目投资力度,新开工项目呈高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市园区施工项目188个,同比增加52个,增长38.24%,增幅分别比全市和全省高19和8.6个百分点,占全市的二成以上。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55个,大冶经济开发区65个,大冶灵成工业园26个,西塞工业园35个。在188个施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83个,外商投资项目22个,省外内资项目23个。在新开工项目和亿元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园区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61亿元,同比增长46.92%,增幅比一季度高23.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的园区有3个,分别为黄石经济开发区、西塞工业园和大冶经济开发区。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完成23.72亿元,同比增长80.11%;大冶经济开发区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71.03%;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7.2和8.1个百分点。目前,黄石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委制定黄石市迎接建国60周年,建市60周年“打造大园区”行动方案。按规划目标,到2010年,黄石“打造大园区”实施重点项目150项,投资总额596亿元。其中,2009年开工项目84个,预计竣工项目35个。(四)抓招商,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园区科技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我市各园区大力实施“绿色招商”,优先选择科技含量高、污染物排放少、资源消耗低的项目,园区科技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黄石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园区完成招商引资总额31.54亿元,同比增长20.76%,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13.85亿元,增长35.78%;大冶灵成工业园5.93亿元,增6长44.28%;大冶经济开发区6.76亿元,增长31.77%;增幅分别比全市高15、23.5和11个百分点。在招商引资总额中,省外境内投资资金达7.48亿元,同比增长8.64%;占全市园区招商引资总额的23.72%,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园区外商投资金额达6362万美元,占全市外商投资额的43.3%,是黄石市吸收国内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园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9.65%,增幅比全市高39.7个百分点,占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的43.75%,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1.57%。其中,黄石经济开发区和大冶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高达76.17%和56.87%。(五)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园区运营效率逐渐提升。一年多来,我们经与有关部门衔接,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和权限,积极协助做好统一规范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级别工作。2005年9月13日,经市编委批准,大冶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已明确为副县级机构,核定管委会领导职数1正4副。2006年7月22日,市编委又下文明确阳新富池工业园区、大冶灵成工业园管委会为副县级机构,设领导职数1正2副。黄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家宏、胡超先后经省委组织部批准享受副厅级待遇。为了拓展黄石城市发展空间,打造黄石招商引资新平台,经过大冶市和黄石经济开发区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将大冶市汪仁镇、东岳街办和罗家桥街办部分村组委托给黄石经济开发区管理开发、建设黄金山工业区。由黄石经济开发区对大冶市汪仁镇、东岳街办和罗家街办部分村组实行托管,并没有改变辖区隶属关7系,而是实行“区划不变、委托管理、封闭运作、利益分享、共同发展”的模式。为了给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的体制环境,中共黄石市委、黄石市人民政府以黄发[2007]16号印发《关于加快黄金山工业新区开发建设的意见》。该《意见》从加强对黄金山工业新区的领导,建立服务新区开发建设的“绿色通道”、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构建黄金山工业新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认真抓好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黄金山工业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示范功能等三个方面共十五条给予政策扶持。明确黄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是黄金山工业新区的开发建设的责任主体,代表市政府行使市一级管理机构,要求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构建黄金山工业新区“大社会,小政府”、“多服务,不干扰、”“高效率,快节奏”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二、当前黄石市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水平低。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基础条件等原因,导致园内企业布局零散、园区建设规模小、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我市“三园一带”是不同时期建设和发展的各种园区的“拼盘”,各园区产业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发展钢铁产业的园区有西塞山工业园区、大冶灵成工业园,东一块西一块形不成规模,产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积聚效应不明显,既不利于大园区的发展,也不利于大产业的发展,更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市园区内多数8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高,清洁生产率低。入园企业的高新科技项目不多,部分企业虽与科研单位、高校进行合作,但在引导创办研发中心,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仍显不足,科技孵化器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园区大部分是劳动密集的传统加工型企业,以中低层次技术为主。项目整体规划的水平、档次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2、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慢,空间、土地形成严重制约。除了黄金山工业区起步区主干路网基本形成外,其它各个园区基础设施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仍停留在规划论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