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张文勇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它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现为市内友谊路南侧。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保持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及中型古典山水园。”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另两资料:约5333平方米、约5400平方米)。内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池447平方米。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陈从周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网师园1.大门2.轿厅3.万卷宗4撷秀楼5.小山丛桂轩6.蹈和馆7.濯缨水阁8.月到风来亭9.看松读画轩10.集虚斋11.楼下读画楼,楼下五峰书屋12.桥竹外一枝轩13.射鸭廊14.殿春簃15.冷泉亭16.涵碧泉17.梯云室18.网师园后门19.苗圃网师园平面图网师园ADCB网师园采用的是典型的东宅西园的格局。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东南代表尊贵的位置A区是礼仪区,大门—轿厅—万卷堂—拮秀楼。西南B区是宴乐区,最初就是乾隆时宋元宗为奉母宴乐而建的。包括灌缨水阁,小山丛桂轩,蹈和馆,琴室和现字画商店等。中部为围绕主水面的中心景观区。西北部C区是四个书房:殿春籍,看松读画轩,集虚斋和五峰书屋。东北D区是居住区,包括集虚斋,五峰书屋,万卷堂,拮秀楼的二层及梯云室和现公园办公楼等。这些区域围绕着以水体为主的院子布置。因此,网师园最基本的布局还是很规整的合院式。网师园网师园整体游览路线网师园中心景区中部中心景区鸟瞰图网师园中心景区中心景区游览视线网师园中心游览区路线视线网师园网师园中心游览区路线视线网师园网师园中心游览区路线视线网师园除了合理设置围绕景物的路径、观景点使游人的视线从不同角度反复被引向景物之外,设计者还常常利用其它空间要素对景物进行遮挡,使游人对景物的观察成为不连贯的片段,从而让每次景物以不同角度出现时都具有极强的突然性。更加巧妙的是,设计者还注意先是让这些不连贯的片段每次只展现景物的一部分特定局部,最后才让人能够完整地观赏到景物的全貌。网师园中心游览区路线视线网师园网师园中心景区中心景区主要建筑景观网师园中心景区游览路线S1S2S3S4S5是从网师小筑门洞进入中部景区后的第一个单体建筑,三面回廊卷棚歇山,面阔三间,宽约7.9m,进深约5.8m,檐口高约3.2m。小山丛桂轩坐北朝南,东、西、南面被檐廊环抱,真正具有停留功能的S1空间位于东、西、南金柱与北侧檐柱所围合的区域,通过滥窗、粉墙与外界隔幵。东、西两面的滥窗自离地面0.75m处起,至檐口高度以上止,以下为墙体;南、北侧两稍间边界为滥窗,做法同东、西两面;南侧明间边界为四扇隔扇,北侧明见边界为一面粉墙,正中为一扇正方形花窗,边长1.8m,距地面高度1.15m。小山丛桂轩北侧距离云刚又].2m,东、南侧距离高食的院墙均不过6m左右,如同被高山包围的谷地,空间氛围十分幽静。S1:小山丛桂轩S1S1:小山丛桂轩位于南部旱庭院与北部水庭院的分界区域,是一座形式比较独特的前廊后无廊歇山水榭,北侧带廊歇山结构完整,南侧檐角则不起翘,而是直接在墙上结束。水阁面阔三间,明间宽度较大,约4.4m,梢间宽约1.2m,总面宽6.8m,进深约4.3m,北侧檐高2.;3m。建筑东、西两侧界面均为滥窗,做法近似小山丛桂轩檻窗;南侧为墙体,中央有一矩形花窗,高度约Im,宽度约1.5m,距地面约Im;北侧梢间为檻窗,做法同东、西两侧但下部没有滥墙,明间安置有3面隔扇,两边两面隔扇较窄,宽度约0.4ni,中间一扇较宽,约1.2rn,隔扇之间留有1.1m的空隙。