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二五”综合专项规划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8月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背景..................4一、发展基础..................................4二、发展形势.......................7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指导原则.........................9三、发展目标..........................10第三部分主要任务..........................11一、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11(一)支持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12(二)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12(三)提升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发展助残慈善事业.......................................13二、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13(一)建设和夯实“五大平台”..............13(二)实施“十大工程”........................151、康复服务提升工程.......................152、特殊教育普及工程.....................163、就业培训促进工程.......................174、养护照料推广工程...........................195、精神文化惠民工程...........................196、宜居环境塑造工程......................207、法律援助深化工程....................218、智能信息便捷工程.......................229、社会管理创新工程.........................2310、社会助残美化工程..................24第四部分保障措施..........................24一、加强领导..................................24二、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25三、完善资金保障机制....................26四、强化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26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推动朝阳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依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北京市残联的指导和朝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各街(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17.62万残疾人前所未有地得到更多实惠,残疾人事业前所未有地深入人心。五年来,残疾人服务体系构架基本形成。政府逐年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启用了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审核中心,购建了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完成了区残疾人综合活动中心改造升级。区、街(乡)、社区(村)三级残疾人服务网络日臻完善,43个街(乡)残联和379个社区(村)残协作用发挥明显。52个示范型残疾人温馨家园吸引了1800余人长期固定活动,服务覆盖面近4万人。建成51家职业康复劳动基地,997名智力残疾人和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建立了以284个社区(村)康复站、24个星级辅助器具服务站、6家各类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5个社区卫生站为平台的康复服务网络。1所特教学校、6个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160所随班就读学校为1600余名残疾学生提供教育。新建6个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日趋活跃。五年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广大残疾人获得更多实惠。残疾人就业率稳步提高,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已实现就业14809人,就业率达到66%。11738人次享受低保和各种补助。2503名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3191名个体就业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33774人次的残疾人得到“助听”、“助行”、“助明”、“助医”等康复救助、训练与服务,11890名残疾人获得免费配发辅助器具。6916人享受居家养老助残服务。0—18岁残疾人儿童少年730人,在校学习453人。193名考入高中和大学的残疾学生获得助学奖励,1456人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接受学习资助。19847人次的残疾人参加职业(休闲)技能培训,842人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贫困和重度残疾人优先享受基本住房保障,实物配租廉租住房80户,危旧房改造17户。五年来,残疾人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参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人大的残疾人代表和政协的残疾人工作者委员参政议政水平进一步提高。411名残疾人协管员、专职委员服务在基层。46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和2名朝阳区年度“新闻人物”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5100名残疾人志愿者服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8.8万人次的残疾人参与了快乐残奥活动。在福利企业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企业残协。残疾人专门协会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充分发挥。成立了残疾人文学沙龙和摄影沙龙,残疾人艺术团、残疾人书画家联谊会、残疾人体育协会活动丰富多彩。新残疾人观深入人心,残疾人素质教育成效明显。残疾人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在国内外文化艺术、体育、书法绘画和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奖牌、证书200余个,展示了残疾人自强向上的精神风貌。五年来,扶残助残呈现新气象,社会环境更加文明和谐。北京市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朝阳区无障碍设施管理和维护办法、鼓励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实施办法等20余项政策措施制定施行。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残疾人事业,与贫困残疾人结扶助对子活动持续开展。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成员单位责任制得到深化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领导小组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城市无障碍水平显著提升,全区新建工程无障碍设施建设实现100%达标,无障碍建设、改造项目达到1.2万余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940户,42个街乡配备了无障碍服务车。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成立手语俱乐部,7000余人次参加手语培训,朝阳有线新闻综述栏目加播手语主持。“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爱耳日”、“爱眼日”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常办常新。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建立朝阳区政府无障碍网站,在朝阳有线电视台开播《同在蓝天下》栏目,改版残联网站,各类媒体刊播我区残疾人事业新闻1440余条。成立残疾人康复协会,16家民办康复机构成为康复领域的重要力量。35家福利企业安置664名残疾人集中就业。270余名残疾人在91家盲人按摩机构从事保健按摩工作。568家社会用人单位享受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和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人道主义精神和扶残助残传统美德进一步发扬光大,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走进有声世界”、“贫困股骨头置换救助”等慈善救助项目影响广泛。走访慰问残疾人61848人次,送慰问金(慰问品)2028.3万元。“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策保障。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二代中国残疾人证换发、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新式牌证换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的改变和朝阳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的举办等重要工作。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和支持度,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基础。朝阳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街道建立残联党总支部,在社区残协、民办康复机构建立党支部,初步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残疾人党建工作新格局。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等国家级荣誉,为朝阳区建设“三化四区”、构建和谐朝阳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二、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朝阳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残疾人事业作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有利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政策保障。二是朝阳区日益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核心功能将显著增强,城乡一体将加速推进,社会管理将加快转型,人文品质将全面提升,这些都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朝阳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朝阳区将实施“双十工程”,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高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更大空间。五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二)主要挑战:朝阳区已经开启转变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世界城市试验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促进社会和谐模范区“新四区”战略的新征程。作为社会和谐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新四区”的建设成果。因此,对存在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一是残疾人状况与全区平均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残疾人仍然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朝阳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残疾人状况改变要跟上全区民生改善的步伐,进一步缩小残健差距将面临更大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二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还不坚实。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不足,保障覆盖面较窄,保障标准较低;残疾人服务体系还不能做到人人可及,现有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与残疾人类别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保障、服务需求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整个社会的残疾发生风险不断加大,残疾老龄化和老龄残疾化带来严峻挑战。交通事故、精神压力以及各类疾病等形成新的导致残疾发生的因素。老年残疾人对于养老、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生活服务、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四是残疾人事业在技术、人才和信息化等软件服务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五是政府部门各负其责、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以及社会动员参与机制亟待健全,残联组织需进一步明确定位,有效发挥作用。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人道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建设和夯实“五大平台”,实施“十大工程”,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残疾人事业与朝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朝阳“新四区”建设做出贡献。二、指导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做好基层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服务面,千方百计增加更多的投入,千方百计把事业向纵深发展。2、坚持围绕大局。顺应和融入本区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大局,将“两个体系”纳入全区总体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的政策导向作用,提升残疾人社会服务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