濯缨水阁坐南朝北,东、西、南三侧视线较为郁闭,只留北侧一面开敞,形成了对水庭院打开的喇机状,具有非常良好的观景效果。S2:濯缀水阁S2S2:濯缀水阁位于北部水庭院的西侧,与紧贴院墙的廊道连为一体,突出于水面之上。月到风来亭为一六角攒尖亭,单面宽度约2m,顶部高度约7.6m,檐口高约3.1m,柱与柱之间有美人靠,高约1.2m。月到风来亭各面均视野开敞,附近没有其他高大建筑或乔木遮挡,具有极为通透明亮的内部空间;并且其内部设施也提供了休息停留的良好环境,是彩霞池西部、乃至整个网师园中部景区视线设计最为细致的观景点。S3:月到风来亭S3S3:月到风来亭位于整个景区的北端,主体部分为七檩悬山,幵间为三明一暗,明间宽度约3.78m,梢间宽度约3.4m,西侧的暗间宽度约3.3m,总宽度14rn左右;明间与梢间进深较大,达到8.6m左右,暗间的南墙退至明间的金柱位置,进深7m,南面留出一个3.3mxl.6m的卩亚巴天井N17,天井外墙与明间檐柱齐平。正屋檐高3.3m。明间与梢间南面全部由木隔扇围合,每开间8扇,共24扇。北侧梢间各用四面檻窗,榲墙高约Im;明间中央为一矩形花窗,下边框距地面1.2m,宽约1.6m,高约1.5m。东侧梢间与暗间用木隔板相隔,在南侧金柱位置留出一个2.2mxl.lm的门洞,北侧金柱与檐柱之间以隔扇相透。西侧山墙北侧檐柱到南侧金柱的墙体正中为滥窗,做法同北侧滥窗;南侧金柱到檐柱之间留有一0.9mX2.2m门洞。暗间与吸巴天井之间固定6面滥窗,卩亚巴天井南墙的稍高位置有一个漏窗,能使光线照射到滥窗上;东侧与西侧对应位置幵有同样的门洞与隔扇。看松读画轩体量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由于南面的隔扇通常只开启正中的2~4扇,并且视野被庭院中的植物阻挡,所以空间的内向性大于外向性,是适合于主人会见正式客人的场所。S4:看松读画轩S4S4:看松读画轩位于彩霞池以东,是整个游览序列结束的位置。轩亭顶部采用歇山式,且出山方向面对水面;南北宽约4.5m,东西宽约3.6m。亭西、南两面开敞,柱间有美人靠,南部有开口与N1空间相连;东、北两面为墙体,通过门洞分别与女厅和射鸭廊相连。轩亭檐口高约3.8m,且周围没有过多的遮挡物,所以视线幵敞,能让人充分地回顾中部景区中的景色。S5:射鸭廊轩亭S5S5:射鸭廊轩亭网师园中心景区处于主要景观位置的观感以及理智的数据分析网师园南,北,东三侧视线较为封闭,而西面视域极为宽广,汇景作用明显。网师园南部视线封闭,北部空间阔,形成坐南朝北的望远镜般的视觉体验。网师园各面均很开敞,空气极为流通,主要景面在东侧。网师园东,北,西三侧视线较为封闭,而南侧被植物遮挡,形成独立内向的空间氛围。网师园东,北,西三侧视线较为封闭,而南侧视线开阔,景面宽敞。网师园中心景区山石水体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以及分析山石是网师园中部景区中使用较多的空间要素,在外部环境中对空间的限定作用非常明显。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山石以黄石为主,分为驳岸、花池和假山等三种主要用途,总面积约为330m2。驳岸和花池的高度一般不超过Im,对视线不会起明显的遮挡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限定人的活动区域而保持视野的通畅,同时对建筑基部过于刚性的轮廓线进行缓和过渡,并最终转化为具有自然特色的空间形态。而假山除了能限定人的活动区域以外,当高度大于人的视线时还能划分视域,形成特定的视线,或是将视线完全隔绝。同时,山石丰富的肌理与光影效果配合植物还能营造出具有山林特色的景观,形成视觉焦点。在网师园中部景区,由于建筑基础标高差异较小,且缺少塔、楼这样的多层建筑,所以云闻假山还有一个显著的作用是丰富游人在园中的竖向观景体验,其顶部的平台使得游人可以从高处俯瞰彩霞池及对面的景物的全貌,同时近处的小山丛桂轩和濯缓水阁也因为观赏点的不同而展现出迥异的风貌,这是网师园中部景区自然要素对建筑要素的功能提供补充的典型范例。在图中,浅棕色的区域主要为低于视线高度的黄石驳岸、花池区域,也包括云同假山中低于视线的部分;深棕色的区域为高于视线高度的黄石假山,以H作为编号,并且具有共同功能的几块山石被编为一组。网师园中部景区山石分布图水体网师园中部景区的水体彩霞池面积约410m2,占整个景区总面积的1/4以上,占北部庭园面积的近一半。由于景区本身面积较小,为了体现水面的幵阔感,水面除了被小桥分割出的水头、水尾之外,基本呈规整的四方形。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的水体除了能够起到分割空间、控制建筑及其他景观要素位置布局的作用外,还具有良好的边界柔化效果和景观效果,同时通过将天空这一园外自然景观引入园林之内,使得园林空间的竖向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让景区显得更加开阔。另外集中的水面也造就了舒适的小气候,使得园子的条件更加宜人。由于水面区分了空间底面的材质,并限定了人的活动范围,所以水面所在的区域形成了水体空间,在此用W1、W2、W3、W4分别标识彩霞池被分割出的4个水体空间。彩霞池的主体,面积393m2,东西宽度18.7~26m,南北宽度15.8~18.5m,东南和西北分别突出形成水头和水尾,并各有一桥掩映,以显示水头水尾之深长。由此桥望彼桥距离约31.5m,是W1中水体最显深远的位置。由于北部区域的观景点多临近水面布置,所以W1水面能够形成良好的倒影效果。植物网师园中部景区中由于水面和建筑面积比重较大,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所以植物材料使用量不大,现存的大小乔木共计30棵,超过视线高度的灌木6组(种植在高于视线的山峰上的灌木不计算在内),分别以T1?30和B1?6表示。南部旱庭院种植乔木较多,占30棵中的15棵,且种植密度明显大于北部水庭院。北部水庭院中的乔木主要种植于北侧,其中T20与T22两株古树具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云同上种植有3株乔木,其中T17具有明显的单独成景作用,并且成为南、北两侧庭院都能观察到的视觉焦点。灌木则相对较为分散,主要作用是形成视觉焦点或对视线形成不完全的遮挡,或两者兼有。在建筑密度较大的网师园中部景区中,植物材料对建筑空间的柔化作用极为明显,同时还起到了丰富景观色彩和季相变化丰富性的作用。而一些特别高大的乔木则能够弥补外围建筑普遍较低矮的问题,对显得过于幵敞的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将这些要素出现次数做出统计在网师园中,墙出现62次,树出现33次,分列一,二位,而石出现13次,位居第四,第三位为窗,出现27次。进而,将所有要素平面中逐一绘出,得到影响空间变化的要素平面分布图,这反映的是要素在空间中如何作用。其分布程度远远超过实际路径所围合出的区域,并渗透到周边的院落和建筑中。除了观赏作用,而在此还起到划分空间和增加层次的作用。用树的高低和疏密来影响视线。高或疏时,视线通达。低或密时,视线被阻。网师园影响空间变化的要素平面分布要素平面界面网师园中心景区典型园林造景手法分析射鸭廊与月到风来亭互为对景位于水池东北角的春景射鸭廊取义苏东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射鸭“是古代宫廷中宫女们喜爱的一种以藤圈投套水禽的游戏.射鸭廊以形象的寓意配以春季观花植物!是园主人赏园之春景的佳处。池之南的夏景濯缨水阁“!源自屈原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渔夫)“与渔隐“主题相衬!恰与射鸭廊成对景。使游人回味无穷的是阁中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书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蕴藏着四大典故!表达了古代文人雅士重视个人品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珍惜光阴的美德。濯缨水阁“既是聚会宴饮之处又是